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新華網蘭州3月6日電 鄉村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在哪裡?村村美麗,群眾住的環境跟城裡小區一樣好了,產業帶動村民腰包鼓了,日子更有奔頭了,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了。

日前,康縣正式脫貧“摘帽”,在邁進小康的路上完美地跨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號文件全面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村村優美,戶戶唱響“無憂歌”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康縣王壩鎮何家莊一角。青美玉 攝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美麗鄉村幸福路。青美玉 攝

初春的康縣,柳綠山青,到處煥發著勃勃生機。走進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乾淨整潔的村舍、蜿蜒有序的柏油路,時尚簡約的現代建築,雞鳴炊煙、沃土淺綠儼然其中,彷彿是畫卷,又好似是夢境。

“我們不僅要繼續完善各村的基礎設施,還要在‘美’字上下功夫,把‘形式’和‘內容’完美結合,確保我們的每個村莊都是群眾的公園。而且,我們還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更深層次的教育引導和督促整治,不斷激發群眾參與到鄉村事務的管理中,全民行動方得‘村村美麗’‘全域和諧’。”康縣王壩鎮黨委書記焦乙紅說。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康縣王壩鎮大水溝村一角。趙衛國 攝

何家莊村只是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瞭解,截至去年底,康縣350個行政村1640個自然村中97.7%的村社建成了美麗鄉村,今年再續建8個,全縣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

家家創業,人人奏響“奮進歌”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產業是脫貧致富的關鍵。康縣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扶持引導群眾發展核桃、花椒、茶葉等經濟林果和蜜蜂、中藥材、食用菌等多元特優生態富民產業。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康縣陽壩鎮宋溝村茶園。田守國 攝

“花椒大戶”王富強家有花椒林30畝左右,2018年收成最好時收入了20多萬元,去年由於天氣原因,花椒產量有所下降,大概收入了10萬多元。康縣迷壩鄉馬蓮咀村同興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段淑英說:“我們合作社現有社員90人,去年的產值25萬元左右,帶動11戶貧困戶脫貧;今年我們打算再生產3萬袋香菇,僱50人參與加工,為鄉親們提供更多的賺錢機會。”

在康縣,像王富強、段淑英一樣的“產業能人”比比皆是。致富要長遠,長遠看產業。在脫貧致富的路上,康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各式產業增收“百花齊放”,全縣發展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90多萬畝,發展食用菌1000萬袋,發展天麻2.33萬畝,中藥材7.6萬畝,油菜3.2萬畝,蔬菜4萬畝,茶園面積5.3萬畝,年加工茶葉770噸,年蜂蜜產量440餘噸。有2萬多農戶8萬多人從事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實現了“村村有產業”“家家都創業”的富民目標。

處處和諧,全民齊唱“幸福歌”

康縣在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特優產業的同時,把“富口袋”和“富腦袋”有機結合,“塑形”和“鑄魂”同步推進。該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為抓手,大力強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今年1月,康縣文明委下發了通知,號召全縣學習借鑑康縣岸門口鎮楊家河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過程中,把美麗鄉村建設和“除陋習、樹新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緊密融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楊家河經驗”。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康縣迷壩鄉孟壩村志願者為村裡老人免費理髮。焦楊紅 攝

“‘楊家河經驗’就是讓群眾積極參與村級善行公益、環境衛生、社會公德及農戶自己家庭衛生整治活動,引導農戶轉變落後守舊觀念,進一步改善農村群眾的精神風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凝聚正能量。”康縣岸門口鎮黨委書記梁月紅說。

“我們全縣上下要積極學習借鑑‘楊家河經驗’,緊密結合各自實際,全力實施文明實踐‘四個工程’,為鄉村振興和文明城市創建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康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宇星說。

據瞭解,去年康縣評選表彰和推薦各級各類先進典型450名,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000多場次,在窗口單位、城區廣場、交通路口、景區等公共場所設立了97個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常態化提供各類便民利民志願服務活動。

物質豐富,精神飽滿,處處和諧,幸福如歌。在康縣,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特優產業培育茁壯成長,全域旅遊發展逐步實現,人民群眾在花園式的村莊裡享受著城市般的幸福生活,滿臉堆笑、精神抖擻、幹勁十足。(焦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