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卧蛋草”,见到了脚下留情,像马齿笕但用处可不小

随处可见的“卧蛋草”,见到了脚下留情,像马齿笕但用处可不小

当你走在田间路上,脚下所踩的草木都可能有独特价值。“卧蛋草”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但印象里又好像在家乡见到过它,出于好奇特意查了下,原来这种野草确实见过,笔者家乡叫它“红丝草”,主要因为它的茎是暗红色的。

红丝草,学名叫“地锦草”,也有一些地方叫它为“奶浆草”、“血见愁”、“卧蛋草”等等。这种野草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南方北方几乎都能看到它,常生长在田坎上、道路旁等地方。同时,这种野草乍一看有点像旱地里生长的马齿笕,只不过马齿笕的叶子比红丝草要浑厚一些。另外,用手掐断红丝草的茎,会流出白色的“奶浆”。

随处可见的“卧蛋草”,见到了脚下留情,像马齿笕但用处可不小

红丝草,这类常见且普通的野草,之所以被民间视为“珍贵药材”,主要是因为在过去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农村,当人们遇到头痛脑热以后,主要靠着这些草本植物来治病,而且效果也比较不错。

记得笔者的奶奶曾经讲过,过去那个年代家庭条件不好,在笔者父亲出生以后,因为奶奶的奶水比较少,那时候的父亲常因为没吃饱而哭个不停,让奶奶非常着急。

有一次听村里人对奶奶说,到旱地里挖些红丝草回来,把它晾干后与猪蹄一起炖汤,喝几回后有助于催奶。奶奶按照说的这个方法试了几次,果然奶水就明显增多了。

随处可见的“卧蛋草”,见到了脚下留情,像马齿笕但用处可不小


其实,这种野草的不仅有催奶的作用,它还具有清热解毒,缓解活血化瘀、跌打肿痛、止血、便秘等多种用处。

但是,这种野草并没有因为具有较好的价值而被农民所待见,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在地里随处可见,影响庄稼生长而总是被农民锄掉。

记得小时候,笔者常跟着母亲到地里除草,当看到被锄掉的红丝草后,总是会留意收集一些带回去晒干备用。现在想想,已经有快十年没有再挖过这种野草了,但对于它的价值依旧熟记于心。

随处可见的“卧蛋草”,见到了脚下留情,像马齿笕但用处可不小


各位朋友,你见到过红丝草这种野草吗?在你家乡,叫这种野草什么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