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導讀: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眾所周知,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回望過去,總讓人感慨萬千,如今國內的各項發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也是史無前例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讓我們體會到了改革帶來的福利,從剛開始的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人人享有小康生活,這個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四川這幾個縣因為客觀原因,發展相對滯後,就被網友認為是最窮的縣。

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其中第一個地方就是壤塘縣,壤塘縣隸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大渡河上游,位於四川西北部,其地理環境也是制約發展的原因之一,全縣總人口3.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334人,全縣總面積68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之地,全年生產總值約為55971萬元,主要以農林牧業為支柱產業,工業發展較為滯後。

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第二個地方就是小金縣。該縣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轄縣,因境內小金川得名,位於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其地理位置也是制約發展的原因之一,全縣總人口約為8.2萬人,面積5582平方公里,縣城美興鎮距省會成都286公里。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經濟主要以農業發展為主,當地特產主要有小金松茸、小金貝母、藏香豬肉製品等。

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第三個地方就是普格縣。普格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約為19.8萬人,是典型的少數民族縣,有漢、彝、回、布依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3079人,漢族和彝族居多。其經濟支柱主要以農牧業為主,畜牧業、礦業、林業、旅遊業為縣四大支柱產業 。

四川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宜賓,也不在南充

第四個地方就是昭覺縣。昭覺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269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6.84萬人,其中彝族佔總人口的97.3%,主要有彝族、藏族等民族分佈,是典型的少數民族縣,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工業發展起步較晚,旅遊業也是近幾年興起的產業。

對於網友的說法,小夥伴們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呢?(本文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