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在疫情期間被公司裁員的嗎,你們都怎麼做的?

飄雪141782381


我們沒有裁員,在長沙一家比較大的電商公司,2月一號就開始在家辦公,在家辦公基本上都是在摸魚,良心上過不去,所以一星期後我就來公司上辦公了。


觀心日誌


昨天,一個在公司工作十年的員工跑過來找我,說:“老闆,我本不想來找你,但是現在,連剛剛畢業一年的小孩兒的工作都比我高,我覺得不公平,你得給我漲工資!”

我說:“你找我要求漲工資的原因,是你發現比你年齡小的同事工資比你高,對麼?”

他仰著頭,有些憤憤不平地說:“對,畢竟我都在公司工作十年了,我有10年的工作經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我嘆了口氣,笑著說:“兄弟,你不是有10年的工作經驗,而是一個經驗用了10年!而且,我想告訴你的是,任何公司都一樣,只認功勞,不認苦勞!”

最近疫情來臨,公司的財務壓力也比較大,所以,我就直接把這個員工解僱了。

小夥伴們會不會覺得我這個老闆很冷酷?

我想告訴你的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冷酷的。

公司是盈利機構,不是慈善機構!

員工與老闆之間,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僱傭關係,就是很直白的合作關係。大家合作的順利,你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付給你應有的報酬,僅此而已!

為什麼這個員工在這個時刻會被解僱?

因為,這樣的員工,就是標準的企業裡的“人手”。小夥伴們可以再回看一下昨天叄行先生髮表的《你是公司的人物、人才、人手、還是人渣?請對號入座!》這篇文章,裡面已經很明白地講述了這樣的人的特點,和未來的職業發展瓶頸。


這樣的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讓幹什麼幹什麼”,有一點沒有提醒到位要讓他去做的,他都不會去做。多做哪怕一點工作,都會覺得自己是吃了大虧的。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是人才“貴”,還是人手“貴”?

很多人都會很直接的回答:人才!因為葛優說了,21世紀,人才最貴!

其實不然,在企業裡,人手比人才要貴的多。

因為人才,會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讓公司賺得更多,相比他的工資來講,人才,很便宜!

而人手創造的價值,要麼僅僅夠他的工資,要麼就是讓公司賠錢,公司還要付出辦公成本,培訓成本,福利成本,管理成本……你說哪個更貴?

所以,小夥伴們,尤其是剛步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切記這一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你做的越多,學到的就會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

不要像那個被解僱的員工一樣,一個經驗用十年,沒有功能,而只能喊苦勞。

企業需要的是人才,是創新型人才,是終身學習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自我成長,成為企業裡不可或缺的人。

只有這樣,無論在什麼時候,老闆都不會解僱你,而你,卻可以隨時解僱老闆!


說天下故事


筆者所在的國企還好,在2月10日申請復工後,通知員工輪流上班。為了保證員工不形成大量聚集,減少相互接觸的情況下,公司給出的要求只是維持企業運轉起來即可。沒有因是疫情時期,企業面臨困難而去裁員。筆者為自己的企業點贊。

在疫情期間,不管是被不被公司裁員,該怎麼做呢?筆者的想法是這樣的:

一、未被公司裁員,當好好珍惜,共克時艱。根據目前在網上看到的和了解到的,這是較多的一種情況。未被公司裁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幸事。可以說明所在的企業實力還是不錯的,還是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畢竟,不能正常開工,復工與原本的正常開工時間差耽誤了企業經營的正常運行。

作為企業,在這個時候,能和員工一道攻堅克難,沒有因經濟等原因拋下員工,也是不錯的。作為員工,也要和企業站在一起,一起來克服這個特殊時期,做好本職工作。珍惜好現有工作,對得起所拿的薪水。

同時,作為員工,更應該認識到自己所處的處境,能力如何,業務做得怎麼樣,專業前景如何,一旦出現特殊情況,例如在面臨天災人禍時,自己被辭退或被勸退等,該如何應對?在平穩時期,當居安思危,當有風險意識。筆者建議,可以從提高業務能力、增加自己能力、開拓第二副業等方面著手準備,以便不備之需。


二、被公司裁員,當樂觀面對,笑對應付。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而又面臨被裁員失去工作,收入難以得到保障,是一件悲催的事。但這種天災也是一種不可抗力,需從容面對。畢竟,人還是健康的,人還在,這也是一種幸事。

