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寶寶兩歲了,我已辭職在家兩年半。

身邊的寶媽、鄰居和以前的同事都在問:你還沒上班?就連我的家人也在問:你準備什麼時候上班?身邊的人都為我可惜,碩士研究生學歷,國內數一數二的會計師事務所職務就這樣白白放棄了。

確實,在上海這樣高消費的城市,房貸、車貸都讓人壓力山大,再加上孩子喝奶粉要錢、穿尿不溼要錢、上早教要錢、出去玩要錢、生病了更花錢。有人會問,你不上班你老公肯定工資高吧?你是上海本地人吧?並不是,老公的工資雖然夠我們一家人生活,但是也所剩不多。我和老公都是外地農村人,一路上學打拼到上海的,連買房的首付都是親戚朋友借的。家庭條件一般,生活壓力大,但我還是決定在家陪他,不抱怨,不後悔。

一、父母親自養育是對三歲前的孩子最划算投資,投資回報率最高

1、0-3歲,兒童心理撫養關鍵期,需要父母親自撫養

“我的女兒小時候乖極了,怎麼長大了突然變得這麼不聽話?”我們周圍很多的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們也常聽別人說0-3歲的孩子是最難養的,過了三歲就好了。然而等孩子長大了我們發現,養育0-3歲的孩子只是身體上累,孩子大了父母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有一檔電視節目叫《變形記》,裡面有很多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去變形。有的是因為沉迷網絡遊戲、有的是因為仇恨父母,有的甚至不尊重父母,對父母大打出手。

人們會問,家庭條件那麼好怎麼孩子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啊?難道父母對他們不好嗎?給予他們的不夠多嗎?

事實上,這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往往因為父母事業太忙而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父母太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父母給予他們的大多是物質上的,然而,孩子的心理撫養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指出,物質上的豐富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在幼年時期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被理解、被接納。孩子出現行為及心理問題,多在12至18歲,但這些問題的出現,源於12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心理依戀的形成是心理撫養的起始點,依戀必須是一對一的

二次世界大戰時很多孤兒長大後出現心理問題,後來發現,在養育院長大的孩子儘管吃飽穿暖,但是他們沒有一對一的依戀背景,他們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很多。所以,一對一的依戀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與健全人格的關鍵。

孩子依戀的對象首先應該是母親。當一個小嬰孩躺在媽媽的懷裡幸福地吃著奶,一邊吃還一邊看著媽媽;當他摔倒時,媽媽把他擁入懷中安慰他;當他快要入睡時,迷迷糊糊睜開眼,媽媽還在他身旁給他哼著催眠曲……所有這一切都會讓他有安全感、使他對媽媽產生依戀。媽媽的聲音、媽媽的氣味、媽媽的撫摸……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講,比任何玩具都重要。

3歲之前,孩子處於“依戀期”,也是情感培育的最佳時期

情感培育來源於依戀情感的建立,建立於對撫養者氣味、聲音、語言及心跳的記憶。這種依念可以變成一種力量,形成母子之間的心理臍帶,是讓孩子具備健康心理的前提。生命的最初,特別是0-3歲,總是以乞求的形式獲得幫助,需要依賴他人來滿足需求。而這種幫助就成了一種“恩情”,建立了情感聯繫,從而建立了“依戀關係”。而

生命初期的撫養關鍵,就是這種情感依戀關係的建立。這種依戀關係,是父母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可是現在很多媽媽生完孩子沒多久就上班了,寶貴的親子時光交到老人或保姆手中,這使得依戀的形成大受影響。孩子沒有穩定、安全的依戀對象,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也就會相應降低,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不聽管教。如果這個時期孩子不是自己帶的,那麼,可能有些東西就無法建立。當早期依戀建立好了,孩子的心靈即是飽滿的,反而不太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即使未來出現了心理問題,自我修復能力也會更強一些。

現在一些家長在養育孩子時,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在孩子0-3歲的時候,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誰帶都一樣,又迫於生計,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等到孩子開始上小學了,有的家長反而辭職在家帶孩子了。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上學是件大事,對孩子很重要。這時候,孩子寫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等一切問題都出現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不聽父母管教,甚至跟父母對著幹,用歇斯底里的聲音對父母喊:你別管我,你滾!這時候父母才追悔莫及,“要是小時候多陪伴就好了”。

