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為了確保安全,如何安排上課?

辛勤的工程師


開學後學校的防護工作還要做細

雖然教育部明確要求疫情不基本結束不開學,但就是疫情基本結束了,我們的防護工作還是要做細一點,以防萬一。

一、開學第一課要搞好動員

開學第一天、第一課,要由校長親自進行防疫動員。防疫期間,開學典禮不宜在操場進行,校長可以通過教室裡的喇叭或直播的形式發表動員講話。動員的內容主要講清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具體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校長介紹也行,由專業人員介紹也行。總之,要做到重視防護、科學防護,保證不出問題。

二、師生進校門要量體溫

學校要安排人員,每天在學校門口,對進校門的師生要逐一測量體溫。發現有發燒的老師和學生,要禁止進入學校,並讓其做好防護,馬上送醫院檢查,如果是新冠病毒感染,要立即報告上級、立即停課,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隔離。

三、上課時的防護

上課時要打開教室窗戶,保證室內通風換氣。老師、學生要戴口罩上課,學校要為老師學生準備一定數量的口罩,每天一人發一至兩個。教室比較寬敞的,學生的課桌儘量拉開一些距離,條件允許的可以拉開一米的距離。老師講課時,不要離學生太近,防止飛沫從口罩中噴出。

四、就餐時的防護

中午就餐,是一個防護的難點。因為吃飯時不能不摘口罩。可以 分批次地去食堂就餐,就餐的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要拉開距離,最好一米以上,學生要分餐,最好是盒飯。也可以把飯送到各班教室,這樣可以縮小感染的範圍。住宿制的學校,要把飯打回寢室去吃。

五、放學時的防護

放學時,不要在一個時間裡放學,各班放學要間隔10分鐘,依次走出校門。同時,還要告訴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不要聚集在校門口,要離校門遠一些,適當保持距離。學生放學以後,學校要組織人員 ,對教室、走廊、辦公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消毒,為第二天上課做好準備。

除了做好以上防護工作以外,學校還要控制外來人員的進入,陌生人一律禁止入校。同時學校出去開會、採購以及辦其他事情的人員,入校時都要做好檢測。


閆老師教作文


一、首先,應該按照上級教育部門精神要求,錯峰入學。如江蘇省3月16日開學,兩週內完成高三年級——1年級開學工作,順序由高到低。

二、其次,注意上學途中、進入校園、放學路上注意點教育。

1. 上學途中:出門前先洗手再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車上物品。

2. 進入校園:學校校門口測體溫(晨檢、午檢),校長室24小時設立疫情檢測專門聯繫電話,告知每位師生及家長。

3、如發現有教師或學生出現發熱、乏力、咳嗽及胸悶等症狀時,應立即佩戴口罩,帶入隔離觀察場所並通知監護人,由監護人陪同至指定發熱門診診治。

4. 放學路上:學校錯峰放學,家長隔一米等候接孩子。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書包、公交卡、鑰匙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

三、在校學習期間注意點

1、無論什麼年級,開學第一課必須《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範知識》

2、校園營造防控宣傳氛圍:利用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宣傳橫幅、校園廣播、工作群等多種方式,利用晨會、班會、體育與健康課等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新型冠狀病毒和冬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提升疫情防控意識。

3、疫情防控期間,升旗儀式改為室內,避免大型集聚性活動。

4、早操、課間操、體育課,以班為單位,分批次或分活動上好體育課、做好操,確保學生在校體育活動時間達標。

5、教師、學校公共實施、專用教室等每天消毒。學生注意勤洗手。

6、如天氣允許,必須前後開窗,注意教室通風。





教育一畝三分地


學校作為人群高度密集的區域,在疫情期間,也是高危感染區域,開學後如何做好安全防範對於學生安全來說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1、在開學前,提前給學生開展防疫安全培訓,制定好學生返校的防控方案,老師提前返回工作地點,隔離完畢,後勤工作人員做好健康安全檢查,校園消毒,在學生返回學校時,首先進行體溫測試,把控好進校安全防範。

2、到校前,學生自備餐具,口罩,溫度計等,到校後天天量體溫,外出必須配備口罩,學校注意校園與宿舍樓的消毒,學校注意排課安排,使每一時間段的上課人數儘可能達到最少,上下課時間,吃飯時間儘量錯開,暫時關閉校園體育場,籃球場,圖書館等區域,避免不必要的集群,儘量減少開會安排,可用網絡會議代替。

