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祕: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斯里蘭卡小妞,蘭卡華文第一自媒體)


為阻斷新冠病毒的蔓延,週三斯里蘭卡衛生部正式啟用首個用於集中隔離入境旅客的檢疫中心,將對來自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的旅客採取集中隔離觀察14天的措施。

這個隔離觀察中心是位於科倫坡北部瓦特勒地區的Hendala醫院。

它擁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西方殖民者在斯里蘭卡建造的第一家醫院、亞洲第一家麻風病醫院、世界上仍在經營的最古老的醫院之一。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Hendala醫院始建於1708年荷蘭殖民時期

斯里蘭卡政府最終選擇這座醫院作為隔離檢疫中心,我想Hendala醫院有三個優勢:

  • 位於科倫坡市郊,距離主幹道不遠,交通運輸便利,這對轉移旅客創造了便利條件。
  • 周圍多是宗教場所、醫院、軍隊設施,非人口稠密地區,但又有滿足日常生活的基本設施。
  • 三百多年來一直作為斯里蘭卡收治麻風病病人的醫院,具備基本的醫療隔離條件和經驗。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關於這座醫院的資料介紹不是很多,但是通過幾年前媒體對這裡病人的採訪的隻言片語,你可以感受到,這座醫院曾經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恐怖之地”,而現在卻變成了充滿愛和尊重的“敬老者之家”。

雖然各方面條件看上去合情合理,不過在官方宣佈這裡將成為首個新冠隔離中心之後,遭到了當地村民的集會反對。




讓 人 聞 風 喪 膽 的 “麻 風 病 院”


麻風病,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現在更多的存在於小說和電影之中,比如百年孤獨、花漾等。現在這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越來越罕見,而且通過現代的醫學療法,麻風病已經可以治癒。

不過在歷史上,麻風病是極為可怕的,因為它會導致

患者面目殘缺或者肢體殘疾,所以人們的對麻風病有很多誤解,它被稱作"死亡前的死亡",長期以來一直揹負著負面的社會標籤。

過去,麻風病人受到家人、社會乃至醫務人員的偏見、羞辱、歧視,曾出現過武裝圍捕、集體處決麻風病人的恐怖事例。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在缺乏醫療條件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健康的人被傳染,強制隔離成為很多國家最常用、最有效的辦法

。所以,世界各地建立的很多收治麻風病病人的醫院,而Hendala麻風病醫院便是其一。

Hendala麻風病醫院建成於1708年。

有一種說法是,一名患有麻風病的荷蘭船長選擇在凱勒尼河與漢密爾頓運河交匯的灌木叢中秘密定居。還有一種說法是,荷蘭派遣了一位醫生到斯里蘭卡對麻風病人進行排查,確診的患者被送到凱勒尼河另一側叢林的帳篷裡隔離。

到了1701年,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助下,荷蘭總督Hendrick Becker花費了七年時間,把這裡進行擴建成大型醫院,用於收治更多的麻風病人。

1901年時,英國殖民者通過“第4號麻瘋病患者條例”,麻風病人必須進行隔離。除了Hendala麻風病醫院外,1920年又在東部拜蒂克洛的Mantheevu島上建立了另一座收治麻風病病人醫院,而這座醫院衛生部也曾研究過用來隔離觀察入境旅客。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出生於1928年的Edward de Alwis,在他14歲那年被到學校探訪的公共衛生官員發現患有麻風病,之後便從家人身邊帶走,鎖在牛車上送到Hendala醫院進行隔離。

他回憶說:“這裡有五個檢查站,由十二名高度警惕的警衛維持秩序,不許病人越雷池一步,想逃跑比登天還難。那時的Hendala更像是一座監獄,而不是一座醫院。”

當時醫院共收治了900多名患者,其中有20名兒童。De Alwis表示,他最初被周圍病人的樣貌嚇壞了,睡覺時也不敢閉上眼睛,那時候他只想回家。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這座與世隔絕的麻風病醫院,根據病人的需要先後成立了學校、郵局、法院和監獄,還有為不同宗教信仰的病人建立的各種禱告禮拜場所,儼然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型“社會”。

