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山西省和山西人印象如何?

用戶8436901274079


我祖上山西的,父母都是,當年走西口來的內蒙,所以每次去山西都感覺特別親切,人精明,也厚道,很勤勞,也節儉,每次去山西都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是二十多年前,在單位上班的時候,有倆個山西人卻很不好相處,我因為他們是老鄉,對他們也很友好,他們卻不知道為了什麼,莫名其妙對我有敵意,有時候故意找茬,後來實在忍無可忍,把其中一個揍了一頓,從此可以和平相處了。


秋風吹過曠野


對山西省的瞭解簡直是太深了,因為我是在山西省晉東南地區插隊和工作過的北京知識青年,可以這樣說山西幾乎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們把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留給了山西,六九年一月初離開北京前往山西省插隊,九十年代初回到故鄉北京,在山西生活了二十多年,對山西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山西的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從北到南到處都是八路軍的根據地,山西全省人民用山西省貧瘠的土地養活了幾十萬八路軍戰士,八路軍總部以山西為重點線外發展成立了包括山東河北河南內蒙的大片的革命根據地,為以後的抗日戰爭勝利典定了基礎。太行山成了抗日戰爭我軍後方的代名詞。為了抗日戰爭勝利山西省人民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山西全省人民為抗日戰爭也犧牲了很多烈士,劉胡蘭烈士就是一個代表。解放後,山西省為全國各地提供了優質的煤炭產品,黃河以南地區有哪一個地方沒有用過山西省生產的煤炭產品的。現在由於改善空氣環境,國家減少了山西煤炭企業生產的產量,在這轉型期間山西省的經濟發展受影響很大,我相信山西人民會渡過難關好起來的。雖然離開了山西二十多年了,但一直都沒有忘掉山西和山西的朋友們,山西人給我的印象很好,希望山西人民生活會越來越好。


老孟3841


我是北京人,父母親是上海人,我談談我對山西人的印象。我去過平遙,晉中,太原,大同,娘子關,也包括呼和浩特,集寧,為什麼一開始我也挺懵,後來聽說走西口才明白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有那麼多山西人或山西人的後代。我的感覺只是走馬觀花非常表面的膚淺的。與山西人打交道感覺山西人內心是有很強的傳統觀念的,這種表述不太嚴謹,就是他們待人處事有一種內在約束的東西,比較講規矩,不突破底線,這是他們的優點。山西人大部分很豪爽,風風火火的,不膩歪,做事情說幹就幹不拖沓,急性子。山西人做生意比較粗狂,做的成做不成也不特別的上勁,隨緣。山西人也挺熱情,不分生熟,舉手之勞是常有的,山西人喜歡與他人嘮嗑,不閉塞,挺開放。這就是我的膚淺認識不知貼不貼,歡迎指正。總的來說我對山西人的印象是挺好的。


話癆錢未名


我是遼寧人。我先說一下對山西的印象。山西地處華北,有名山大川,有盆地高原,是一個物產豐富,風水自然的地方。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全國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和多處5A級景區。

山西的歷史故事最多也最悠久,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以及楊家將、走西口等都體現出山西文化的光輝燦爛。

山西的語言特別,自成體系;山西的民居特殊,窯洞文化。山西的飲食有特色,別具風味;山西的文藝有特點,高亢抒情。我很喜歡山西的晉劇,也愛聽蒲劇、北路幫子、上黨幫子,以及二人臺、小花戲、山曲、道情等。篇幅有限,不多表述。

山西近代曾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可謂富可敵國,但是山西現代發展較為落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既沒有享受到沿海的優惠政策,又沒有享受到大西北的優惠政策,靠自身的發展,沒有優勢,落在了全國的後面。

近年來,隨著高鐵高速還有航空的發展,山西改變了交通落後的局面,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山西旅遊業搞的比較好,近年來遊客倍增。另外山西還有能源優勢,地緣優勢、晉商傳統優勢和紅色傳統優勢等,這些都在改變著山西的落後面貌,山西逐漸在向好發展。我對山西充滿信心和希望。

