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講究嗎?

人參的杯具


對於如今許多生活中城市高樓大廈中的年輕人來說,養寵物成為許多人的愛好之一。不僅是因為寵物能夠給家庭帶來樂趣,還能夠增添許多溫暖。如今最常見的寵物就要數養貓、養狗了,許多年輕人的寵物其實也都是花錢買來的;但是曾經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什麼講究嗎?答案其實很簡單!

首先,“貓忌送”,從字面上就可以直白的瞭解這句話的意思,為什麼農村人說貓不能送人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一,農村貓抓老鼠:與城市的寵物貓不同,很久之前農村人都是“現實派”,農村人之所以養貓,最主要的一個作用就是貓是老鼠的天敵。曾經農村人將收穫的糧食儲存在家中,因為存儲條件有限,老鼠就會過來偷糧食,而且老鼠的糞便以及排洩物還會汙染糧食,這些都會給農村人帶來損失,而養貓就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如果將自己的貓送人,那麼家裡缺少天敵,老鼠就會肆虐。因此才會說“貓忌送”!

其二,貓有“招財”的寓意:如今對於很多做生意的人來說,許多人都會在店裡面擺“招財貓”,討個好彩頭即招財進寶之意;因為貓有招財的寓意,因此如果將貓送人,就有種將“財運”送走的意思;因此才會說“貓忌送”!

其三,貓很難養熟:與狗相比,雖然同為寵物,狗狗與人的互動就非常流暢,並且很多人都認為狗狗有靈性;相對而言,許多人都認為貓野性十足,很難養熟,並且有些貓也喜歡離家出走,非常傲嬌。主動將一個沒有靈性的貓送人,也是沒有禮貌的事情;故而會說“貓忌送”!

其次,“狗忌買”,為什麼農村人說狗不能買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一,狗是來看家護院的:對於曾經很多農村人來說,養狗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看家護院”;並且狗狗不僅具有靈性,而且品質忠誠,並且農村還有“狗不嫌家貧”的說法,在很多人的眼中,狗也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因此並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故而會說“狗忌買”。

其二,狗有“旺財”的寓意:狗狗的叫聲“汪”與“旺”諧音,因為“旺財”不能用金錢去購買;除此之外,“老馬識途”,買來的狗狗也能跑回自己原來的家,這會給買主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其三,農村人都是把小狗送人:曾經在農村,中華田園犬幾乎隨處可見,並且農村人幾乎都會把小狗送給鄰居或者親朋友好,不僅是因為這樣的狗狗“知根知底”,比較放心,而且也能增進雙方家庭之間的關係。

其實這句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是在很久之前條件相對侷限的時候形成的一種特定風俗。如今這句話早已經不再實用,現在農村生


用戶96907083253


這個俗語沒有聽說過,但多少有點道理,也說出了農村人養貓養狗的一些習俗。

貓和狗是農村人喜歡養的兩種動物,貓能清除家裡的老鼠,狗能看家護院,兩隻動物都有益無害,人們也對這兩種動物富有感情,甚至現在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都把它們當做寵物來養。

貓是一種孤獨的動物,喜歡獨來獨往,對主人的忠誠度遠遠不及狗,誰家有吃的就會去誰家,經常走東串西,可狗不同,狗只守護主人一家,哪怕主人家貧如洗,也會相守一生,不離不棄。於是,貓在人們心目中是不忠誠的,是一隻喂不熟的動物,隨時都有離開主人的可能,也就沒有人願意送貓給別人,隨它四處亂跑算了。

農村有句話:再窮不賣狗,也說明狗對主人的忠誠和主人對狗的感情,沒有人願意把自家的狗賣了,日子再窮也不會賣狗,都會養它到老。況且狗在中國古代一直是忠義吉祥的化身,狗會給家裡帶來財運和吉祥,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的福氣賣給別人。所以農村才會有這些俗語,不能不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寵愛物語


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是因為農村人認為“貓是奸臣,狗是忠臣”。

因為貓對主人沒有多少依附性,以前農村人因為貧窮,是不大吃肉的,貓是誰家有好吃的就去誰家,沒有具體的主人,從來沒有人送貓給別人,因為你送給別人和不送沒有區別,況且,你送給人家一個“奸臣”,人家會不高興。

而狗則不同,“狗不嫌家貧”。狗忠心耿耿,因此有“窮死不賣看家狗”之說,如果別人買了狗,不是殺死吃肉的話,狗會藉機逃回家去的。出賣“忠臣”也不講究。因此賣狗的很少。


南極冰火


不知道哪裡來的謬論,我們這裡壓根就沒有這種說法,反而是貓要領養的更好養活,買的一般養不了幾年就會走失,到人家家裡領養小貓上門帶包糖果送主人就行了。而且貓要放養不要關在家中,放養的貓除了生命終結前會自己離去外,平常無論外出多久都能自己回家。


smile999666


“貓忌送狗忌買”是一個流傳已廣的俗語。意思就是說,不要把貓咪送人,也不要從別人那買狗。貓咪比較任性,對主人不像狗子那樣聽從,但它也是相當重感情的,如果貓咪送人,它很難與新主人建立感情。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貓咪是招財的。如果送走了貓,相當於財運流走。

狗是對主人很忠心耿耿的,而且是一種溫暖的陪伴。在農村,除非狗子犯下了什麼大錯,或者家裡不得已的原因,一般都不會把狗賣掉。民間也有一句俗話,叫“再窮不賣看家狗”。

“貓記千,狗記萬。”說的是如果賣狗給別人,狗可能會記得回家的路,自己跑回來。國外有個老電影《靈犬萊西》,講的就是邊境牧羊犬千里尋主的故事,也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在大城市,我們身邊無家可歸的流浪貓狗越來越多了。與其花錢買寵物,不如領養和救助那些可憐的毛孩子。用領養代替購買,是我們一直都在呼籲的善舉。我身邊就有朋友,在路邊遇到的流浪狗,很有眼緣帶回家飼養了。如果害怕這樣的流量貓狗有疾病,我們可以去正規的機構領養。





一個不太專業的噴子


農村家家都可以紅包領養貓狗。不過品種的誰也不會白給的。有給菸酒的給紅包的給高檔禮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