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第一個知道孫悟空喜歡吃桃,有沒有可能就是菩提祖師?

用戶53040342880


大家好,我是恆實。我來回答:“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第一個知道孫悟空喜歡吃桃,有沒有可能就是菩提祖師”這個問題。恆實的觀點是玉皇大帝不可能是菩提祖師!在西遊記裡,因為: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身份在西遊記裡作者並沒有花很多筆墨描述。但僅如來佛祖一段介紹就已足夠說明問題了:“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如果按這個歲數估計,那猴子喜歡吃桃估計除了少數幾個原古大神之外,就當屬玉皇大帝知道了。何況玉帝又是天賦聰慧,沒有理由渡這麼多劫,卻連猴子喜吃桃也不清楚吧?

須菩提祖師

而世間都認為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師父須菩提祖師是一個神秘人物。因為祖師他在書中出場次數也僅是有限幾回,來歷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身份!須菩提祖師到底是何來歷呢?

恆實認為須菩提祖師既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如來佛祖。而是孫悟空心中深藏的“佛緣”。

書中暗喻

我暫時先不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觀點。我先舉幾個實證。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又被稱為心猿。而“心”則又有很多別稱,例如靈臺、方寸、主翁、乾馬......。這且不說,單單說須菩提祖師所開壇授徒的洞府,偏偏就叫做“斜月三星洞”。如果我們把“斜月三星洞”當做一個字謎來解的話,它恰恰就是一個“心字”。

我們不改變原著中任何的描述,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同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這段話中所有的指向都在指著一顆“心”。

如果我們把“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和“有緣千里來相見,無緣見面不相識”結合一下,是否就能得出須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孫悟空“佛緣”的唯一答案呢?


答案

所以玉皇大帝和須菩提在書中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事風格。他們是完全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人物。玉帝知道猴子喜吃桃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玉帝所經歷的事情已足以讓他知曉世間大部分事情。而須菩提祖師就是那不可捉摸的一縷“佛緣”。幫助孫悟空開了竅、通了神。為日後西天取經成佛打下了堅實基礎。


因恆實本人學識淺薄,如有見解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多多留言指正、諒解為盼!如您喜歡恆實的文章,拜請轉發關注大力支持一下。恆實將不勝感激。


恆實說


菩提教悟空法術時曾問過悟空,有天罡三十六變化和地煞七十二變化,悟空選學的地煞七十二變,那麼問題來了天蓬元帥二師兄會天罡三十六變化一個門派的武功,看武功套路找師門、悟空和八戒應該是出自一個師門,看兵器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老君用八卦爐煉治、打造送給大禹治水用的量海尺子,悟空得到時如同有使用說明書和使用密碼,一樣用得隨心所欲老君也不收回,八戒的九齒釘耙全名‘’上寶沁金鈀‘’是老君用八卦爐合力眾神將親手打造的、可以看出老君與八戒是和等關係。悟空與八戒武功套路一樣兵器出自一家是巧合嗎?悟空鬧天庭時與二郎神鬥時菩薩要用玉淨瓶打悟空,被老君連忙攔住說瓶子是瓷器怕打碎了,實際是暗中保護悟空怕傷了悟空,連忙用金剛琢收服悟空;眾神要用各種法力法器殺死悟空時、又是老君提議將悟空放入丹爐中煉丹、卻又為何又讓丹童將悟空鎖骨上制約法力的琵琶刀取下?使悟空可以運用闢火決又逃過了一劫最終還鍛成了火眼金睛。悟空在鬧天庭時、天上比悟空有能力的神將也是因為看出了悟空的後臺背景,出身來歷所以沒有真心出力的,故意放水悟空才會殺得隨心所欲。在取經路上的小妖可沒有這樣的能力、也不管悟空的後臺是誰、所以悟空步步是坎,還要去天上請以前的敗將當救兵,種種跡象表明菩提就是老君,是老君在點化悟空時期臨時幻化來的人物,這一點也是在悟空學藝後菩提又神秘消失的合理解釋。


旭日東昇139977098


西遊中的玉皇大帝城府很深,但他不可能是菩提祖師。

我認為,菩提、唐僧、金蟬子同為一人,是如來佛祖坐下最神秘的弟子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手下比較著名的菩薩有觀音、文殊、普賢等,但他們或為古佛,或為道教聖人高足,如來跟他們主要是上下級關係,工作安排主要靠行政命令,難度大一點的就要商量著辦。

有些工作,事關機密且難度較大,就必須派自己圈子內的人去。

地藏王菩薩為什麼被派到地獄去指導工作?

除了品德高尚和能力出眾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和道教大佬沒有任何關係。如來讓他去,不用擔心出什麼問題。

如來不愧為用人大師,地藏王到地獄以後,工作開展很順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敬佩。

取經是佛道相爭的大事,派誰去?

如來為這個問題籌劃了上千年。

石猴出世,玉帝第一時間注意到了。

如來不可能不知道。

這樣的猴子,生下來就目射金光,天賦異稟,道派、佛派無論哪一派得到他,把他培養出來,都會成為骨幹力量。

玉帝破格提拔猴子上天庭當弼馬溫,又讓做級別很高的齊天大聖,就是一種培養。

但如來比玉帝更用心,他給猴子安排師傅。

猴子打架的師傅菩提祖師,唸經的師傅唐僧,都是如來一手安排的。

這兩位師傅還都是同一人,即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

其實,連金蟬子也是取經行動中特有的代號。

在佛經中,如來並沒有叫做金蟬子的徒弟。

那麼,如來的這位神秘弟子是誰?

