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龍港鎮:一河之隔,百米距離,大孝為抗疫“讓路”

(供稿 成炫樂)3月3日,從龍港鎮門樓村副主任劉元橡那裡得知,該村貧困戶李金蘭老人於前幾日因高血壓突發病故,享年94歲。按照當地傳統風俗,高壽老人去世,子女應該為逝者舉辦一場熱鬧體面的喪事,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過來送別。但當下疫情形勢仍舊嚴峻,老人的喪事只能一切從簡、安靜,並且門樓村委會派專人看護,積極做好消毒等防護工作。

陽新龍港鎮:一河之隔,百米距離,大孝為抗疫“讓路”

李金蘭老人去世當天,兒子劉會兵曾百般糾結。老母親這一生走來很不容易,吃過生活的苦,熬過疾病的痛,為子女們操碎了心,理應為她辦一場風風光光的葬禮,好好地送她最後一程。但是一想到當下嚴峻的疫情形勢,如果親友們都來弔唁,人員聚集可能會增加病毒擴散的風險。於是一家人反覆合計後,打算簡辦葬禮,並給在外的親戚朋友一一打電話賠禮解釋,勸他們不要返鄉。

大女兒嫁到高黃村,老人去世當晚步行了近十里路到達洋基港路大橋處,接到家中電話,在兄弟們的勸導下,一路哭喊著返回高黃村。小兒女是金坪村人,與門樓村僅一河之隔,老人登山那天,披麻戴孝帶著一家人,止步於不到百米的河對岸拜送老母親,那一天,沒有熱鬧的場面,只聽得哭喊聲、哀悼聲一片。

陽新龍港鎮:一河之隔,百米距離,大孝為抗疫“讓路”


據劉元橡透露,疫情期間,村裡85歲的劉合乾老人去世時,其女兒劉淑蘭為了見已去世的老父親最後一面,從壢上村竹林下步行四五里路,在朱家山卡口處,她從攔路的農用車底部鑽過,試圖“闖境”,但被值守人員攔下,而後她又繞行改走田地,被巡邏值班的村幹部看到,在耐心勸導下,劉淑蘭流著熱淚返程回家,終究未能見老父親最後一面。

百善孝為先,親眼目睹村裡老人離世,做兒女的哭喊連天的場面,劉元橡幾度哽咽地說:“李金蘭老人出殯那邊,我也在場,我的眼淚也在打轉!現在疫情嚴重,我們採取硬隔離措施也是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真的是無奈之舉。但正因為我們一直以來的堅守和犧牲,在村民的極力配合下,我們村到現在都無一人感染。接下來,我們會盡職盡責,齊心協力,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編輯 黃練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