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很多傑出人物都不是來自經院,而是來自民間:比如大科學家愛迪生,大哲學家史賓諾莎,還有作家高爾基莫言等等,還有一位傑出的歌詞作者也是來自民間,他就是《東方紅》這首歌曲的歌詞作者李有源先生。


一,勤奮好學,勵志的典範


李有源先生是陝西佳縣北五里張家莊人,是一位農民。

他從小愛唱歌,加之陝西是民歌的故鄉,父輩們用民歌抒發心中的感情,這讓他從小耳聞目睹,更加深了對民歌的喜愛。

所有這些,讓他的人生命定他要與歌曲聯繫在一起。

李有源出身貧苦,他和當地許多小朋友一樣,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卻無錢讀書。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李有源先生

一直到十三歲那年冬天,他到了外婆家的村莊居住,在姥姥的資助下,到村裡的冬書房唸了幾個月書。

所謂冬書房,顧名思義,即是春夏秋忙於莊稼,冬閒後念幾天書而已。

在學堂裡,他學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識了不少字,這為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可是,勤奮好學的李有源並不滿足於此。

因為李有源祖輩是佃農,靠租別人家的土地過話,為了讓莊稼長得好點,他經常去城裡掏糞餵養莊稼。

這挑糞的營生也給了他機會,接觸到正兒八百的學堂縣立高等小學。

他經常到那兒去蹭課。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李有源故居

為了取得旁聽的資格,他與學校的老師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他主動給學校挑水,掃院,篩爐灰,深得老師喜愛。

有時還給老師們喊幾聲民歌,得到老師們讚譽,都說後生可謂,這娃以後如果有機遇,前途不可限量。

在這所高等小學旁聽,讓他的文化基礎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李有源的好學精神,充滿勵志的正能量:一個奮發有為的農民面對環境的險惡,毫不退縮,直到成功突圍,而讓自己走上歌手兼詞作家之路。


二、紅軍到陝北李有源翻了身,他想唱歌感謝毛主席


李有源對舊社會非常痛恨。

有一次,他趕著一頭毛驢到山西臨縣去貶賣。走到半路遇到一個鹽警盤查,他與鹽警頂撞了幾句,鹽警便以貶賣私鹽為由,把他的驢扣下不給了。

光天化日之下哄搶,可是有理無處說,李有源對腐敗的國民完政府失望透了。

一九三六年,毛主席率領紅軍,來到陝北。

一夜間讓窮苦百姓翻了身,他們分到了土地,社會地位大大提高。

紅軍的到來,讓邊區人民普遍受益。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1940年佳縣民主政權建立以後,李有源滿懷激情編創了許多民歌、快板、小劇宣傳革命。

一年一度,到區裡會演是少不了的。

春種秋忙,一年到頭,農民們唱民歌秧歌,喜慶豐收的景象。

李有源自然是文藝宣傳的積極分子。

在村裡,他唱民歌,扭秧歌,都是一把好手。

他通過民歌反映自己的心聲,反映這個新時代。

他是張家莊的秧歌領頭,三鄉五里沒有一個不知道他的。

是毛主席給讓他獲得新生,他心裡有很多話要對毛主席說。

他有一種使命感,他要以歌唱的形把它表現出來。


三、《東方紅》的曲折創作過程


世界上任何文藝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東方紅》的創作過程也是如此。

《東方紅》的創作,李有源是受到了一個鄰村農民的啟發。

這個農民叫屈士才,也是一個扭秧歌的名家。

1942年春節到了,三鄉五里的秧歌隊,進城演出。

屈士才唱了一個秧歌,受到群眾熱捧:

“毛主席好比一盞燈,照得全家明又明。”

李有源聽了以後,頓覺眼前一亮,這歌詞挺好。

可是過後一想,又覺得這歌詞哪裡有點不對勁兒。

問題出在比喻上。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東方紅歌詞


毛主席好比一盞燈,這境界也太小了。而且一盞燈映照的範圍也不大,只能是一家一戶。

而且毛主席是讓整個邊區的老百姓翻了身的。

那麼,究竟怎麼比喻才符合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呢?

李有源百思不得一個恰當比喻。

為了寫好領袖的頌歌,李有源真是下足了功夫。

有時去井上擔水,最後還是擔著個空桶回來,遭到他家女兒的訕笑。

他一直想著這個歌詞。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這年冬天,李又源又到縣城裡去挑糞。

挑糞歸來的路上,李有源坐到路旁的一塊石頭上休息。這時,一輪紅曰正從東方升起,柔和的光線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感覺突然刺激了他想象力,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太陽昇起圖

毛主席不正是像這天上的太陽嗎?

太陽照到哪裡,哪裡都是亮堂堂一片。

接著,他又想到城裡涮寫在牆上的標語: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心情更加澎湃。

好了,歌頌領袖的歌詞從他心中噴湧而出了:

東方紅,太陽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生存,

他是人民大救星。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最初,他把這歌詞裝進晉西北民歌《芝麻調》裡,在當地傳唱開來。

兩年後,他與侄子李增正帶領幾十個村民到到延安開荒,又把它改成《移民歌》。他們路走一路唱,引起了邊區政府注意,從此名聲大噪。

後來,這歌詞經邊區音家行家作了部分改動,終於定型了。

這首歌的正式命名為《東方紅》。


四,《東方紅》的意義


《東方紅》的意義甚大,他甚至成了中國的代言詞。

中國的很多國產產品以它命名:東方紅拖拉機,東方紅火車頭,東方紅一號衛星等等。


《東方紅》名震華夏,傳播太空,民間歌詞家李有源厥功至偉

李有源故居

中國第一個人造衛星上天,也把這首歌曲帶上了天,讓這首歌曲響徹太空。

《東方紅》唱紅中國,李有源功不可沒。

李有源是中國農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