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24節氣,現在中國那麼大是不是有不同的解釋?

一條輝1981


首先回答問題,地理位置的不同,氣候溫度變化有很大的差異,節氣的表徵當然是有不同的。

節氣是對一年四季物候變化的描述,在古代是有一系列地氣、天象變化為依據的。

古代的物候參照系,當然是中原腹地,河洛之間。

主要用於農業生產的時間指導。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對農業生產春種秋收意義重大。廣泛流傳於農民的生產實踐中,關係著各種農作物生產時節的準確把握。

從下圖可以很明白的看到,二十四節氣是用了24個節點描述地球和太陽的位置關係,描述地球週日運動的進程。

所以考察的是地球整體。在時間節點上各地是共同的。

我國古代曆法制定節氣的時間節點是整個地日運行體系,而節氣的物候參照是河洛氣候變化。

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週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髮育節律,這種現象稱為物候現象,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肯定會有地區性差異。

不同的植物對物候要求不同,瞭解了物候就知道了種植怎樣的植物,採取什麼樣的農業手段可以獲得最大利益。 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意義有一下幾點:

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

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

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研究物候現象與環境條件(主要是氣候)年週期變化間相互關係的科學,是氣候學、農業氣象學和生態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物候現象包括:①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結實、葉變色、落葉等;②候鳥、昆蟲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③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3000年前中國已出現物候歷《夏小正》。《詩經》中“豳風·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六月莎雞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後《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等書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內容。《逸周書·時訓解》所載七十二候,是物候歷編制的一個進步,至北魏,被載入國家曆法。元代王楨製成“授時指掌活法之圖”。

物候學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動物的季節性現象同環境的週期性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它主要通過觀測和記錄一年中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遷徙繁殖和環境的變化等,比較其時空分佈的差異,探索動植物發育和活動過程的週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係,進而瞭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它是介於生物學和氣象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環境對動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影響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但是,用儀器只能記錄當時的環境條件的某些個別因素,而物候現象卻是過去和現在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反映。因此,物候現象可以作為環境因素影響的指標,也可以用來評價環境因素對於動植物影響的總體效果。

中國最早的物候記載,見於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詩經·幽風·七月》,其後的《夏小正》、《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和《札記·月令》等,則已經按月記載全年的物候歷了。而《逸周書·時訓解》更把全年分為七十二候,記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為更加完善的物候歷,北魏時曾附屬於曆書。

在西漢,著名的農學著作《汜勝之書》有以物候為指標來確定耕種時期的記載,如“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至南末,浙江金華(婺州)人呂祖謙記載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華的物候,有臘梅、桃、李、梅、杏、紫荊、海棠、蘭、竹、豆蓼、芙蓉、蓮、菊、蜀葵和萱草等24種植物開花結果的日期,春鶯初到和秋蟲初鳴的時間,是世界上最早的實際觀測的物候記錄。

二十四節氣反映的是太陽的週年視運動,只與陽曆有關係。

有人誤認為二十四節氣與陰曆有關。其實,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它根據太陽在黃道(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也就是太陽週年運動的路線)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氣候演變的次序,將全年劃分為24個段落,每段相隔約半個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個節氣。每月月首者稱“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節氣;在月中者稱“中氣”,包括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氣。二十四節氣就是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的總稱。在全年24個節氣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稱二分二至。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因而純屬陽曆,只是形式上不同於通常所說的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週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我國干支歷二十四節氣開始的日期,與國際通用的公曆基乎一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也正是因為干支歷和公曆一樣,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繞太陽公轉一週作為依據。干支歷是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干支紀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它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干支歷與地球環繞太陽的週期運動有關,其年月日全由太陽視運動決定,與太陰月相無關。但它又與通常的陽曆(如公曆)不同,後者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所以它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曆。自古迄今,干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古人根據天地運行規律來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並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

一年四季由“四立”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和到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又根據天氣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對應節氣中最重要的“八節”。如果八節中再選重點,則是夏至和冬至這“二至”。冬至時太陽到達最南方,而夏至剛好相反,太陽到達最北方,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蜃海樓


自古以來,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們對大自然的探究就沒有停止過。早在春秋時期,古代的學者們根據人們的勞動作息的規律,就總結出來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個節氣。然後經過不斷的對大自然的探索,根據對自然的感悟,把四大節氣不斷的完善,到秦漢時期才終於總結出來了二十四節氣。

春季六大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季六大節氣: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六大節氣: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六大節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這二十四節氣裡,每一個節氣無一不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古時候,歷朝歷代的君王們,都會在重要的節氣時間裡祭拜天地,這代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而在民間,也有不少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傳說故事。從前,有一個紈絝子弟,家中比較富食。可這紈絝子弟不知節省,也不好好種地作物,成天就只喝酒玩樂,坐吃山空,把父親留下來的產業都吃光了。到後來沒有辦法就只好向朋友借,時間長了,朋友們都不願意理他了。他只好向他的舅舅借衣服去當,但是沒過多久就把舅舅僅有的幾件衣服都當得差不多了,就只留下了一件稍值錢一點的棉襖了。

在正月初一這一天,這人就頂著給舅舅拜年的名義上門,實際上就是想把棉襖借出來拿去當了好繼續花天酒地。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舅舅把棉襖穿在身上了,而且天氣又比較冷,他也不好意思讓舅舅把棉襖脫下來借給他。

