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紅色乳孃思政微課|第三課 沙春梅——全家護兒齊上陣

紅色乳孃思政戰“疫”微課由膠東育兒所教育基地的講解員主講,一共六集。課程通過宣揚紅色乳孃群體在革命戰爭年代與黨和人民軍隊生死與共、以命相救的事蹟和“忠心向黨、大愛無疆”的精神,啟發中小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擔當。

(三)沙春梅——全家護兒齊上陣

乳孃沙春梅的故事:1942年,乳孃沙春梅和婆婆從膠東育兒所抱回了三個月大的革命後代小春蓮。當時沙春梅的家裡生活十分困難,但是隻要有一口好吃的,春蓮總是頭份。小春蓮最喜歡吃餃子,沙春梅和婆婆就挖野菜、吃粗糧,省下細糧隔三差五的給春蓮包上一頓餃子。每當看到沙春梅拌餡擀皮,小春蓮就站在鍋臺前,高興地問:“娘,要包餃子嗎?”沙春梅總是笑著說:“是啊,給你包餃子,等著啊。”沙春梅和小春蓮幾乎形影不離,冬天怕孩子冷,就摟在懷裡睡;夏天怕她熱,就整夜的給春蓮扇扇子,從來都不捨得讓春蓮哭一聲。

為了讓沙春梅能夠專心帶孩子,婆婆把所有的家務活都攬過來自己幹,還經常給春蓮講故事。在外面當兵的丈夫楊錫斌回來之後,也把春蓮當成自己的閨女看,連挑水都要抱著她。小春蓮蹣跚學步的時候,每次看到楊錫斌從門外進來,就踉踉蹌蹌地撲上去要“抱抱”,楊錫斌總是高興得直咧嘴。

春蓮4歲那年,她的親生父母派人來接她。當時小春蓮死死地抱著楊錫斌的腿撕心裂肺的喊 “我不走,我不走”,來接的人實在不忍心,就讓楊錫斌把春蓮抱回去接著養。直到6歲那年春蓮才隨著親生父母離開了沙春梅的家。春蓮走後,沙春梅十分想念她,臨終前還提起小春蓮的名字。而她的婆婆也因為思念孩子過度,哭得耳朵都聾了。就在前幾年記者採訪了丈夫楊錫斌老人,當時老人已經96歲了,當問起他老伴的名字時他都已經記不得了,但當記者提起女兒春蓮的名字,老人卻出人意料地說:“知道,我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