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人類有一個惡劣卻又至關重要的惡臭屬性,那就是“在對比中產生幸福感,或者爆炸”。

這個特性會隨著人的慾望瘋狂膨脹。一旦它得不到滿足,隨之而來的賢者時間就會毀掉一切繁殖的慾望。通俗一點說即“貧窮是最好的避孕藥”。當然,滿足這句話有單獨設置的硬性條件,那就是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人與人在對比過程中能夠產生足夠多樣,足夠巨大的差異性。

不論出身,不論階層,不論年齡大小,不論容貌美醜,人類都是無時無刻在對身邊的一切進行著比較的。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小時候聽自己的父母說過“別人家的孩子XXX如何如何”這種話,我也相信大部分的人在自己小時候都質疑過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你不是XXX”,然後被惱羞成怒的父母換來一陣打罵。


“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事實上,多數時候那都是一種輪迴。你信不信,當你有了孩子的時候,如果你的孩子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你不是XXX”,你的處理方式絕對會借鑑當年你爸媽對你的處理方式。這就是人的惡臭屬性“在對比中產生幸福感,或者爆炸”。

再說一個有趣的現象。年關來臨,在大城市打(被)拼(虐)了一年的你,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家裡,躲過事兒逼領導的轟炸,弱智同事的騷擾和腦殘客戶五彩斑斕違反正常人類眼光的鬼畜要求,妄圖享受心靈寧靜的時候。總會有七大姑八大姨突然出現,把一切歲月靜好用最質樸的語言砸得稀爛。

“有對象了嗎?工資多少啊?過年放幾天假啊?工作累不累啊?回來帶了點兒啥啊?”

你以為他們只是隨口問問?並非如此啊朋友。事實上能讓他們滿足的並不是你真的感情美滿,工作順利,做五休二,有車有房。而是聽到你過得不好,他們就舒心了


“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為什麼?比一比唄!

當他們發現你這個新生代祖國花朵完全體過得遠遠不如他們的孩子的時候,那幸福感,爆開好嗎!那種爽感,簡直就是在盛夏跑完三公里猛嘬一口超大杯多冰全糖的三拼奶茶一樣。

每一個世代有每一個世代

的特點,但共性是,時間跨度超甚至不用超過十年,就會產生許多很魔幻的差異。比如身為九零後的我難以理解很多六零後七零後和他們眼中的“臭老九”鬥智鬥勇的故事為什麼那麼令他們快樂,也難以理解零零後壹零後能用四根手指玩手機端的fps遊戲這種天人操作。對不起,我只是一個真實的弱逼九零後,現在連德萊文的斧子都接不住。

本質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隔代尊重。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擅長於“用自己的幸福砸爛他人的幸福,然後獲得雙倍的幸福“,極其惡臭。


“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全國人民集體宅家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看起來喪盡天良,讓人三觀盡毀的故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都沒落下。隨便去挑一件上了新聞的奇葩事,都能讓人快慰很久。畢竟,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別人的難堪是真的快樂。也有專業人士管這種屬性叫做“八卦”。

從前中國人的追求很單純“老婆(換成“對象”在這裡適用性比較廣泛)孩子熱炕頭”,這是一個從A到B,從B到C的過程。有了老婆生小孩,生了小孩好好顧家,生活完滿,一輩子結束。

但是現在不同了。時代變了,大人。

人們的追求開始變得複雜,而且有趣的是這些追求大部分是被動的。

別人家的孩子去澳洲留學了,我要努力賺錢。

別人的對象外貌極佳,名校畢業,大方得體,我要努力賺錢。

別人的老婆買了新的LV,我要努力賺錢。

別人開的車是XXX,別人用的化妝品是XXX,我要努力賺錢。

我們不難發現,當代人的追求真的很複雜,很多樣,很被動。天吶,你可真是個有追求的人呢!

但是沒幾個人有空停下來思考“我TM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可笑”的問題,甚至還會收到一句“沒錢你說個勾八?”的靈魂重錘。

“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這個問題現在有標準答案了,“tan90°“。


“深度”解析人口問題:從A到B?大人,時代變了

九成五零後,六零後培養後代的方式是,生下來,給他娶老婆,生個兒子,這輩子值了。這叫從A到B,從B到C......

七成七零後,八零後培養後代的方式是,生下來,告訴他爸媽都是為了你好,然後讓他原地上天。這叫從A到π......

五成九零後培養後代的方式是,生個屁......這叫把字母表撕了,然後掏出生育率核算表,在最後一欄填上1.05了事。

不知道過幾年零零後開始培養後代,又會選擇怎樣的方式方法來與時代鬥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