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的主力洲際導彈有哪些?擁有怎樣的戰鬥力?

秦皇見漢武


美國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是500枚民兵III型,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1.3萬公里。可以覆蓋全球的陸地國家。

海基的是三叉戟D5彈道導彈,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1.2萬公里,可以攜帶14個彈頭。

三叉戟由俄亥俄級核潛艇搭載,每艘潛艇有24枚,總共18艘潛艇。目前有四艘俄亥俄級潛艇改為巡航導彈核潛艇,剩餘14艘還是導彈核潛艇。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美國的主力洲際導彈型號不多,就2種,一種是陸地深井發射的“民兵III”,這種導彈很老了,現在看來美國也就升升級,也沒打算研製新的了;美國最重視還是 “三叉戟”,搭載在俄亥俄級上;至於其他核彈頭就靠B2、B-1B等空運了!

民兵III:

美國就不太重視陸地上的洲際彈道導彈,基本上就是有就可以了,也沒有發展公路機動性,也沒鐵路機動型,一直都是民兵III這個老型號,因此世界媒體都懶得曝光他,與俄羅斯的白楊M、薩爾馬特、中國的東風31、41等經常曝光、揣測完全不一樣。

民兵3是上世紀60年代研發,70年代裝備的核導彈,有單彈頭和分導三彈頭兩種規格,攜帶裝3個彈頭的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威力為17.5萬噸TNT當量,射程9800至13000公里,命中精度185至450米。這種導彈感覺並不穩定,1968年至1970年共進行25次試射,其中成功17次,失敗8次,這個失敗概率可是相當不可靠的!

三叉戟C4/D5

美國最重視的也是海基型戰略核導彈,目前美軍的戰略核威懾主要也來自於“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三叉戟C4/D5”潛射洲際導彈,這級潛艇一共18艘,後來與俄羅斯簽訂“削減與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削減改裝了4艘為攻擊核潛艇,目前還有14艘,每艘核潛艇可攜帶24枚潛射洲際導彈。

而“三叉戟C4/D5”最大射程為1.1萬公里,可攜帶8枚47.5萬噸TNT當量的W88核彈頭,這樣一來美國海軍在役的潛射核彈頭就有14×24×8=2688枚!這個數量連美國自己都覺得有點多了,浪費錢,目前最新的哥倫比亞級建造數量只有12艘,垂髮單元16個,攜帶的核導彈由336枚減少到192枚,美國海軍、國防部、國會均予以支持,他們認為通過科學安排潛艇的訓練、部署、維修計劃並調節潛射彈道導彈搭載核彈頭數量,可以實現戰略核潛艇能力、成本、使用靈活性之間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數量太多更新換代太心痛了!

很多人對美國洲際導彈的印象很少,因為媒體報道得少。美國的洲際導彈技術已經很成熟,更新換代少,不向我們有了東風31,還得研究東風41,俄羅斯有了白楊M,還研究更先進的薩爾馬特,因此媒體很少報道。但是從數據上看單單“三叉戟D5”一種型號的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就達到了167次,如果戰爭時期相當於打出去1300多枚核彈頭,世界上有誰能在這1300多核彈頭下生存呢?這就是美國的可怕之處,優勢但並不張揚,以免引起其他國家奮起直追!


狼煙火燎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兩方陣營為了確保擁有壓倒對方的核打擊能力,彼此之間都開始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核軍備競賽,短短的五十多年間研發和裝備了各種類型的核導彈。以美國為例,空軍推出了第一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宇宙神”、第二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大力神”、第三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民兵”,其中還額外推出了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平衛士”和公路機動發射的“侏儒”彈道導彈。美國海軍推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中程潛射彈道導彈“北極星”系列,第三代的“三叉戟”系列。美國陸軍曾經還推出過“潘興”中程彈道彈道。美國海軍陸戰隊倒是沒有推出過彈道導彈產品。

總體來看,美國陸海空三軍冷戰時期擁有的彈道導彈可謂是種類相當繁多,不過隨著冷戰結束和《中導條約》的限制,現在美國軍隊服役的洲際彈道導彈基本上就剩下下面的兩種了:

1、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

民兵III是美國陸基核打擊的主力,採用全固體燃料火箭動力方式,打擊射程達到10000-13000km,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發射方式主要採用地下發射井。其搭載能力非常強大,可以配置3枚17.5萬噸 TNT當量 MK-12型核彈頭,或者搭載3枚33.5萬噸TNT當量的MK12A型核彈頭,改進型號還可以搭載百萬噸級的熱核彈頭。

