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球員為什麼現在投籃越來越不準?

睜眼看賽事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喜愛籃球的人,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大家所謂的投籃不準的職業運動員,有兩種情況:

1.屬於投手,訓練的也不錯,在沒有對抗情況下,表演投籃飛常準。

2.本身定位就不是投手,以籃板和籃下進攻為主,投籃自然差一些。

至於說為啥投不準,其實我認為無外乎這個幾個因素:

1.對抗訓練做的不夠,我舉個例子,艾弗森為了在NBA適應強對抗,甚至專門有一個訓練科目,就是在空中上籃時,有人刻意推他,讓他失去重心,然後他在出手挑籃。這樣做練的就是這種手感。

包括很多歐洲高水平的籃球隊員,也都是在不斷地推搡中去練習半截籃和中遠距離投籃。為的就是保證動作不變形。

2.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要有強大的體力,投籃在呼吸不勻稱時,是很難保持精準的。

3.另外一個因素是定位投籃和場上實戰是有區別的,因為場上比賽時,投籃是有很多銜接動作一起構成的,所以這種肌肉記憶的練習也是更為重要的。

4.最後就是自信心,出手瞬間要自信,只有心裡沒有壓力,才能把動作做全,這樣才能增加命中的概率。

投籃其實就是一個肌肉記憶,尤其在高水平運動員比拼中,訓練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誰更準。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有不對的請大家指正。


盆郭峰


中國男籃歷史上有很多出色的投手,像“小李飛刀”李楠,大家熟悉的朱芳雨和王仕鵬,以及老一輩球員胡衛東,這些都是出色的外線投手。可是在這些球員退役後,現在的球員並沒有老一代球員投籃準,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首先是天賦。投籃雖然可以通過訓練提升,但是想要成為庫裡和克萊那樣的神投手還是需要天賦的,而最近幾年來,CBA賽場上並沒有出現非常有天賦的投手,所以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投籃不穩定,即使在空位上也不能把球送進籃筐。

其次就是訓練。像李楠和胡衛東等球員,他們在賽場下積極訓練,而且經常都是加練,正是嚴格的訓練讓他們具備了紮實的投籃基本功。而現在的一些球員,只是在教練的要求下訓練,並且把籃球當做職業,下班時間一到就回家了,所以訓練的缺失也是投籃水平下降的一大原因。

最後就是待遇的提升。大部分的CBA球員,年薪基本都在百萬以上,所以他們的生活比較舒適,而舒適的生活也讓他們比較安逸,所以沒有太高的追求,只要完成球隊的訓練任務,然後就可以下班回家,沒有加練,何來提高!

雖然在最近幾年出現了出色的投手,像廣東男籃的杜潤旺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大個子投手,但是他的防守並不好,所以上場時間也不多。而防守和投籃又是一個相對的話題,防守消耗過大,投籃就很難穩定,所以注重防守的CBA就很難出色出色的投手。


青蛙侃球


中國男籃在歷史上從來不缺乏投手,無論是老一輩李春江、王非,還是接下來的朱芳雨、李楠,外線三分球一直都是中國男籃的殺手鐧。可遺憾的是在男籃世界盃上,中國男籃的三分球卻非常糟糕,三分命中率僅為27.5%,還有最考驗基本功的罰球命中率僅為67%,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數據排名墊底。那麼為什麼男籃的投籃越來越差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基本功上的差距;

如今的籃球運動員收入高了,待遇好了,可是對於基本功的訓練卻不如老一輩球員了。就拿CBA的戰神劉玉棟來說,在一檔採訪節目中透露,劉玉棟和老八一球員的訓練量都是如今球員無法想象的,劉玉棟的天賦並不好,但是劉玉棟的驚人訓練量,連宮魯鳴都讚歎。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基本功的積累,怎麼可能在場上有出色的發揮。尤其是罰籃白白得分的機會都把握不住,可見目前中國男籃基本功多麼的差!

二,心裡壓力;

中國男籃在參加世界盃之前,都知道陣容中缺少投手,聯賽三分王陳林堅一度被寄以眾望,但是在之前的多次比賽陳林堅都沒有抓住機會。論投籃技術陳林堅非常出色,可是在李楠不斷去強調防守質量後,由於心理和體能上的雙重壓力,使得陳林堅在國家隊的舞臺一直未能綻放。再比如一些非洲球隊,球員技術相對比較粗糙,但是一到比賽就興奮,結果往往可以超水平發揮,反觀中國男籃投籃不準也有一定心理因素。如果能在世界大賽之前,像女籃一樣配備心理疏導教練,我覺得男籃命中率還會提升一些。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小螞蟻體育


