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發的?

麥子21108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面對市場的壓力,更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目前受到巨大重創的行業有:餐飲、旅遊、交運、電影、酒店、石油、金融、地產等等。培訓機構自然也是受到極大衝擊之一,小的培訓機構可能就面臨生死存亡、直接宣佈倒閉了。

我的朋友胖子,在二線城市,2019年初和別人合夥開了家的兒童興趣培訓機構,估計已沒辦法支撐了,過年期間聯繫了兩次,都沒有回應,希望他能挺住渡過難關。

按我國目前的勞動法規,在職員工的工資是必要支付的,不得拖欠。但在疫情期間,有可能減少或只發保底基本工資,其它或按績效比例給予,保證基本生活。

培訓機構目前的重點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如何群策群力,擴大機構的營收,減少成本的支出。及時開展有效的市場營救,開拓線上教育市場,對老師、銷售和辦公室人員,做不同的定位與分工,把工作做到極致。

我女兒上的英語補習班,早已改為線上教學,老師就變成了在鏡頭前講課。這機構有很多英語老師,解聘和扣發工資都是不可取的。雖然不習慣、效果也不如從前,這也不失為機構的自救方式之一。

書法班的老師,也成了自媒體人,把已搬到線上教學。自己的課自己在講授,仍是津津樂道的一筆一劃教導。之後便是上傳書寫的作品批改回復,加強了孩子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堅持性。改線上學習後並沒有出現退費的情況,而是更加堅定了老師的專業性。

日前有報道在廣州一個餐館老闆,在疫情期間,大受大打擊,幾乎面臨倒閉。嘗試新的模式,轉變觀念,開始在朋友圈、以及線上售賣各種口味的燒雞,日銷2萬隻,自救成功,是何等的勵志,改變無處不在。

在疫情期間,國家也在倡導開展線上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借鑑學校的線上授課模式,個個學生有課上,個個老師有工作。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和堅持。

其實線上教育、知識共享等在疫情期間已舉世矚目,需求不斷攀升,將來也會迎來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熾天之羽




紅顏唯沵吸引俄旳視線


我記得出臺的標準:沒有上班的話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如果有上班包括網絡在線工作是不低於正常工資的80%(具體建議查詢各地勞動局出臺的疫情期間相關規定)


小市民的袋子


不是工資怎麼發,而是房租稅費怎麼辦?因為我兒子是做培訓的,這兩個月的費用不知怎麼辦?一個月將近一W丫,因為疫情學生不能上課,也不能招生,還有也是教師的工資,現在也不知怎麼辦?


用戶2996023457596


每個機構不一樣,看老闆了。有良心的老闆會發底薪,如果是比較坑的機構就夠嗆了!!


今何在啊啊啊


我們是直接公戶轉自己銀行卡。


翔坨坨坨


看機構大小,小機構,沒錢,大機構可以發當地最低工資。



我也不知道啊


大眾的無賴


第一,正常發放工資的時間。

1月23日,全國才陸續對新冠病毒肺炎開始啟動應急響應。在此之前,對於大家是沒有多少影響的。即使是啟動應急響應以後,由於1月24日至30日屬於春節期間,工資應該是照常發放的。後來,國家又將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這一期間工資仍然正常發放。

第二,待崗期間的工資。

實際上很多地區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要求企業不得早於2月10日前復工。這種情況下,企業在2月3日至2月9日期間就屬於停工停產狀態,職工處於待崗狀態。

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非勞動者原因造成企業停工停產的,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勞動者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應當按照各地規定發放基本生活費(又被稱為待崗工資)。基本生活費的標準是按照各地規定執行,比如山東省規定是不低於70%的最低工資,青島市是不低於80%,而上海市則是不低於最低工資100%標準。

第三,職工帶薪年休假工資。

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根據累計工作年限的不同(不一定是本單位工作時間),可以享受5天、10天、15天的帶薪年休假。帶薪年休假期間,用人單位要正常支付工資待遇。為了防止今年其他時間再休年休假,對於企業來講,還不如趁企業停工停產期間安排職工休假呢。畢竟安排職工帶薪年休假,還是要單位根據生產工作實際來安排的。

第四,職工觀察或者自行隔離期間的工資。

像北京市2月14日發通告要求外地返京的職工,必須要在家裡自行隔離或者進行醫學觀察14天,才可以正常投入工作。居住的社區、用人單位要協助做好管理和引導工作。觀察或隔離期間,用人單位的工資應當照發。依據是傳染病防治法第41條第2款規定:“隔離期間,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被隔離期間的工資報酬。”

因此,從2月2日春節假期結束,再算上5~15天的帶薪年休假,如果還有14天的隔離期間工資,再算上一個月的工資支付週期,一般來講到3月16日工資都是照發的。當然除了工資之外,社會保險還是需要正常繳納的。

不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可以申請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用來減輕疫情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此外,6月底之前,企業可以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如果堅持不裁員或者少裁員,恢復生產有望的企業,甚至可以申請去年標準的6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的返還。再加上一些稅收優惠政策、貸款優惠政策,很多有希望的企業還是能夠熬過這個寒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