以上是我對山西的印象,接下來說一下對山西人的印象。

山西人第一是樸實。骨子裡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品格。他們對人誠懇,忠厚老實,樂於助人,勇於奉獻。

二是山西人聰明。執政有綱,經商有道 。像李唐,喬家等歷史上優秀人物數不勝數。

三是山西人能吃苦。古有愚公精神,今有大寨精神,世世代代傳承著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敢於拼搏,敢於勝利的精神。

四是山西人義氣。可能受堯舜文化、關帝文化、尋根文化、晉商文化等山西特色文化的影響,山西人講義氣,重交情,做事準誠,講究規則。

山西人還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一時說不全面,就先寫這些吧。總之我對山西人的印象非常好,願意結交山西的朋友。


歸連


小時候巷子裡的鄰居就是山西人,大家給起的外號叫“九毛九”,我幾乎每天都去他們家裡玩所以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風格都有很深的瞭解。在哪個年代家家都是吃計劃糧的,相比之下他們家非常節儉,每頓飯都是清湯寡水,常見的就是幹饅頭就著鹽拌的韭菜。家裡父親是個事業單位會計,母親家庭婦女供養數個兒女。母親出門回來總是撿一堆(廢品)破爛,他家堆得最多是冰棍棒,房前屋後儲滿了廢品。全家人穿衣很樸素(真應了那句話當:南京路上好八連一雙襪子穿九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孩子們也很低調嚴謹認真,家教也很嚴。隨著時間歲月的遷移真是應了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幾個孩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還有一個山西籍貫的哥們是我這麼多年接觸時間最長最要好最瞭解的朋友,不論身居何職沒有一點身架,吃苦精神很強脾氣很好。樂於幫人毫不惜力最後做到大型地產公司老總還身體力行幫朋友去搬家。飲食從不挑剔講究,就是請局長吃飯也愛推薦拉去吃臊子餄絡,所以和他相處很輕鬆自然不用拐彎摸角。自然而然朋友遍天下生意風生水起,跟他在一起是認不完的朋友談不完的生意,我心裡常想“晉商”原來是這樣造就的!

這只是兩個身邊代表性的事例,經過多年遇到的山西人和數次去山西旅遊,總結山西人身上這幾個共同點:生活節儉,踏實肯幹,吃苦耐勞,精明透頂!


陽光綠地空氣友誼


山西與我們陝西一河相隔,相互交往比較密切。

小時候看到山西人做小生意,很能吃苦。自行車販糧食一次二三百斤,有的趕著毛驢車,脖子上圍個綠頭巾,肩膀上拉一根繩子,和毛驢同時用力,人都比較實在。

經常聽村裡年齡大的人,說山西義士多,如果遇到困難一般都會有人出面幫助你擺平。

有一次親身經歷,我想看看河那邊是什麼樣子,一個人從黃河橫游到對岸,覺的有點累。就順著河邊走,看到在蓖麻地幹活的老人,打了個招呼,老人聽我口音就問我是怎麼過來的。並告訴我來時的地方叫老涯底,那裡水最深最寬。並給我指明瞭回去的線路,果然省力,就二三十米需要遊,基本上都是走過來的。感謝老人家的幫助,這麼多年過去了,想起來還是感激不盡。

和山西人共事,韓城市龍門鎮的人,都能講很多故事。


用戶老陝50626243979


山西不是一個小地方,所以讓我一個陝西人說道山西省和山西人,就有妄言之嫌了。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俗話也說了,十里九不同,就從自己去過的地方淺聊一下山西印象吧:

第一次去山西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記得當時去延安,回來順道去壺口瀑布參觀,車未下完坡就能聽見隆隆黃河水聲;漸行淺近,蜿蜒曲折的黃河河道已能看見,經鐵橋(當時橋面立個“危橋”牌子)入山西境,然後前往壺口瀑布觀景區。河道寬廣,亦如川道,對面是家鄉陝西,腳下是鄰省山西,晉陝一河隔、一家親,心裡韻味大不小同;當晚住在了河邊的黃河酒店,第二天早上走呂梁山經吉縣,然後由河津龍門回陝。沿途在山西境內車暫停數次,用餐,也轉悠了一下,感覺當地老鄉習俗、口音語調等和陝北接近(至少我能聽懂他們的話),待人熱情、客氣,沒有生疏感。印象深刻的當屬河津與韓城都有“龍門鎮”,當時正好同步發行《鯉魚跳龍門》郵票。