然後他就想等到了二月份再借,他心想舅舅那個時不會穿棉襖了吧。於是,他就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了二月份到來,就去了舅舅家。舅舅一聽說他要借棉襖,就說:“二月二十八,凍死雞和鴨。”他一聽,知道借不了,只好離開。

又到了三月份,天氣慢慢變得暖和了。他想:舅舅現在可能不會穿棉襖了。於是又來到舅舅家借棉襖,舅舅忙說:“三月三,凍死單身漢。”知道舅舅是個單身漢,聽這話知道又沒門兒,又只得灰溜溜的離開。等到了四月份,天氣更暖和了。他就又來到舅舅家。舅舅一聽說他還是要借棉襖,就說:“四月二十,凍斷樹枝。”他聽這話知道又沒門兒,只得再次離開。到了五月份,所有人們都穿單衣了。他想,現在去借棉襖,舅舅還有什麼話說?誰知舅舅卻說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到了六月份,天氣熱得很了,大家都打起赤膊來了。他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襖,看你還能怎麼說,結果舅舅卻說:“人是不毛蟲,單怕六月天的冷北風。”到了七月份,天氣依然很熱,他又找舅舅開口借。舅舅說:“吃了七月半的飯,放牛兒子堤坡站。”這意思很明白了,還是借不了。天氣冷起來了,棉襖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他還是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說:"八月十五雁門開,雁兒頭上帶霜來。”開始下霜了,誰還願把棉襖借出去?到了九月份,他還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但還沒有等他開口,舅舅就說:“起了重陽風,蟲子螞蟻都要準備過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襖的主意了,我以前接濟你,實際上是害了你。你以後借東西典當是沒有門了,我有也不會借給你,你還是好好種田,自己養活自己吧!”後來他終於是醒悟過來,勤勞種地,終於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家業。

而這個民間傳說中講述的,其實就是節氣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凍死雞和鴨”,代表雨水節氣;“三月三,凍死單身漢”,代表驚蟄節氣;“四月二十,凍斷樹枝”,代表穀雨節氣,依次而推,每月代表一個節氣。


謀略秘籍


人根據天地運行規律來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並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 [1] [2]

一年四季由“四立”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和到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又根據天氣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對應節氣中最重要的“八節”。如果八節中再選重點,則是夏至和冬至這“二至”。冬至時太陽到達最南方,而夏至剛好相反,太陽到達最北方,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而至今二十四節氣也是被人重視,所以現在也是根據節氣來定天象


靜修道仙


24節氣是古人總結積累後,歸納出的容易記憶,容易掌握的一種可以指導農民耕種的簡易曆法。可以算作曆法吧?因歷代疆土皆以中原為主,且少有更迭,因此24節氣還是更適合中原地區的農作耕種。其他地區,例如東北以狩獵為生,內蒙古以畜牧為生,江浙則以捕魚桑蠶為主。因此各地也確有不同,故而不能通用。



奇石夢想MyDream


24節氣產生於黃河中下游,是基於這一比較狹窄的地域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的時間段劃分。現在的中國地域廣闊,很多節氣在其他地方並不那麼實用。比如小雪、大雪,南方很多地區就不下雪,指導意義不大。又比如雨水、清明,新疆在這個時候還是千里冰封。但是不管怎麼樣,全國各地的人民包括海外華人都很注重二十四節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二十四節氣已經演變成了年月日之外的時間名詞,人們注重24節氣,並不是說到了哪一個節氣該幹什麼,我是知道已經到了哪個時間段了。當然部分節氣也有節日的味道,比如清明上墳,冬至吃餃子等等,中國人向來注重節日,所以二十四節氣也深入人心。


三目巨人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於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從二十四節氣的產生看它主要適用於中原,適用於中國大部分地區,但個別地區也許有特殊性。


瀟瀟雨1958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通過社會經驗積累,同時綜合中國各個地域不同,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日曆,是通過綜合實踐,社會,地域的不同總結出來的,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時間是檢驗整理的唯一途徑,所以實踐總結出來的東西,通過了實踐的檢驗,同時在唐、元、明時期,有過不同的修訂,所以現在的二十四節氣是通過一套科學的方法,辯證的思想,總結、提煉出來,也通過實踐的檢驗,是符合國內情況,與國土面積大小無關。



若一615


24節氣在中國各地有不同解釋。

中國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49度15的緯度,東西相距5200公里,兩端時差約四小時。同時高山、湖泊、丘陵等自然條件的差異,導致各地氣候的差異性,因此節氣也有不同表現。


春意正濃的時


有沒有不同的解釋得有親身體驗才有發言權。但是不可否認祖先的聰明才智和對自然的認知,直到現在依然有指導意義,所以對於傳承幾千年的東西,你可以懷疑,但不能輕易否認,除非你有能拿的出手的東西做輔證。


自主健康王世春


說起二十四節氣,又把我帶回幾十年前的歲月,農耕文明的曙光,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總結並發現,又運用於勞動生產中,是自然規律的探索,又是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即使是氣象現代化的今天,二十四節氣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每當一個節氣的終結,也是一個新的節氣產生的時刻,你總會不自覺的感到它帶給你的變化,同時你也會對古人偉大的智慧產生敬畏。有了二十四節氣,農民在耕作時春播秋收就有了依靠,就把握了精準的農時,就有了豐收的保證。其實,二十四節氣最早應產生於中原地區,並非北方。那時的北方還是蠻荒之地,由此可見二十四節氣 ,是涵蓋整中國版圖的,而非僅長江以南所擁有,而且被實踐證明它適用於整個中國,並非某個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