中國男藍現在的隊員裡的神投手至今恐怕還未出現,所有隊員當中的投藍命中率相比世界級強隊的選手相距甚遠,這恐怕跟他們平時訓練沒有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有關,對個人技術沒有精雕細刻,投藍的技術動作遠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對體能訓練的力度和強度都沒達標,在訓練質量上根本沒有做到精益求精,難上加難。如果訓練不夠系統和科學,整個場上的比賽技術水平就難以提高,更談不上突破性進展,希望中國男藍的小夥子們苦練基本功,努力提升各方面的綜合技術能力,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


ahczqgy勇者無敵


中國球員不是投不準了,而是在高對抗之下變得不準了,歸根到底,不是進步幅度不夠快,而是發展的方向有些走偏所致。

以前的胡衛東、李楠,甚至是朱芳雨等射手,他們在國際賽場上幾乎彈無虛發,不管對手是美國隊還是西班牙隊,均能夠穩定地在三分線外輸出,這說明他們的基本功非常不錯。

然而現在的中國男籃就沒有純粹意義上的射手,這一情況從2015年長沙亞錦賽的時候就開始了,當時中國男籃的外線是李根、周鵬、丁彥雨航等,他們都不是射手。過了這麼多年,真正意義上的射手只有陳林堅,但是別說在世界盃上,就是在熱身賽上,陳林堅面對強手都很難命中三分球,他也自嘲自己是“訓練型選手”。

如今的世界籃壇雖然節奏越來越快,說白了就是小球、跑轟,但是對抗上還真的不如十多年前,這從NBA就能看出端倪,所以,陳林堅作為CBA的射手代表,不如前輩,也就是說,中國男籃現在在高對抗下的投籃穩定性,遠不如胡衛東他們。

其實就放在NBA裡,射手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窄,像雷迪克等,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更難見雷阿倫、雷吉-米勒這種老派的射手,反而像杜蘭特、庫裡等更加全面的得分手越來越多,他們比射手還準,技術比射手還全面。

現在的中國球員,也在像NBA一樣發展,位置越來越模糊,幾乎找不到射手了,可是運球的技術卻越來越差,對抗也越來越弱,越發展越倒退,要知道,胡衛東和王仕鵬,不僅投籃準,運球水平也堪比後衛,李楠雖然運球技術不咋地,但是可以打四號位。

因此,如果中國男籃多兩個丁彥雨航這樣的外線,有沒有射手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嘴爵爺侃球


  • 其次我覺得嗎,不能一概而論,一棒子打死,球場上有的球員在教練戰術需要下,壓根就不是幹投籃的事,當然這些特定情況並不能成為真正的藉口,反之為什麼你就不能兩者都幹好,威脅不就更大嗎?霸氣姚明這方面可謂是相當不錯,能攻能防。
  • 中國籃球從不缺乏投手,像李楠、朱芳雨、王仕鵬等這些優秀投手,曾經都為中國籃球立下過汗馬功勞。為什麼說現在球員比賽中不是很準,其次根本原因在於身體對抗上比原先差,一旦面對強度大一點防守就動作變形,且出手猶豫導致命中率不盡人意,不知道球迷有沒有看過中國職業球員投手們訓練過,不是我誇張訓練中很準的,投手們基本十拿九穩。
  • 當然比賽時投手手感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然提高自身身體對抗能力,確保對抗中投籃效率還是有必要的。就像我們自己在面對比你差的球友時,經常打的如魚得水,投籃效率也高,可一旦面對實力比你強的,明顯感覺各方面會吃力,投籃效率也隨之下降。總體來說,現在中國球員投籃確實還有待提高,畢竟賽場上得不了分的話談何去贏球。謝謝

球道道


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良好的物質給球員帶來了只顧享受,懶散的性格,沒有人想像以前那些老前輩一樣具有刻苦拼搏的精神,訓練的時候不專心,訓練後沒有像NBA球星那樣自律,賽後啤酒燒烤爽一波。

其次,球員選拔問題,這個是通病,估計一時半刻是修正不過來的。

最後,缺少好的體系,從人才選拔,到訓練,醫療等等沒有足夠完整的體系,還要向一些先進國家好好學習學習,雖然現在已經相對比較完善。


JamieLee


全他媽都是錢弄得!全部給他降薪,我看哪個不刻苦訓練,現在翅膀剛硬,有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不知道在哪兒活的,拉關係走後門一直往上飄,不走正道,好好學學科比的精神!


本故事從屬虛構


中國籃球正從體工隊模式向學校體育模式的轉型中,教練、設施、家長意願都不成熟,結果是學校不出才,專業隊也不靈了


DJYin


工資夠多,人變懶了,更確切的說,他們的信仰變了,從為國爭光到為錢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