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后故里新考



孝莊文皇后故里新考


孝莊文皇后(以下簡稱孝莊),蒙名布木布泰,姓博爾濟吉特氏,是我國古代的一位賢良卓識、才華出眾、功垂青史的傑出的女政治家。清朝初年,她歷經四帝(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玄燁)。在民族矛盾及滿洲貴族內部鬥爭十分複雜的形勢下,先後擁立兩位小皇帝(六歲的兒子福臨、八歲的孫兒玄燁)登基即位,協助三朝皇帝(皇太極、福臨、玄燁)統理朝綱。在奠定和發展大清江山的恢宏偉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孝莊名震中華,孝莊之名也因此而美,孝莊其人也因此為後世所景仰。

近年來,隨著孝莊熱的日益升溫,研究孝莊、寫孝莊的人越來越多。文學界有相當一部分作品特別是早期作品用虛構、誇張的手法寫孝莊,脫離了基本史實,完全扭曲了人物的形象,與孝莊其人其事對不上號。史學界對孝莊的家族及嫁後的政治生活——躬立三朝、兩扶幼主、平三藩、除鰲拜等等寫得是淋漓盡致,有聲有色。但是寫孝莊的出生地、出嫁前的活動地及其活動的則寥寥無幾,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裡,多數人認為孝莊是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人,但準確出生地和嫁前活動地誰也沒說清楚。個別人則有的說孝莊生自吉林省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有的說孝莊生自內蒙古的扎魯特旗,有的說孝莊生自內蒙古的科爾沁右翼中旗,更有甚者竟說孝莊生自吉林省的樺甸縣。

那麼,孝莊到底生自哪裡?嫁前到底活動在何方?

為了搞清這一史實,還歷史的本來面目,受中共科左中旗委、旗人民政府的指派,最近筆者進行了一番較為細緻的專題調研考證。使孝莊的出生地、嫁前的活動地初現端倪。

首先,從族繫上進行考證,孝莊是科爾沁左翼中旗人氏。孝莊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後裔,她的爺爺莽古斯是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九世孫,是科爾沁左翼中旗旗祖、科爾沁大貝勒,她的父親是科爾沁左翼中旗旗祖、科爾沁貝勒宰桑,她的大哥是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札薩克和碩卓哩克圖親王烏克善,她的四哥是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札薩克和碩達爾罕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因此,孝莊是科爾沁左翼中旗人氏是毫無疑問的。這一點,從大清《太祖實錄》、《天聰實錄》、《崇德實錄》、《清史稿》和其他一些歷史文獻中均可見到。

其次,從地域上進行考證,孝莊的出生地應該是科爾沁左翼中旗。自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七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率科爾沁部遷到嫩江流域後,不時嚮明朝遼東遼西邊境侵襲,成為明朝邊患。在勢力的不斷擴張中,奎蒙克塔斯哈喇長子博第達喇的第三子烏巴什、第八子愛納噶、第九子阿敏分別率部分部眾單獨遊牧形成了郭爾羅斯部、杜爾伯特部和札賚特部,其他仍為科爾沁部。由於四部同宗同祖,有著直系的血緣關係,其首領們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常觀點相近、步調一致,因而成了內蒙古東部地區一個強大的蒙古部落群,勢力範圍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倫河流域,這片地域通常被稱為科爾沁大草原。到16世紀末前後,也就是孝莊出生的前後幾十年,科爾沁地區地域已經基本穩定,沒有大的波動。在部落內部各大貝勒各有領地。據《蒙古遊牧記》載,科爾沁左翼中旗境域範圍是:當吉林赫爾蘇邊門外,跨東西二遼河,東至郭拉達幹接郭爾羅斯旗界,南至小陀果勒濟山接左翼後旗界,西至唐海接奈曼旗界,北至博羅霍吉爾山接烏珠穆沁左翼旗界,東南至吉林邊牆與吉林為界,西南至烏達圖接左翼前旗界,東北至張古太池接右翼旗界,西北至善都勒山接烏珠穆沁左翼旗界。即現在的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吉林省原懷德縣、梨樹縣、雙遼縣的全部和現在內蒙古通遼市的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吉林省的長嶺縣、遼寧省的開原縣、法庫縣、康平縣的部分地區。以科爾沁左翼中旗旗祖莽古斯、宰桑為首的科爾沁左翼中旗這一支一直生活在這個範圍內,所以,作為旗主宰桑貝勒女兒的孝莊也只能在這個領地內出生,不可能遊動到其他旗的地域去出生。