他就是如來佛祖手下最具哲學智慧的須菩提。

如來成佛以後,收了許多弟子。

每個弟子都有特長,如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等等。

須菩提解空第一,在《金剛經》中,須菩提與如來佛祖反覆問答,完美解釋了“空”的思想。

我們知道,空是佛學最高的道理,對空的理解,代表了佛學造詣的高低。

須菩提就是如來佛祖座下最聰明的學生。如來佛祖派他去做難度最大的事情。

孫悟空求仙問道的時候,如來佛祖指示須菩提化身菩提祖師,點化出靈臺山、斜月三星洞以及一眾弟子,教會了猴子一身武功。

在教猴子武功的時候,有一個細節,菩提在猴子頭上敲了三下。

猴子半夜三更就到師傅那裡去接受輔導。

師傅很高興,果真是一隻聰明的猴子。

聰明的師傅,當然不希望徒弟太蠢。

須菩提教會了猴子本領,就把猴子趕跑。

山也沒有了,洞也沒有了。

菩提祖師也沒有了,因為這世上本來就沒有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就是空。

菩提去哪裡了?他又回到了他師傅如來佛祖那裡。

這個時候,菩提祖師有了一個代號:金蟬子。

金蟬子因為聽如來佛祖做報告的時候打瞌睡,被認定為犯了大不敬之罪,被罰輪迴十世。

這是佛祖培養得力弟子的一個方案。

猴子學成武藝後開始搞恐怖活動,兩次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

其時,蟠桃園被孫悟空破壞,神仙吃不到蟠桃都有性命危險。

金蟬子十世修行,吃他一塊肉就能長生不老。

正是由於他的反覆轉世和不斷奉獻,延長了佛派神仙的壽命。

猴子被壓了500年,十世轉世的最後一世,金蟬子成為唐僧。

多次轉世後的唐僧,幾乎完全迷失本來面目,失去一切神通,如來卻依舊讓他做孫悟空的師傅。

如何控制生性兇殘不聽話的猴子?如來佛祖在500年間發明了金箍,並讓觀音把咒語教給了唐僧。

最終,取經成功,唐僧在凌雲渡脫去凡體,恢復本來面目。

但此時的唐僧,既非須菩提也非金蟬子,他有了一個新名字:旃檀功德佛。

須菩提在《西遊記》一書中不露面是空。

菩提祖師趕跑孫悟空,神龍見首不見尾,是空。

金蟬子十世轉世變為唐僧是空。

吳老爺子辛勤著作是空。

小編在這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也是空。

而所有的空都指向如來佛祖座下最神秘的弟子:須菩提。


雲雷書院


就事論事:想多了。猴喜吃桃,為中國民間就知道的動物習俗,沒必要牽扯玉帝。玉帝在西遊記中,雖地位很高,但已經淪為配角。老吳同志“需要”時,才搬他出來說事。

有一點需關注:從大鬧天宮到取得真經,玉帝發揮作用也不夠明顯。我想,不是玉帝無能,是老吳沒給他機會!也不想過多展示他的耀武揚威。這說明什麼?老吳在骨子裡藐視皇權!西遊記中,神佛們出現頻率最高的:除唐僧3弟子,前5依次是:觀音,土地山神,如來,雷公電母雨婆,龍王。這幾位也是與人民最親近,人氣最高的。

西遊記雖神怪小說,但有濃郁的民間氣息(接地氣),是寫給人民大眾看的!也反應:廣大人民口口相傳,真心喜歡的作品,才是優秀作品――這也是包括西遊記在內的四大名著流傳至今的根本原因。

扯得多了點,望各位看官諒!


上官聽海之


《西遊記》是人的作品,但也反映了中國人信仰文化的混雜吧。

中國信仰的是大乘佛教。

據說,大乘佛教是佛陀去世500年後,由龍樹(原本是婆羅門教弟子)搞出來的,有種說法說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之一就是大乘的興起,使得佛教越來越像印度教,佛教原本是反對巫術、咒語、偶像等的,但婆羅門教徒把咒術和荒誕故事大量的帶進佛教了,並模仿婆羅門教,出現大量多頭多臂的佛菩薩形象,如千手觀音等…所以,小乘佛教認為中國人所信的佛教其實是印度教,如《西遊記》的諸多鬼神構思便是明證…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為了私利,人心的詭詐足以把惡事詭辨成善事,原本的佛教(小乘)修行者要講究事相戒律等,是公開可見可證的,玩詭詐是極不容易的。但中國的大乘佛教是講心相,心相是不可見不可摸,於是,內心詭詐之為便可以充分發揮了……放眼中國的許多寺廟,到處是騙錢騙色的和尚,他們無視佛經的教導,到處撒謊說佛能保佑人能賜平安,利用信眾的信仰情結誘騙信眾去跪拜印度人(諸佛菩薩都是印度人)…可惡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