“我們要一直待到死去,對於這種疾病,外人會感到非常恐懼”,59歲的Abdul Hassaan說道。

Hendala大多數患者都有著相同的經歷。在被診斷出患有麻風病後,他們被家人拋棄,由於當時沒有特效藥,不得不在醫院接受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隔離治療。

現如今他們早已經完全治癒,但是疾病給他們帶來終身殘疾或者後遺症,長期的與社會脫離,也讓他們難以返回正常的生活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曾經的麻風病人:“我們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2020,這座百年醫院又被賦予了新使命


1948年氨苯口推出讓麻風病不再是不治之症,1982年世衛組織使用綜合藥物治療MDT讓麻風病已經能夠痊癒。斯里蘭卡在1995年正式消滅麻風病,讓麻風病發病率降到萬分之一。

九十年代初,斯里蘭卡向社會大規模宣傳科普麻風病,麻風病患者也得到了社會接納。“Hendala的患者可以隨時離開,但是他們很少這樣做,因為他們沒有家可回”,已經退休的醫生Marina Joy Sabanathan說道。

De Alwis已經在醫院度過了70多年,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已經離世,因為身患令人恐懼的疾病,所以他的侄女和侄子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病癒後的患者在Hendala開始全新生活

有的人成為木匠,有的人成為園丁,有的人成為裁縫,有的人成為鞋匠,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收入。

醫院也為病人開辦紡織或者農業種植培訓,還幫助病人組成樂隊。

Sabanathan說:“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雖然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活動也越來也不方便,但是他們仍彼此關愛,相互鼓勵,在Hendala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地方,用堅強的態度生活著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病房中簡單的生活設施

De Alwis說:“我們現在很好,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幸福的住在Hendala。每個人都從疾病的痛苦中走出來,對新的生活充滿希望。”

“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在Hendala醫院受到了更多的愛和尊重。”Neelawathi談論他們的生活時說道。

在是Hendala醫院工作了20多年的護士Neelaveni表示,“我現在46歲,一直在這裡工作,這裡的每個人都如同我的家人一樣。每天除了給他們吃藥,就是在病房裡與他們聊天說笑。”

這裡的花園修建整齊,地板擦得一塵不染,院子裡有很多貓和狗徘徊,老人們過著普通卻快樂的日子。現在的Hendala與斯里蘭卡其他醫院完全不同,更像是一個“敬老者之家”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幫忙照顧老人的志願者

截止到2019年,Hendala麻風病醫院的四個病房內還居住著28名康復者,由3名醫生和40多位工作人員共同照顧,而Mantheevu島麻風病醫院還有最後1人在接受護理。

曾經龐大的醫院已經從32英畝縮減到7.5英畝,一些建築已經開始破敗。這裡有著一些老古董,據說這裡保存著斯里蘭卡的第一臺洗衣機,是1934年由英國製造的。

2015年Hendala被宣佈成為歷史古蹟,衛生部也曾想將它改成醫院博物館。不過一切都要等到生活在這裡的老人離開人世,醫院才能永久關閉。

沒想到,為了保護小島居民的健康,阻止新的病毒擴散,這座三百多年的醫院又被賦予新的使命。


▼歡迎留下評論,同時也別忘了點擊文末右下角的“在看”,為斯里蘭卡加油,為中國加油。




深度揭秘:斯里蘭卡首座新冠隔離中心什麼來頭?曾經“恐怖之地”

小妞是誰?資深島民,一個辭職回斯里蘭卡當土著的理想主義girl。

出版6本書,10家網站簽約作者。基本包攬市面上的蘭卡指南,作品包括:《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翻譯作品《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小地球聯盟斯里蘭卡領主。受邀入駐搜狐自媒體、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天天快報等,《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參與旅遊衛視、東南衛視節目拍攝。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