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支一扶公基考試內容:小康社會

今天我們瞭解一下小康社會這個名詞,幫助大家理解,希望今天的整理對大家的考試有所幫助。

1.小康社會的概念

“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原意是指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確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每一個主體的生活水平相對來講是越來越好;每一個主體的自由度、權利、人權狀況才會越來越得到改善。

2.發展戰略

鄧小平同志不僅描繪了小康社會的發展藍圖,而且構想了建設小康社會的跨世紀發展戰略,即著名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1997年,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任務。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並作出具體的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3總體小康

總體小康是一個低標準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個較高標準的小康。

2000年底,我國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屬於中下收入國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國人均 GDP將超過6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總體小康只能說是剛剛跨過小康的門檻。

總體小康是一個偏重於物質消費的小康。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注重物質生活提高外,還特別注意人們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權利,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總體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國也還沒有全面達到。到2000年,我國尚有3000萬人溫飽沒有完全解決。城鎮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口雖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但尚未達到小康。

4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開始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在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已經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了堅實的步伐。黨的十七大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發展提出了五個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大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大多數人的小康。調控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需要加強和完善政府對居民收入差距的調控,主要措施有兩個:(1)分配起點的調控。包括大力加強教育;逐步打破壟斷,儘可能讓各行業公平競爭,並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調節和監督;(2)分配結果的調控: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建立稅收綜合調控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防止城鎮和農村貧困人群的大面積產生;適時開徵社會保障稅?為社會保障體系提供資金來源,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稅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勵再就業,從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對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勞動密集型企業給予積極的稅收扶持,稅收扶持還應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增強稅收的再分配調節功效,促進地區平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更多三支一扶資料,關注微信公眾號:駐馬店中公教育。

回覆“三支一扶”,即可免費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