孩子的成長不會等父母有時間了才繼續;孩子出現的問題也不會伴隨父母后悔迎刃而解

。在孩子0-3歲時,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這段時候孩子帶好了,後面就事半功倍。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2、0-3,兒童智能發育的關鍵期:人在3歲前,會完成大腦的大部分發展

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不是空談,是人們一代代的經驗積累,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科學家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學習、發育等過程,都影響著其未來的整個人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歲定八十”。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寶寶的大腦發育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胎兒3個月-產後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50%-60%;

第二階段:產後6個月-3歲,大腦發育完成率約80%-90%;

第三階段:3歲-6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總結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指出,早期童年非常重要,因為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年,每秒鐘大腦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神經元連接受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經歷共同影響,尤其受與成年人之間的“一來一回”親子交互影響,神經元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基石。

日本兒童教育家木村久一總結出兒童潛能的遞減規律,他強調每一個幼兒都具備潛能,但潛能通常遵循“遞減規律”:

  • 如果幼兒生下來就在理想的教育條件下被培養,幼兒可以發展自己能力的100%;
  • 如果從5歲開始進行教育,就是在理想的教育環境中,幼兒也只能發展自己能力的80%;
  • 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只能發展自己能力的60%。

這個遞減規律也就是說,教育要越早開始越好;教育越晚,兒童潛能發展所受到的阻力越大。只有抓住這個絕佳時期,寶寶的智力才能夠產生“質”的飛躍。

孩子的大腦發育,三歲前就完成了絕大部分,這麼關鍵的時期,我們父母怎麼能夠錯過?

3、0-3歲,兒童性格形成關鍵期,父母親自陪伴才能讓孩子養成好性格

我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如此重要,究竟是先天形成的還是後天形成的?

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但是這個性格是後天培養的,不存在什麼天生的性格。她說:“性格和什麼現象最為相似呢?和言語特別相似,誰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把你生在哪你就說什麼話,性格也是一樣,把你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就會形成近似的性格”。“也就是說性格是後天的心理現象,主要表現在與人和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的幾種固有模式,包括思維模式,這些模式不是先天的,取決於後天人的互動。”

性格在童年的早期就已形成,特別是0-3歲

研究顯示,人的大部分性格在童年的早期即已形成。所以《易·蒙》中說:“蒙以養正,聖功也。”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性格教育的最佳時期是在童蒙時期,而我們性格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養正”,即培養孩子高尚的品質,同時,父母如果能夠對我們的孩子做到正確的性格教育,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李玫瑾老師也指出:“孩子在18歲之前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意味著心理不成熟。真正培養孩子性格在孩子未成年前可以做,但是這18年的影響並不均等,最最重要的時間是在6歲前,特別是0-3歲。

那麼,就後天形成的性格來說,習慣非常重要。

現代心理學家詹姆斯說:“播種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穫一種命運。”由此可見習慣對性格養成的重要性。

如果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能夠重視“習與性成”,教育孩子做到“繼善成性”,那麼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如果家長不跟孩子一起生活,不給他立一些規矩,他可能就沒有觀念,更不能形成好的習慣。因為無論這孩子聰明還是不聰明,父母早期的培養不到位的話,等他已經顯現問題再去做一些事情,就已經來不及了。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性格涵養,好性格能在很大程度上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總之,0-3歲是孩子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對其投入的投資回報率最高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秦耕表示,從衛生經濟學角度來說,對兒童的早期投入是生命全週期中人類資本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回報率達到1:7以上。秦耕說:“兒童早期是我們人生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對兒童要進行早期的、科學的干預,可以使兒童在體格、心理、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力達到最佳狀態。”而0-3歲兒童早期干預的投資回報率最高,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在接受《中國經濟報告》採訪時佐證了這點。

0-3歲基本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孩子的生命早期教育如此重要,父母對其投入的投資回報率最高,為什麼我們不多花點時間來親自養育我們的孩子呢?李玫瑾老師就曾呼籲:孩童學前教育非常重要,倡導女性休三年產假。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就錯過了。

二、隔輩帶娃問題多,帶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老人的義務

1、育兒觀念差距大,隔三差五就吵架:不利於孩子家庭觀念的培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真是說出了我們現代職業女性的心聲。但同時也很糾結,老人幫忙帶孩子確實幫我們年輕人解決了又要照顧孩子,又要職業生涯的兩難境地,但是老人的育兒觀念與我們差異太大。比如說:

