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從古至今,公務員向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附的職業,即便是在當今社會,公務員的各項福利:五險一金,朝九晚五以及雙休等工作福利,依舊令旁人羨慕不已。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古代的高級公務員,看看他們上班的日常狀態是什麼樣的。其中,古代高級官員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上早朝。

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按照當下的計時方法來算的話,那就是早上剛剛亮的五點鐘,此時的他們就要在議政大殿門前恭候著,準備著和皇帝一起開早會,然後才能回到自己的衙門中,操辦自己崗位上的事務。

但是每個朝代,皇帝和官員議政的方式有都有些不同。比如秦漢時期,皇帝和官員們議政時,那都是席地而坐的。比如《後漢書·戴憑傳》:"建武中正旦朝賀,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憑逐重坐五十餘席。"

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這從中反映出,當時朝堂上的確流行著席地而坐的風習,所以在上朝入殿之前,都要先脫下鞋子才能進入。到了隋唐時期朝中重臣上朝,也是會有坐的位置。而到了宋朝時期,當朝宰相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重,便自願撤去坐席,站著跟皇帝商討政務,於是後面的官員在上朝時也就跟著一起站起來。

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才得以黃袍加身坐上皇位的。處於鞏固政權的目的,以免歷史在他的身上重演,也為了進一步集中中央政權,宋朝在朝野上下都十分重視儒家經典《春秋》。並隨之產生了以朱熹以及程氏二兄弟為首的儒家代表人物。所以,宋太祖在一次朝會當中,一下撤走了所有大臣的椅子,整個早朝中只有皇帝可以坐著,其他文物大臣都是站立著聽候命令。這一狀態到了明清時期變的更為徹底,朝野上下所有大臣都是跪著議政,而皇權也在此時走向了權力集中的歷史巔峰。

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是農民出身,所以極為在意旁人對他的看法,為了彰顯自己的無上權威,他在開早朝時便讓下面的大臣,都跪著和他商討國事。如此一來,也就更加進一步的凸顯出皇權的無上地位。從此,大臣在朝中的姿態,也進一步表明了其地位的持續下滑,並從側面反映出封建王朝的滅亡過程。

古代上朝時,唐朝是坐,宋朝是站,清朝是跪!這是文明的倒退嗎?

在封建社會中,無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中重臣,還是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他們的生活在那個皇權不容挑戰的年代裡,都開始變得謹小慎微起來。但現代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是通過古代文明不斷升級改良而得來的,所以從這一點,我們要由衷的感謝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並祝祖國繁榮昌盛,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