第三,有人說孝莊家族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因此孝莊出生地無法查考。這個觀點似是而非,值得商榷。不錯,蒙古民族是遊牧民族,牧民們過著的是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然而,應該知道,放牧是普通牧民的事情,而統治牧民的奴隸主,封建領主並不直接放牧。因為他們的管理對象是人,是普通牧民。所以,統治牧民的奴隸主、封建領主過著的則是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16世紀中葉科爾沁部的東遷並非遊牧造成的畜群與部落的流動,而是封建領主主觀意識趨使的部落遷移。當科爾沁部駐足科爾沁草原後,各大貝勒均在各自的領地內安居下來,作為科爾沁部左翼首領的孝莊家族當然也就穩定下來,開始搭包(蒙古包)、修房、建府,過起安穩的養尊處優的定居生活。只有屬民(普通牧民)仍然在其主子的領地內過著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第四,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是同其父親——科爾沁貝勒、旗祖宰桑一直在一起生活的,孝莊的出生地應該是他們共同的居住地。在中國古代社會,父子同居、幾代同堂是傳統美德,尤其是名門貴族雖兒女眾多但全部分家另過是絕對不會有的事情,至少也要有一個兒子同老人同居共過。在蒙古族習俗上,老嘎達(最小的兒子)一支為主灶的一支,老人多數都是同老嘎達一起生活。科爾沁貝勒、科爾沁左翼中旗旗祖宰桑有四個兒子:長子烏克善,為第一代和碩卓哩克圖親王;次子察罕,為第一代鎮國公;三子索納穆,建有軍功未等受封就死了,其子後來被封為第一代多羅郡王;四子滿珠習禮,為第一代札薩克和碩達爾罕巴圖魯親王。從民俗的角度進行考證,滿珠習禮是老嘎達(最小的兒子),滿珠習禮一支是家族中主灶的一支,他一直同其父親宰桑共同生活。這一點,從宰桑死後喪事處理上足以證明。證據有四:一、宰桑死後,由滿珠習禮主持喪葬;二、宰桑死後,由滿珠習禮出面請阿拉坦博(阿拉坦,人名。博,蒙語音譯,指宗教巫師,即薩滿神漢。)占卜選瑩地;三、由滿珠習禮上疏清朝理藩院轉奏順治皇帝請示葬陵地;四、順治皇帝下詔讓滿珠習禮的長子和塔為宰桑建陵立碑。一句話,宰桑的喪事由滿珠習禮1人全權處理。試想,宰桑有四個兒子,而且都是爵高位重,如果不是滿珠習禮同宰桑一起生活,為什麼宰桑死後喪事由滿珠習禮1人承辦?回答只有1個,滿珠習禮同其父親宰桑同居共過。因此,滿珠習禮與父親宰桑居住的地方當然就是孝莊出生的地方。

第五,宰桑、滿珠習禮的居住地先叫貝勒府、後叫達爾罕王府,坐落在現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力嘎查。達爾罕王府坐落在現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力嘎查村西0.5公里,南距窯營子嘎查1.5公里,西北距白音花林場場部0.5公里。過去,那一帶有綿延數十里的蒼鬱的榆樹林,東北可連接奧林召森林,達爾罕王府就坐落在榆樹林的邊緣上。據在達爾罕王府遺址周圍嘎查村調查,80多歲的老人講,他們小的時候就聽老人們說達爾罕王一家在這裡(指浩日彥艾力村西)已經生活12代了。計算起來,從宰桑到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正好12代,由此可以推斷,至少在宰桑時期孝莊家族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只不過在宰桑時期、也就是在孝莊出生的前後幾十年那裡不叫達爾罕王府,應該叫貝勒府或大貝勒府。因這時旗祖莽古斯是科爾沁大貝勒,宰桑是科爾沁貝勒,而滿珠習禮只不過是個臺吉,他們府第的名稱應與滿珠習禮的祖父或父親的職爵相聯繫。所以,應該叫貝勒府或大貝勒府。改稱達爾罕王府應該是宰桑死後或崇德元年(1636)滿珠習禮被封王賜號授札薩克以後的事情,達爾罕王府這一稱謂應該是貝勒府或大貝勒府的延續。那麼,達爾罕王府位居三地之間為何定在浩日彥艾力嘎查,而不定在窯營子嘎查或白音花林場?因為:一、從嘎查村的名字進行推斷,浩日彥艾力是王爺府的所在地的意思。浩日彥,是蒙古語,譯成漢文為院或府,在這個具體的地理位置(有達爾罕王府)上可譯作王府。艾力,譯成漢語為屯。浩日彥艾力即王府屯。是因為這個村子挨著王府或有王府而起的村名。二、窯營子雖然有達爾罕王的“比其根格勒”(文秘院),但不是王爺及其家眷居住的地方。窯營子,過去是為修建王府廟宇燒磚制瓦的地方,在這裡居住的多數為燒磚制瓦的手工匠人及其眷屬和一些平民。雖然在村的西側有“比其根格勒”,有些百姓也稱它為“王爺府”,但它畢竟是“吉黑拉其”(管旗章京)和大小筆帖式辦公的地方,而不是王爺及其家眷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孝莊出生的地方。三、白音花林場是20世紀70年代才建立的,所有土地都是從周邊村屯劃入的。而且達爾罕王府遺址已為耕地,瓦礫無存,附近只有林場場部,而無村屯。

綜上所述,孝莊是宰桑的女兒,宰桑一直同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札薩克和碩達爾罕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同居共過,孝莊就出生在宰桑和滿珠習禮共同的居住地——貝勒府(達爾罕王府),貝勒府又坐落在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力嘎查,所以,可以說孝莊文皇后就出生在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力嘎查。(畢長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