2、三叉戟II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

三叉戟II型洲際彈道導彈又稱為三叉戟D5型,屬於美國第三代潛射彈道導彈,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射程達到7000-7400km(改進型號達到10000km以上),配置8枚10萬噸當量的W-76核彈頭或者10枚47.5萬噸當量W-87型核彈頭。主要部署在美國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其他的“宇宙神”、“大力神”、“和平衛士”、“侏儒”、“北極星”系列、“潘興”等都已經相繼退役了。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美國主力的洲際導彈,現在基本是以潛射“三叉戟”為主,以其1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來攜帶,每艘可攜帶24枚,每枚有8枚W88子彈頭,每個子彈頭的當量為47.5萬噸,這樣算下來,僅“俄亥俄”就可以發射出2688枚核彈頭,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級。也許沒有那麼多,戰略上的東西總是虛虛實實,雖然打造核武器比較耗錢費事,但是保持水下核實力為主的美國,對這事不會掉以輕心。“冷戰”那麼多年,發展出這種最大射程達1.1萬公里的大殺器,可以說,只有俄羅斯可堪與之比擬,如我國,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難以與之等類比肩。有個詞比較嚇人,那便是恐怖平衡,當年建立的的核大戰陰影,至今揮之不去,有“三叉戟”為證。“三叉戟”就是美國的戰略拳頭,一旦攥緊了的話,全世界的心臟,都會跟著緊張。僅以這些“三叉戟”而言,12億噸核彈噸,什麼概念?1961年蘇聯發射的“大伊萬”就是1億噸,4000公里方圓內地動山搖!

●三位一體。海軍這麼多,空軍也不在其少,60架戰略轟炸機有B-61一類核導彈、核炸彈大約1500多枚。陸基核導彈,有第四代的“和平衛士”,10個子彈頭,每個彈頭就是50噸當量的TNT,再入大氣層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6馬赫,全球至今最快。以及此前“民兵”3,射程1.3萬公里,可攜帶3枚33萬噸當量的核彈頭,說是銷燬了不少,是否真是這樣,真是天知道。其中“和平衛士”命中精度為100米,有號世上最精確。美國自1957年發展第一代的“宇宙神”,到1958年就實現射程高達9600公里,以後發展多年,歷經四代,已非常先進。再強大的國力,也支撐不住這樣弄法,因此美蘇二國開始削減了一些,削減是削減,美國從陸地轉移到了水下,仍是換湯不換藥,現在看俄羅斯陸基移動核力量發展得好,美國不甘人後,揚言要重新發展陸基核力量,這世人的小心臟哪,突突地夥計。

●核查不準。都會藏起來,要麼化整為零,開始戰術核彈頭髮展計劃,殺傷範圍雖有縮小,但威力不小,美國總是有辦法的。玩陰功,耍花活,也是硬功夫。當年的美蘇,二國簽了削減協議,二國在地面、空中和水下,馬不停蹄查來看去,能怎麼樣呢?削減的結果,至今公開承認的,俄羅斯7300枚,美國略少一點7260多枚,看起來差了一點,其實退役的保不齊就不能用,更何況是否真正退役,誰也說不清楚。核彈頭也不只數量差個幾十枚,更要論質量,如上所舉,美國正是最好的,量大份足,又準又狠。查來看去,世上還是美國的好,當年耗費的真金白銀,可以說堆積如山,怎麼捨得一朝化為烏有呢?不是沒有了,而是更精了,不是少了,而是更狠了。口頭上說,還是打常規,以常規戰照樣打贏戰爭,那麼打不贏呢?大約最後一招還是要核訛炸。

●揮之不散。核力量,絕非吉祥之兆,和平之福,也費銀錢,弄得二國全面虛耗,支撐不住,倒下了蘇聯,美國一超獨大更狂了。國際簽署核協議,限制核武器發展,美國每要以“貓頭鷹”視人,對盟友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沒有核武和化武的國家,橫加干涉和指責,並且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破滅數國,制裁多國,被他只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世上總有一些國家在偷偷摸摸研製這玩意。美國核武庫龐大是不怕,但其兩面手法,對地區安全帶來的影響,極其惡劣,影響很壞很深遠。俄羅斯經濟不成,發展乏力,只有通過核庫來保護國家安全,而西方步步威逼,不事稍歇,美國通過龐大的常規力量,一面在戰略上全面打壓和擠壓,一面從不停止發展自己的核武裝,戰略轟炸機越造越好,戰略級核潛艇一型接著一型,給世上開了極壞的先例。


魂舞大漠


這個問題還是問美國Ill普總統吧,現在美在航母上配備無人駕施戰鬥機了,導彈別人比我們玩得早,致少有五十年差距吧!


雪鐵龍26


目前美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主要有民兵三型,多彈頭射程一萬公里以上,設在加固的地下發射井內。而海基是三叉戟型,八千到一萬公里,由戰略核潛艇俄亥俄級攜帶,每艘帶24枚,每枚IO個分導彈頭,合計240枚彈頭,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威懾力的戰略武器。另外美國還有可用戰略轟炸機攜帶的遠程核巡航導彈更是有可見的威懾力。


新視角279


美軍的洲際彈道導彈導彈,現役的。

空軍的民兵3,LGM-30。

海軍的三叉戟2-D5,UGM-133A。

陸軍暫時沒有,中導條約廢除之後,不曉得能不能搞一個型號出來。

四等人沒有……


吃甜筒的樹懶


民兵,愛國者,戰斧!我估計還有別的咱們不知道的!


卟哋檤菂笑了


美國的主力洲際導彈是民兵射程一萬二千公里,分導式多彈頭


十八星座


民兵,三叉戟,戰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