3、做好疫情防控備案,萬一有人感染,應儘快的採取措施,避免大規模感染。








校園生活創作者


首先:分批入學,初三,高三先開學,畢竟面臨中考,高考。低年級的只能推後了。

第二:進校戴口罩,測體溫,這是必不可少。

第三:課堂教學只能從網課接著講了,按照之前的教學進度,一輪複習,二輪。

第四:學生宿舍消毒。可能睡覺也得戴口罩了,畢竟基本都是六人間,八人間。

第五:食堂分批吃飯。

第六:每天早中晚測體溫。

第七:嚴禁外來人員出入

第八:老師最好住學校裡面吧,一星期回家一次吧。


MathPhysics


對學校而言:重點做好滅鼠、清除越冬蚊卵的專項行動。消除衛生死角,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空調系統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整體行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全力營造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對個人而言:

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住所的通風良好,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陳欣看世界


要牢牢管住“居家、返程、學校”三個重點部位;調整完善防控措施,落實差異化防控策略,精準到縣、精準到校、精準到人、精準到事;確保防控部署到位、責任明確到位、人員組織到位、情況掌握到位、物資保障到位、應急措施到位、督促檢查到位。

做好隔離措施準備。督促指導各級各類學校設立臨時隔離室,每間設有獨立衛生間,配備垃圾桶及基本衛生工具。隔離區開闢獨立出入口,張貼“疫情防控隔離區”標識。設置醫務室,確定校醫和專職管理人員,負責隔離人員每日醫學觀察(測量體溫、健康記錄)。安排餐飲配送人員,負責隔離區一日三餐的配餐送餐服務。安排專職人員,負責“隔離區”公共部位保潔,隔離室、樓道、樓梯間消毒和門把手、器物的酒精擦拭消毒,收集處置“隔離區”生活垃圾。若師生進入校園出現發熱(體溫≥37.3℃)或者乾咳、氣促、肌肉痠痛無力等症狀,學校臨時隔離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報告,第一時間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分診診療。


今黔論道


說實話,如果近期很快開學,作為學校管理方,確實挺難的。

一是作為國內新冠疫情的發源地武漢疫情還沒有完全消滅,各地仍有零星的復陽者,所以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安全。

二是國外輸入性疫情尚在高發期,不確定性非常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學,為了保證上課安全,上課的過程中師生必須佩戴口罩,教室裡學生座位必須拉開到最大距離,課間禁止學生聚集,等等。除了上課,還有食堂、宿舍等管控,現在飯店賓館都禁止開放堂食,可以想像學校食宿將面臨怎麼樣的嚴峻局面。

所有應急預案都是建立在沒有新冠疫情的前提下,一旦有了疫情,這些預案基本沒有什麼防護價值。畢竟校園裡只有老師們和孩子們,他們都不是防疫專業人員,而且是吃住生活人員來自方圓百里的不同人家,接觸人數是指數級的。

建議:慎重做出短期內開學的決定。要考慮國內和國外兩個傳染途徑的,開學後的安全是建立在疫情停止的基礎上。



基礎教育觀察


首先我今天我第一天上課開嘞學之後不一定是去學校,像我們就是在家裡上網課,老師提前錄製課程,我們最後上軟件之後跟著老師學習。這是一種辦法,如果要去學校的話,我覺得為了安全,我們可以呃在進教學樓前安排那種溫度服務站。能夠定時定點的為學生進行測量體溫,還有就是儘量取消大型的活動,比如晚會呀,會議呀什麼的。儘量保證學生能夠不參加密集性的集體活動,然後能夠多多的給學生傳播一些如何防疫的知識,讓學生時刻保持警惕。有的學生也許知道,但就是時常不敲警鐘,容易忘了之後放縱自己。還有就是儘量安排在外租房子的同學能夠回宿舍集體的住宿,這樣更能夠保證安全,因為外面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另外食堂的衛生監管力度應該加大,食堂的食品傳播的範圍更廣。


胡小學童


只上半天課,食堂不開放,宿舍不開放,學生戴口罩,進校測體溫2次,及時記錄,有發燒者立即隔離,憑藉相關醫院復課證明才可返校,期間控制學生流動,有序上放學,做好防疫用品的儲備,教師和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上課,同時要力求家長們的配合。希望可以幫到你,我和你一樣也在努力中!(將大班拆成小班)


隔壁老關1990


可以優先初三和高三的學生開學,畢竟中考和高考在即,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學生可以再等等,等疫情徹底穩定了再開學。

一、上課方面

為了確保初三和高三的學生上課安全,可以採取隔開就坐,將原先一個班分成三個班或者四個班進行就學。至於老師,可以安排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級的老師全部來帶課。畢竟大部分老師都是從一年級到三年級輪流代課,在教學質量方面應該沒有問題。

二、就餐方面

同樣可以採取分批次分時間段,讓學生們就餐。比如可以下了第三節課,也就是11點讓學生們去一批。下了第四節課,也就是12點讓學生們去一批。也可以安排盒飯,讓一批學生們帶回教室、宿舍去吃。

總而言之,我認為學校可以安排初三和高三的學生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前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