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抗“疫”,科技館妙招迭出


科普抗“疫”,科技館妙招迭出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學習科學知識、一覽科學奧秘,內蒙古科技館將科普資源“一網打盡”、全盤推出,虛擬漫遊、線上專題、全媒體聯動等一系列新舉措,為大家獻上了“營養”豐富、別具一格的精神套餐。 

科普抗“疫”,科技館妙招迭出

毛彥芳在自己家中錄製的科學實驗小視頻

(據視頻截圖)


  近一段時間是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與新冠肺炎疫情做鬥爭的非常時期,隔離在家、久居室內的我們,身心狀態或多或少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宅在家裡很無聊怎麼辦?孩子不能出去玩兒怎麼辦?這不,內蒙古科技館推出一系列惠民清單,虛擬漫遊、線上專題、全媒體聯動等新舉措,將科普資源“一網打盡”,讓廣大群眾坐在家中也能暢遊科技館、學習科學知識。


足不出戶,全景漫遊科技館

近日,一款“全景漫遊科技館系統”上線,迅速吸引了許多網民以及中小學生登錄參觀。

  “往年,內蒙古科技館大年初三起就正常開放了。針對這次疫情,為及時滿足廣大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我們推出了全景漫遊科技館系統,只需微信關注‘內蒙古科技館’,在底部菜單點擊左側‘參觀導覽’,就能做到足不出戶地暢遊全館,享受奇妙的科技魅力。”內蒙古科技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打開漫遊系統,立體體驗式的參觀導覽讓人目不暇接、意猶未盡。

  據瞭解,內蒙古科技館VR全景漫遊系統基於全景拍攝技術,真實再現了該館各展廳、特效影院的場景和展品,使觀眾能夠以360度全景虛擬漫遊的方式在家“遊覽”。

  全景漫遊系統共展示航拍及館外廣場、科技館大廳和公共空間、常設展廳三部分,共呈現全景圖89張,視頻熱點13個,圖文熱點337個,音頻熱點337個,漫遊熱點202個。


傳播科學,科普大講堂隔空@你

  防控疫情是責任,傳播科學知識也是責任。發動廣大網友積極抗擊疫情,既向抗“疫”英雄致敬,又能讓自身的科學素質得到提升。作為科學普及的重要窗口,抗擊疫情期間,內蒙古科技館充分進行線上聯動、資源共享,豐富有趣的科學實驗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號、快手號全媒體同步更新,帶領網民“玩轉”科學,探索奧秘。

  與此同時,該館2019年起以公眾普遍關注的科學熱點、科技事件為主題常態化開展的“內蒙古科普大講堂”活動也如期在線開展。疫情防控期間,關於“居家心理調節方法”等主題的科普講座為網民送上一份份科學抗疫的精神食糧,受到廣泛關注。

  “收藏了!以備不時之需。”“嘗試了一下,情緒宣洩法,感覺有效果,謝謝小編,謝謝老師!”大講堂的微信留言區,網友紛紛評論點贊。


宅家隔離,大家一起做實驗

與此同時,內蒙古科技館還加入了由中國科技館發起的“宅家做實驗”活動。該活動是疫情期間首個面向全國青少年的大型線上科普實踐活動,全國幾百家科技館博物館共同參與,進行線上聯動,通過微信平臺聯合打造“永不閉館的科技博物館”,讓全國各地的青少年盡情暢享“空中課堂”。

  如何用95%的酒精配製成75%酒精?肺的工作機理是怎樣的?醫用口罩防水的秘密……內蒙古科技館心靈手巧的科技輔導員毛彥芳和她的同事每天都會為網友帶來一場豐富有趣的在線科學實驗小課堂,同時也讓廣大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宅在家中瞭解學習科學知識。

  “動動你們的可愛小手,跟著我們一起做實驗吧!”據悉,從2月17日起,該館推出了“明星科技輔導員教你在線做實驗”系列科普視頻,科學實驗室隔空向廣大網民開放。

  “那麼多好玩兒的科學實驗,操作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實驗道具也很容易找得到。我們做的實驗都在中小學課標範圍內,有利於輔助學校進行教育,同學們大都很感興趣。居家隔離期間,孩子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共同學習科學知識。”毛彥芳告訴記者,每個小視頻點擊量都挺高,這也極大鼓舞了科技輔導員們。只要疫情不結束,在線科學實驗就將一直進行下去。


鏈接:

全國多家科技館發起科學實驗挑戰賽

近日,中國科技館牽頭髮起“科學實驗DIY挑戰賽”,鼓勵各地科技館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打造線上科技館,在全國範圍內聯合傳播科學實驗教學,幫助因延遲開學“宅”在家中的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0多家科技場館參與。

  “科學實驗DIY挑戰賽”由中國科技館微信公眾號“中國數字科技館”最先發出,科技館的輔導員在家“就地取材”,錄製科學實驗小視頻,每天定期推出。青少年在家即可上線上科學課,並學著做科學實驗。

  據介紹,參賽者以家庭為單位,孩子和家長既可以模仿科技館輔導員製作科學小實驗,也可自我創意,通過實驗展示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操作能力。鍛鍊孩子動手能力、增長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通過科技場館提交的參賽作品已超過2200件。(據新華社電)


內蒙古日報記者 白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