作為企業,面臨這種特殊時期,資金鍊斷裂、訂單丟失等原因而導致破產或減員的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遇到所從事的企業破產了,也無話可說了,只能在疫情結束時,重新尋找一份新工作;如果遇到所在的公司只是裁員,而自己就在擬裁員名單之中,可以考慮一下,自己是否熱愛所從事的專業,熱愛的話,可以試著和企業溝通,試著爭取一下。如果對所從事的專業感情一般的話,當樂觀面對,為疫情後另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在做準備的同時,當自我反省,去思考為何我被裁員,是能力不行,還是業務不精通,還是其它原因,以便知道原因從而加以改正。

總之,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每個人都是受害者,無論是否被公司裁員,都要心態樂觀、珍惜當下。生活不只是只有工作,還有許多美好的事需要去做。工作只是為了生活的更好,不行再換一個,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這樣想,也就釋然了。

---END---


新生追夢人


  • 通常公司或公司hr不會非要在這個特殊時期,搞這麼敏感的事情嗎?至少不會主動去做這件事情。

    俗話講,不做死就不會死,大災大疫面前,團結是最主要的,任何能挑動群眾神經的行為都能讓你粉身碎骨! 你可以設想一下,一個長微博,微信,朋友圈出現一名可憐的員工因為疫情不能正常工作,被公司辭退,這個敏感的話題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微博裡再配上點你跟員工的微信溝通截圖,無良企業,狗腿子HR,你跟你公司可能幾天內就火遍全國?到那個時候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客觀的分析這個員工是因為工作能力本身的問題被辭退的?


明理知善踐行


首先,國家和地方都有相關的明確規定,在防控疫情期間,不得因為員工被隔離或者無法復工,而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單位和員工應該共同努力,控制疫情。

第二,如果真的有單位因為經濟困難、停工停產等原因進行裁員了,也應當向工會徵求意見,通報當地勞動部門,履行相關手續,併發放相應的補償金,否則是違法的。

第三,勞動者要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也應當謹慎採用裁員的方法。畢竟疫情在前,大家應該攜手並肩。


三石成言


應邀回答:你說的裁員,可能是《勞動合同法》41條規定的經濟性裁員,這種裁員門檻很高,有數量要求,還要走工會或全體職工徵求意見的程序,之後還要向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現在這個階段,基本無法操作。有些地方勞動部門雖說是備案,但會審查的,你懂得。

如果是《勞動合同法》40條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也需要先履行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程序,協商不成,再單方解除,支付補償金。否則屬於違法解除。現階段疫情期間,如果都主張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最後解除勞動合同,也存在違法解除的風險。如果都用這一條,那員工都辭退完了,和人社部相關用工政策要求相悖。

如果是違法解除,強行解除勞動合同的,可申請仲裁,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並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職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僅要求支付經濟補償的,可主張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標準雙倍的賠償金。(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根據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無過失性辭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經濟性裁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法旅無疆北京律師


在疫情面前公司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公司一般都是年後初七上班,這次疫情導致很多企業資金鍊斷裂,導致公司破產,其實這也是能夠理解的,我們只是現在沒有工作而已,而公司是一個老闆一生打下來的“江山”,我們有時也要將心比心,公司裁員說明你的存在工作上的不足,還有就是公司沒有能力在滿足你的需求,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紅豆Mr


迴歸正題,我所在的公司目前沒有裁員。

受疫情影響,目前是企業用工荒,可能一兩個月之後,會出現裁員潮。現在有的無法復工的企業,可能已經走上了裁員這條路。



趕不出的訂單、交不上的房租、還不起的貸款、養不起的員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當前,中小企業壓力倍增。復工的企業遇上了用工荒,難以復工的企業面臨著裁員潮,這看上去矛盾的兩種現象,就這麼在同一時期發生了。



通知:假期延遲到2月2日;通知:假期延遲到2月10日;通知:假期延遲到2月17日;通知:公司沒有了,不用回來了。”這一疫情期間大家解悶兒的小段子,如今,正在成為現實。有的員工,復工當天就被裁員,有的員工還未出家門就被通知不用來了。



不過無論公司裁員與否,我們都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在這段時間去努力提升自己。即使遇到了裁員我們也要積極面對,爭取找到下個更合適的工作。大家覺得呢?


爆料大王子



夏凡876


公司因效益裁員這無可厚非,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爭取最大利益。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be000a91d631f963b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