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一位朋友,30歲左右,工作穩定,已經結婚生子,性格普普通通,日子平淡又安逸。你的身邊,一定會有這樣的朋友,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人,和《月亮與六便士》裡的查爾斯一樣,每天按時上下班,不善言談,認真扮演社會賦予的各種角色。

但是某一天,查爾斯突然留下一個紙條離家出走了,前往巴黎實現自己的繪畫理想,那時候他已經40歲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曾前往塔希提島遊歷,這是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生前最後生活的地方。在瞭解到高更的生平後,毛姆以高更為原型,虛構了《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故事。

《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每當人們討論現實與理想時,這本100年前的書總被提起。遙不可及的夢想被比喻為月亮,而平庸的生活是六便士。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勵志故事,查爾斯拋棄舒適的生活開始創作後,常常食不果腹,居住在骯髒的旅館,疾病纏身,最後死在一個小島上。在去世多年後,他的作品才得到認可。

毛姆向我們展示了平凡生活與理想之間殘酷的鴻溝。選擇理想,意味著放棄安穩迎接兇險接受災難,意味著從此無法再過普通人的生活。在我們為自己平庸的人生感到遺憾時,也必須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理想。

追逐理想必定伴隨著痛苦

查爾斯到巴黎時,身上只有100磅。他居住在狹小破舊的旅館,經常吃不飽飯,穿著破爛不堪沾滿油漬的舊衣服,瘦的皮包骨頭。這些常人無法忍受的事情,都無法阻礙他畫畫。查爾斯靠偶爾接點小活勉強餬口,他習慣捱餓,有六個月的時間,他每天僅僅吃一塊麵包和一瓶牛奶,但從未停止過創作。

查爾斯為了追逐心中的月亮,把自己變得一無所有。他捨棄證券經紀人的工作,捨棄妻子兒女,捨棄光鮮的社會地位,捨棄穩定安逸,直到後來,捨棄了健康的身體,以及生命。

有時候,人們被一種熱愛選中,是無法抑制內心想要實現它的慾望的。

就像查爾斯所說:“我一定要畫畫兒。我自己都管不住自己。如果一個人掉進水中,他是否具有高超的游泳技能並沒有太大關係,反正他必須要努力地掙扎著出去,否則必然會被淹死。”

即使查爾斯知道自己離家出走後會面臨什麼,他依舊毫不猶豫,因為想要畫畫的慾望太過強烈。如果對理想沒有極度的熱愛,普通人是無法承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的。

對於創作者來說,比飢餓、寒冷、疾病更痛苦的是,自己的作品不被認可。

查爾斯的畫新奇而簡樸,色彩粗狂,他用原始而野蠻的創作來表現自己內心想呈現的美。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出現時,會對當時人們固有的審美產生衝擊,世人需要時間去理解。就像後印象派的巨匠梵高和高更,在他們活著時,創作的畫不被同行欣賞,去世很多年後,卻對世人產生深刻的影響。

《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查爾斯不屑於被他人指指點點,他的畫一直賣不出去,但他從未停止過創作。他曾得了重病差點喪命,有段時間經常在救濟所討飯吃,後來跟著輪船去了塔希提島,後半生顛沛流離。

在塔希提島,查爾斯和當地一位土著女子生活在荒蕪的樹林裡,遠離村落,住在木頭房子裡畫畫。沒有等到自己的作品被認可,就得了麻風病死去了。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臉部變形,全身疼痛,眼睛失明,依舊每天作畫。

追逐夢想是殘酷的,查爾斯失去了一切,把自己獻祭給了藝術。

有人評論《月亮與六便士》把藝術妖魔化了,因為查爾斯的故事太過於極端。雖然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多,但書裡所呈現出的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更貼近現實,也更加殘忍。

藝術家的才華不被認可,至少在多年後,還存在被後世理解的可能。生活中更殘酷的事實,毛姆寫在了《人性的枷鎖》這本書裡。

那便是“好不容易發現了自己的平庸,但是卻為時已晚。”

對於普通人來說,才華支撐不起夢想時,無路可退才是最大的悲哀。

痛苦是創作的養料

儘管在我們看來,查爾斯過得十分悲慘,但對於藝術家來說,痛苦是他們創作的靈感和養料。

查爾斯絲毫不在乎居住環境和每日三餐。他人對於他作品的否定,只會激發他更大的創作慾望。他在人生最後階段,雙目失明,卻把整間屋子畫滿了畫,從地板到天花板,展現出了一幅幅異常神奇、無比巨大、充滿壓迫、帶著無盡熱情的畫。他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隱秘,並將美麗又恐怖的秘密探索了出來。

《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毛姆在書裡寫到:藝術家唯有在經歷了靈魂的異常痛苦的折磨之後,才可以將其從神秘的宇宙混沌中創造出來。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的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也是如此。

21歲時,她寫出了充滿恐怖色彩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這不得不和她從小的經歷聯繫起來。她剛出生10天母親便去世了,瑪麗覺得自己害死了母親。16歲時瑪麗認識了詩人雪萊,那時的雪萊已婚,瑪麗和自己妹妹一起,跟著雪萊私奔了。後來便是接踵而來的打擊,瑪麗的第一個孩子出生10天后夭折,母親生自己,自己生孩子,最後留下的都是瑪麗自己。而雪萊對她開始變得冷漠,瑪麗每天做噩夢,覺得自己的生命帶來其他生命的死亡。