奶奶VS媽媽

  • 早吃鹽VS一歲以後才能少量吃鹽
  • 四個月就可以吃整顆蛋VS六個月以後才能少量加蛋黃
  • 冬天穿過多衣服VS比大人少一件衣服
  • 冬天不出門VS多出門活動
  • 布尿布VS紙尿褲
  • 天天洗澡VS隔天洗澡
  • 溺愛VS嚴管
  • 餵食VS自己吃
  • 把尿VS排便訓練

……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 ,長期的爭議,無疑會造成家庭矛盾,甚至隔三差五就生個悶氣,吵個小架。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然而,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不利於孩子家庭觀念的培養。如果孩子長期在家庭不和諧的氛圍中長大,容易養成淡薄的家庭觀念,他會認為,家庭不是一個特別美好的東西,會有矛盾,會有爭吵,會給人帶來痛苦。

2、帶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老人的義務,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在中國,老人全職帶孩子似乎已經成了全民“新風尚”,從農村到城市,幾乎所有的老人都在為第三代奉獻餘熱。老人操勞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孩子也成家了,卻再次輪迴到帶孩子的辛苦中。然而,有的父母卻不珍惜老人的付出,甚至覺得帶孩子是老人的義務,認為老人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是你不用花錢的保姆,這是父母對你愛的體現。試問,有哪一部法律規定老人帶孩子是應盡的義務?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恩情,不是義務。父母才是孩子的法律扶養人,帶孩子是父母應盡的義務。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要讓老人完全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如果老人能在適當幫忙帶孩子的時候還能跳跳廣場舞、搓搓麻將、打打牌、吹吹薩克斯,那就再好不過了。

老人愉悅的精神生活不僅能帶動寶寶的熱情,而且也讓孩子對生活的美好充滿期待。

三、親自撫養如此重要,父母要掙錢養家,不能親自撫養,怎麼辦?

1、父母不能親自養育,就要和老人統一育兒觀念,科學育兒很重要

現在父母自己不能親自帶娃,又嫌棄老人帶的不好的比比皆是,歸根結底是老人的育兒觀念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老人認為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都帶大了,還考上了名牌大學,說明自己的育兒方法是正確的。而且他們還固執的認為年輕人都沒帶過孩子,哪裡懂什麼育兒方法。

然而,隨著人們對育兒方法的不斷研究,確實證明以前的有些育兒方法是存在嚴重問題的,比如,一歲前的孩子能不能吃鹽的問題:現代研究證明,孩子過早吃鹽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增加隱形疾病的概率,而且過早吃鹽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挑食。

當然,老人的育兒觀念落後不是老人自身的問題,而是時代發展的結果。想和老人統一育兒觀念,科學育兒,也許你可以這麼做:

  • 給寶寶體檢的時候帶老人一起去,針對什麼不能吃、什麼時候可以吃、能不能把尿等這些專業問題,主動問醫生。醫生說的話比做小輩的勸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 老人們都喜歡看健康養生類節目,並且對專家的說法深信不疑。父母也可以通過電視、書籍之類的科學護理方式給婆婆溝通,讓她明白如何才是正確的護理方法。
  • 現在很多老人都能自如地使用各種智能軟件,給老人手機上安裝靠譜的育兒軟件,老人多看,多聽,時間長了自然就接受了科學的育兒方式。
  • 平時老人帶孩子的時候,孩子磕著了、碰著了不要責怪老人,心平氣和地對老人說:沒關係,孩子哪有不摔跤的,我帶的時候也經常磕著碰著。
  • 平時育兒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可以開誠佈公的對老人說,真誠溝通總比私下埋怨高明。

……

老人都是愛孩子的,甚至比父母還要愛孩子,他們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最大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帶好。所以真誠的溝通加上科學的方法,相信老人一定會摒棄陳舊的育兒方法,接受科學的育兒理念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2、父母不能親自養育,就一定要和孩子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有了孩子我們常常吐槽:

  • 一個晚上折騰好幾次,有時候晚上醒來還要玩一會,早上6點多又醒了!有了娃,睡個好覺成了奢侈
  • 帶娃比上班還累!上班族吃不消啊
  • 自從有了娃,睡個懶覺、刷個手機、看個電影都成了美夢
  • 總算可以過沒有兒子的日子了!泡杯茶,追個劇,爽!

