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抗癌博士的《此生未完成》上班族一定要一读再读

突然翻到了《此生未完成》,一直不太敢看这类讲生死的书籍,但在疫情当前,还是决定看一看。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能带走。

31岁的于娟,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名校、博士、海归,但疾病不会因为你是天之骄子,就会对你网开一面。

抛开光环,她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一个四十岁男人的妻子,两个六十岁老者的女儿,几个失学儿童的资助者,很多人的朋友。

她是翱翔的雄鹰,刚张开翅膀,就被无情地按入了土里。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此生,未完成。

她在生命的尽头,告诫世人:

“在生死的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可是,人在拥有健康的时候,是不会去珍惜的。

现在的年轻人,熬夜是常态,点外卖是常态,每天都在赶路,生怕一停下来,房贷、车贷、养娃就无以为继。

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吗?

在刚毕业的时候,我进入了报社,做夜班编辑。每天下午四点半上班,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有时候是晚上十二点,有时候是凌晨四五点。

那时候年轻,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下班后因为大脑很难立刻从紧张兴奋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就会刷剧、看书,要一直持续两三个小时。

别人起床上班的时候,我是进入睡眠的时候。

早饭是肯定不吃的,午饭也时长忽略,饿了就吃点面包喝点牛奶,顶多再炒个鸡蛋。每天只有晚饭是吃的最多最好的。

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五年。

后来坚决要放弃这份工作,是因为孩子的出生。

有了孩子,突然就惜命了。害怕生病,害怕身体不好。

于娟在生命日记里提到,整个抗癌过程是很疼、很累、很苦的,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父母、老公以及众多朋友,她很可能坚持不下来了。尤其是想到孩子那么小,再难都得坚持。

她留给儿子土豆的话是:

因为你的妈妈没有放弃,所以你的人生里,遇到珍贵的人与关键的事,都要积极争取可以失败,但是不能放弃。

很庆幸自己当初做了那个决定,离开了那样一份对身体有太多损耗的工作。

比起健康的身体,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舍弃的。

工作可以再找,钱可以再挣,但身体只有一个。

很多时候,道理都懂,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明知道熬夜不好,却还在熬着夜;

明知道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却忙到没有时间生活。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上班族,当你压力大、欲望大的时候,看看这本书,看看别人在临终时的无畏施,反思一下自己的步调,是不是走的太快太急了。

我们到底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生命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