這種痛苦的經歷成為了瑪麗創作小說的靈感。她生下四個孩子,三個都夭折,她從出生就開始面對死亡,並且從私奔後,也不被雪萊重視,經歷種種變故。那些人性中的冷漠和悲痛,都被寫在了小說裡,這些經歷讓她在創作時,對生命有不同於常人的認識。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創作者都要經歷巨大的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悲劇、醜陋、不堪的一面,卻給了創作者豐富的情感。古代詩人不得志時寫出的作品流傳百世,作曲家在失戀時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情歌。

人在過的不好時,表達的慾望會異常強烈,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強大的內心,去消化自己陰暗的一面。

為什麼藝術家大多是渣男

查爾斯在追逐月亮的過程裡,不僅犧牲掉自己的一切,還給他人帶來致命傷害,用現在的話說,是徹頭徹尾的渣男。

他拋棄妻子和兒女後,絲毫不感到內疚,並且這麼形容自己的妻子。

女人的頭腦簡直可憐到了極點,愛情,她們一天到晚就想著愛情。

在他把藝術放在首位時,世俗的一切便不再重要。如果說拋棄家庭是因為社會責任讓他無法創作,那麼後來的行為就是讓身邊的人為他的創作而犧牲。

《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查爾斯在巴黎病重時,畫家朋友施特略夫把他帶回家,和妻子勃朗什一同照顧他。勃朗什被查爾斯身上散發出的藝術家特質所吸引,可能大多數女性,都想成為藝術家筆下的繆斯。查爾斯霸佔了朋友的妻子,但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勃朗什的身材讓他產生想要作畫的慾望,當他完成後,就對勃朗什失去了興趣。被拋棄的勃朗什自殺了,施特略夫也因過度傷心離開了巴黎。

現實中也有和查爾斯一樣把女性當做創作素材的藝術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畢加索。畢加索身邊情人不斷,這些女人被他當做創作靈感,有人為她自殺,也有人因為她得病。有次一位情人去找畢加索,讓她在自己和另外一位新歡之間做出選擇,畢加索居然讓她們自己打。兩個女人在他面前打架,他依舊安靜的繪畫。後來畢加索回憶起那件事,居然說是自己最快樂的回憶。

對於藝術家來說,平淡的人生無法刺激到他們,他們需要極大的激情讓自己創作,需要狂熱的愛情,去獲得靈感。他們必須不斷去感受動盪,獲取強烈的情感和能量。當他完成作品,那些為他們奉獻過的人,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比起世俗的道德感,藝術家的內心更看重作品。他們敏感細膩,永遠不會以別人的標準定義自己,也不願意被某個人束縛。這也就是為什麼藝術家大多是渣男的原因。普通人柔軟的心,大多經不起動盪,也無法做到傷害自己和他人卻毫無感覺。

實現理想未必要拋棄一切

被熱愛擊中,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是不幸,但對於藝術家來說,他們心甘情願把自己奉獻給藝術。

查爾斯住在破舊的屋子裡時,他並不在乎周圍有多骯髒,飢餓時也不在乎吃的是什麼,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追求藝術時拋棄的一切,在他看來不是犧牲,因為他心中並不在乎這些東西。

書裡講述的故事是極端少數的,現實中我們想實現的理想,大多是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喜歡而沒機會做的事、或者是嚮往的另一種人生。

理想並沒有好壞之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查爾斯一樣拋棄一切去追逐月亮,我們不一定會遇到那件非做不可的事,但可以去為自己活一次,找到和理想和睦相處的方式。

在綜藝節目《奇遇人生》裡,阿雅和嘉賓加入了騎行愛好者徐玉坤的地14次騎行計劃,騎車去溫哥華。

《月亮與六便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不顧一切的追逐夢想

徐伯伯從2007年開始單車騎行,12年來騎行了11萬公里。走遍全中國33個省以及亞洲、歐洲、澳洲的25個國家。他5歲喪母,13歲父親雙目失明,只上了5年學,一輩子務農,沒有機會走出去,所以想騎行走完全國和全世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實現從前未完成的夢想。

如今已經72歲的他,身體健壯,體力旺盛。他在節目裡說:如果爬十層樓,你只拿出爬十層樓的勁兒來,其實你連十層樓都爬不了你都沒勁了。十層樓你拿出二十層樓的精神去爬,最後十層樓也只是完成了。

他可以因為熱愛的事,擁有爬二十層樓的精神,晚上住在帳篷裡,吃白開水泡飯,也會在家休息時,幫妻子幹活,聽她嘮叨。

他每年會有幾個月在路上實現夢想,也會留出時間陪家人。 有夢想讓他擁有強大的能量,也並未失去世俗的快樂。實現理想,並非要拋棄一切。


並不是每個人的理想都是成為藝術家,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追逐理想帶來的痛苦,拋棄一切去追逐月亮,甚至犧牲他人的六便士。

如果你為平庸感到遺憾,可以試著去找尋一次月亮,哪怕只是幾天或者幾個月。在你為自己活過一次後,月亮便一直都在。今後平凡的日子裡,當你低頭找六便士的時候,希望你可以時不時抬頭看看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