商報副刊:小丑備物

月如鉤/文

《國語》有篇短文《密康公母論小丑備物終必亡》,其內容是婆婆媽媽說事,其風格不像《國語》其他篇章那樣囉裡囉嗦、婆婆媽媽。

事情非常簡單。周恭王出遊涇水,密國諸侯康公作陪。這時“天上掉下三個林妹妹”,三個姣好的女子私奔康公。康公母親是見過世面的,堅決要求康公把她們獻給周王。因為“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天子狩獵不會趕盡殺絕,諸侯處事會放下身段調研,天子不娶同胞三姐妹。你小子何德何能,左摟右抱,面前還站一個,“小丑備物,終必亡。”

商报副刊:小丑备物

這裡的“小丑”不是京劇裡鼻樑上塗塊白粉的角色,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為人不齒的勢利小人,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小人物”。按理說,康公是一國之主,小不到哪裡去。但是,和周王比起來,不能稱大;出自母親之口,再大也小。小人物積累了過多的財貨,等於積累了過多的風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按照康媽媽的看法,物超所“職”,一樣有災殃。

就這麼個簡單的故事,讀了無數遍,總是弄不明白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意思。第一眼的理解是,不要趕盡殺絕,不要豔福享盡,不要漠視眾生。

商报副刊:小丑备物

粲,有露齒笑的意思。古稱上等的米,又有漂亮的人、物、事之意。所以三個姣好的女子私奔康公,康媽稱:女三為粲。

最近盯著此文的末尾琢磨,突然有所得。結尾曰:“康公不獻。一年,王滅密。”也就是康公不聽老人言,立馬吃虧在眼前。一年後,周恭王滅了密國,密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之後從未復國。

啥意思?也就是說,由香豔而至血腥,一步之遙。在君王眼中,臣子的行動,表面是“歸女”,實則是“歸心”。康公所作所為超越天子,實為“僭越”。康媽媽眼睛雪亮,見微知著,不怪紅顏三姐妹來的不是時候,只要求康公立馬改過,無奈兒大不由娘。

這位康媽媽真不一般。不過話說回來,天下當媽的,都不一般!

商报副刊:小丑备物

世上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密康公母論小丑備物終必亡》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不聽媽媽的話,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說不定會讓人連命都丟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