第二次專程去山西旅遊,高速直達平遙古城,住在舊縣衙附近的小旅館,睡的土炕;這和陝北沒多大區別。也看了縣老爺升堂問案表演,用的是純正純樸的山西腔調。平遙也有城牆,雖然規模氣勢無法與西安明城牆庇美,但是也算特色鮮明,值得觀賞。平遙賣的最多的當屬牛肉乾和漆器首飾盒了。唯讓人耿耿於懷的是導遊忽悠大家去聽一個傳說從新加坡歸來的和尚講經,騙人捐錢,非常不厚道。

回來時也去綿山和喬家大院參觀,感覺非常好,遊客也特別多,匆匆去,急急回,如此而已!





星151226


怎麼說呢?08年,09年,10年我買了半掛跑陝西神木拉煤,經過山西盂縣,陽泉,陽曲,忻州,靜樂,嵐縣,興縣,白天是百姓在路上要錢,十塊八塊的,到晚上就是黑世界了,要小錢的都睡了,然後就是劫道的世界了,然後是碰瓷的,這是我經過山西的狀況,唉!我跑了七八年陝西神木拉煤,經過山西全境,能拍電影了,治安真亂,你說河北,山東那個車跑神木拉煤,經過山西沒有捱過劫道的,碰瓷的,唉!難聽話,就不說了,跑了幾年神木,算是出門了,真傷心💔


開發區一級抬槓員


前年朋友介紹去山西古縣煤礦,幹了兩個月設備改造,初去山西心情激動萬分,山西是我上祖生活過的地方,大槐樹有幾億紅心對它的掛念,車走高速進入山西上山下山,路況一流,大慨5個小時到了古縣xxx煤礦,一個山溝溝裡的新礦,聽說效益還挺好的,工作餐是公司三管,有時候買個菸酒之類會走出廠區,去不遠的小賣店,人熱情,說話感覺親切但又不全懂,購買花生米,火煺,魚罐頭,水餃,零食之類,

幹了一段時間熟悉了,店主問我要蜂蜜嗎?土蜂蜜2斤一瓶,120元2斤,我們不想讓店家尷尬說走的時候提前過來拿蜂蜜,臨走時我們買了6瓶,最遺憾的事是,在廠區門口有通往洪洞大槐樹的汽車,離洪洞12元的客車裡程,因工期緊,缺沒能登上汽車,兩個月下來,瞭解了山西一點,也解了陝西一部分,人都是那麼的樸實,不講究吃穿,幹活沒的說,和我心目中的山西人是一樣的,發兩張在礦上拍的圖片,謝謝你的關注!






看了大家的評價,對我們山西人的評價多半還是持肯定態度的。不過我想說說我對我們山西人的看法。

山西人不願離開家這是人所共知的。山西人戀家、不忘本,但也是由於自身侷限所致。我心裡對包括我在內的山西人多少有點看不起的感覺。

山西人厚道,但並不團結。可能因為沒有離開家鄉沒有團結的緊迫感的緣固吧?山西人內鬥現象著實很普遍。

山西人持家,置辦固定資產為第一,能省吃儉用。這一點很多外人看不起,但說實話做任何事都有它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沒有閻老西的節儉又怎麼能置辦下抗戰前的西北實業公司。要知道這個企業為山西的軍隊提供了優良而充足的武器。它的功勞誰也不可抹滅。

山西人土,土的掉渣,這話一點不假,因為山西人資源貧乏。過去社會每遇災年就得俄死好多人,從這方面想,摳門也就可以理解了。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但許多山西人還是轉不過彎來。一味的摳也確實不行。

山西人很聰明,但也因為太過保守而丟失機遇,這也是現在山西名人很少的原因。

坐井觀天,也不知說的對不對,望廣大朋友提出批評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