於是,我們現在好多的父母就把剛剛生下來的孩子完全交給了老人,變成了“週末父母”。孩子跟老人睡、跟老人吃、跟老人玩,他最熟悉的味道是老人的味道,不是媽媽的味道。父母在孩子眼裡變成了“客人”。等到孩子上學,把孩子接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不願意跟父母睡、不吃父母做的飯,更不願意聽父母的管教。於是就開始後悔,早知道孩子自己帶了,以前那麼爽、現在這麼費勁。

李玫瑾老師說過:人類在生命的初期是最無能、最無助的動物。孩子生下來之後,一天三小時一頓奶,還要拍嗝、換尿布……在這個辛苦的撫養過程中,父母的每一次接觸、每一次把孩子抱在懷中的時候,他都在感受你的體溫,聞你的味道,注視著你的臉,傾聽你說話的聲音,父母本身逐漸成為孩子快樂和安全的源泉,孩子會期待每一次父母的靠近,這種感情就是依戀。沒有嬰幼兒期的親自撫養,父母就無法和孩子建立起依戀關係,在孩子後期的教育中就會“事倍功半”。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如果父母白天上班,下班後也不跟我們的孩子同吃同住、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父母怎麼跟孩子建立依戀關係呢?“親其親,信其道”,如果孩子對教養者早年沒有建立起依戀,光給孩子講道理,講一百遍也沒有用。

所以,我們在孩子生命的第一年儘量親自撫養,不能全職撫養,我們也要和孩子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讓他每天都能看到你,晚上和孩子一起睡,一睜眼就能看到你。不要讓你的一時之爽,毀了你和孩子建立依戀關係最重要的時光。

3、父母不能親自養育,就要在工作之餘,全身心的陪他

一個週末,帶孩子到小區花園玩,一個帶著孩子的老人說:你們發現沒?平時工作日是誰帶孩子,週末還是誰帶孩子,沒換人!大家四顧看看,都會心的笑了起來:還真是!

我追問老人:孩子爸爸媽媽沒放假嗎?老人回答道:放假了,在家呢!

確實,天天早出晚歸,好不容易有個週末可以休息一下,誰不想睡個懶覺,刷個手機,看個電影放鬆一下呢!

然而,老人也上了一週的“班”,孩子也盼了一週,難道不應該給老人、孩子好好“放個假”嗎?我們從懷孕那一刻起,就在想,我一定要給他最好的,但是孩子生下來了,我們卻連陪伴都成了奢侈。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時間和精力,是職場爸爸媽媽最稀缺的資源,職場父母怎麼平衡工作和孩子成為了全社會討論的課題,也許你可以從這些小事做起:

  • 出門上班前,短暫而溫馨的親子時光:在上班之前爭取和孩子進行一些親密接觸和交流。哪怕是用親吻把孩子溫柔地喚醒,一次簡短的撫觸,母子間的嬉鬧小遊戲,一起吃早飯,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 出門上班時,說“再見”時刻:出門上班時,溫柔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去上班,告訴孩子太陽下山,爸爸媽媽就回來了。然後抱抱孩子,跟孩子說再見!
  • 下班回來,打起精神,喊著孩子的名字進門:寶貝,媽媽回來了。孩子衝上來迎接的時候,緊緊地抱著他,親親他,誇誇他,問問他今天都做了什麼開心有趣的事。
  • 陪孩子一起吃晚飯,飯後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然後和孩子一起洗個澡。
  • 睡前故事--爸爸媽媽必修課 ,睡覺前,給孩子讀一本繪本、講一個睡前故事或者哼一首睡眠曲,讓孩子在父母的聲音中入睡,這絕對是對白天不能陪伴孩子最好的補償。
  • 共度週末,不管上班再苦再累,週末一定要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你可以帶他去公園、去博物館、圖書館或者科技館。即便是在小區公園裡陪他騎自行車、滑板車、打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任何物質,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如果你不能全職養育,那就在工作之餘,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全身心的陪孩子瘋一次、鬧一次!

全職帶娃還是重回職場?兩種選擇,孩子的差距真是大

總之,孩子在生命的初期是最需要我們父母的陪伴的。我們常常本末倒置,認為上學時才是最關鍵的時期。其實,恰恰相反,在孩子0-3歲時如果我們能夠投入多一點,孩子上學了反而很省心,甚至可以讓父母和孩子受益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