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歷史上的惠民工程——廣濟渠,惠澤陝州百姓長達1300年

現在三門峽知道廣濟渠(利人渠、金線渠)的人很少,但是市區的人肯定都知道橫渠、盧家渠、師家渠、田家渠、劉家渠和梁家渠這幾個城中村,而這幾個村名的來源正是廣濟渠。

歷史上該渠在隋朝初建時叫利人渠,入唐以後重建改名為廣濟渠,又因僅寬約一尺,綿延三十里,細長如線,民間俗稱金線渠。

陝縣最早建於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但是陝城(今陝州公園)卻始建於西漢景帝年間,並於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擴建,其後該城歷代皆為陝縣及陝州治所,直至建國後拆除。

三門峽歷史上的惠民工程——廣濟渠,惠澤陝州百姓長達1300年

自西漢陝城建立後,城市周圍雖有黃河及槖水(今青龍澗河)作為水源,但因為黃河水深崖高、槖水又距離較遠,故城市生活用水一般為鑿井汲取。陝城地處兩京之間,官員、商賈來往頻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首設陝州。陝州城隨著地位的提高,人口急劇增加,導致地下水資源逐漸枯竭,“鑿井深數仞而不及泉,或雖得之,卒多苦鹵,居民皆遠汲於郭外。”(《直隸陝州志》)

為了解決陝州城居民的飲水問題,隋朝統一之後,隋文帝於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命邳國公蘇威主持修建陝州城的引水工程。“北利人渠,隋開皇六年,文帝遣邳國公蘇威引橐水西北入城,百姓賴其利,故以為名。”(《元和郡縣圖志》)蘇威實地勘察當地的地形、河流之後,決定從地勢較高的交口村取槖水築渠,利用地勢的差別讓渠水自流進入陝州城,以解決陝州城的用水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一條長約15公里的長渠建成,渠水自東城牆進入陝州城內,繞行後經南城牆流出,注入槖水。城內百姓歡欣鼓舞,城外沿線的良田也有了灌溉保障,全城因之得利,故將該渠命名為“利人渠”。

三門峽歷史上的惠民工程——廣濟渠,惠澤陝州百姓長達1300年

隋末天下大亂,利人渠遭到破壞,陝州城再陷水荒。唐朝建立後,重修利人渠逐漸被擺上議事日程。“廣濟渠,武德元年,陝東道大行臺金部郎中長孫操所開,引水入城,以代井汲。”(《新唐書·志·地理二》)

長孫操考察幾近廢棄的利人渠之後,決定將其規模擴大,以增加水量。他組織百姓在槖水上游交口村築起石壩,將水源加高,然後繞崖跨溝,將渠水蜿蜒引至陝州城。因為長孫操所修的新渠比利人渠水量更大,所以被稱為“廣濟渠”,其首尾地勢差別達到七八十米。

因為長孫操的傑出貢獻,唐太宗李世民後來還將女兒新城公主嫁給了長孫操的兒子長孫詮,使其名貴一時。陝州百姓感念長孫操的功勞,至宋代李昭遘任陝州知州時,開始為其立祠紀念。“城中舊無井,唐武德中,刺史長孫操始疏廣濟渠水入城,眾賴其利。昭遘至,立廟祠之。”(《宋史·列傳第二十四·李昉傳附李昭遘傳》)

三門峽歷史上的惠民工程——廣濟渠,惠澤陝州百姓長達1300年

廣濟渠此後在金、明、清各代多次淤塞又多次重修,直到民國初年廢棄,從隋朝利人渠開始算起,該渠為陝州百姓恩澤長達1300年。

據《新唐書·志·地理二》記載:陝州“有南、北利人渠,南渠,貞觀十一年太宗東幸,使武候將軍丘行恭開。”北利人渠為廣濟渠的前身,而南利人渠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南利人渠,東南自硤石界流入,與北渠同時疏導”。所以南北二渠應該是同時所建,但因為南渠從硤石縣取水,路線較遠,故而在後來失修廢棄。

參考資料:劉青《神秘消失的廣濟渠》;

程森《清代豫西水資源環境與城市水利功能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