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從鏡子中辨別出自己,但幾乎所有動物都做不到,這是為什麼?

老粥科普


簡單說,這是自我意識決定的,人類擁有自我意識,能夠認清自我,也能報把自己與周圍環境分割開來,認識到自己是世界上獨立的個體,有別於其他人的個體。

不過人類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擁有自我意識的,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最簡單的例子,剛出生的嬰兒在照鏡子時並不知道鏡子裡的人是自己,嬰兒不能認清自我的存在,甚至在吃手時都不知道是自己的手,做的每一個動作基本上屬於本能,就像生下來就會吃奶一樣!

到了大約1歲左右,嬰兒才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認知開始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更加迅速地接受周圍新鮮事物,同時有了更多的情緒表達!

當然除了人類之外,極個別動物也擁有自我意識,比如猴子等靈長類物種,還有大象喜鵲等物種都擁有自我意識。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猴子關在一個房間裡,然後通過房間門上的一個小洞觀察猴子的日常活動,沒想到當他觀察猴子時,猴子也通過房門的一個小洞向外看是否有人在觀察猴子。這已經說明了猴子具有自我意識,而且相當聰明!

當然,有一個最簡單的方式來辨別動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識,就是讓動物照鏡子,如果能認出鏡子裡的自己,就擁有自我意識。

那麼除人類之外,為何絕大多數動物都沒有自我意識呢?

自我意識與大腦息息相關,只能說人類大腦足夠發達,有非常複雜的神經元組成,有專門負責自我意識的神經元。而且複雜的神經元之間聯繫非常密切,不但形成了意識,更具備了自我意識!


宇宙探索


我家博美小狗,一直在家玩,不與其他狗一起,估計它把自己當作人了,小的時候在外面只顧往前走,對其它小狗不屑看一眼。

抱著它對著廁所內大鏡子,它立馬一臉不高興、一點不動。它的眼球動了兩下,比較鏡外的我與鏡內我。它應該知道鏡內的白色小狗是它,明白它自已不是人,與人不一樣,所以,一臉不高興。

它的智商並不高。如果它不認識鏡中的小狗,它必定會很兇地吼起來,要趕走對方。實際它看鏡子,它是完全靜下來,一點也不動,沮喪的樣子很明顯。



重慶葉宏


鏡子實驗被認為是檢驗動物自我意識的一種方法,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只有為數很少的一些物種。

所謂鏡子實驗,就是在動物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它們身上用無味道的顏料做一個記號,然後讓他們照鏡子,看他們能不能看到鏡子裡的記號找到身上的記號。

這個實驗方法的起源還要追溯到進化論的鼻祖查爾斯·達爾文頭上。據記載,達爾文在參觀動物園時,用一面鏡子讓猩猩照,然後觀察它的舉動,並記錄下來。

達爾文發現猩猩的的表現很模糊,它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更像看到另一隻動物個體,也好像看到一個新的玩具或遊戲。

1970年,美國著名進化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在達爾文的一些觀察數據基礎上,制定了一比較詳細的鏡子測試實驗。

實驗的過程是,實驗者在動物身上標上兩個無味的顏料斑點,一個斑點標在動物身上鏡子裡可見的部位,另一個對照斑點標在動物身上可觸到但看不到的部位。

然後,科學家們讓這些動物照鏡子,仔細觀察它們的表情和動作,看看它們是不是狗注意到鏡子裡身上的標記,會不會對照自己身上的標記,為了看得更清楚會不會扭動身子等等。

簡單概括的說,就是通過照鏡子,動物們能夠明顯知道鏡子裡的標記就是自己身上的標記,說明它知道鏡子裡的形象就是自己,這就算通過了鏡子實驗。

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有:全部類人猿種,包括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人類、大猩猩;獼猴;瓶鼻海豚;逆戟鯨;大象;歐洲喜鵲。

後來還有科學家認為鴿子也通過了鏡子實驗。

而人類認為比較聰明的貓、狗卻沒有通過實驗。

通過了鏡子實驗的動物,被認為有一定的自我認知,也就是自我意識。

簡單的說,自我意識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自己,能夠區分自己與別人及其其他動物,並且能夠清醒的認識過去現在和將來,知道自己是清新狀態還是在夢中狀態。

自我意識的產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是基因裡面帶來的。但是自我意識又是後天培養加強的,只有人類才有強烈清醒的自我意識。

這首先是人類經過進化變異,自我意識的根源已經深深地烙在了基因中,人一生下來就帶有產生自我意識的能力。

其次人類進化演化過程中,創造了複雜的語言以及語言的細胞~概念,又學習和掌握了時間刻度,這樣就有了思維和交流的工具,為抽象邏輯思維和記憶提供了條件,從而能夠使娘肚子裡帶來的自我意識得到強化和固化。

人剛出生時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因此嬰兒像狗貓一樣,沒有通過鏡子實驗。一直到了18個月左右,這種能力才開始出現,開始有淺薄的自我認知能力。

隨著不斷長大,人類對語言概念的掌握越來越多,對時間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接受的教育和實踐也越來越多,自我意識從生理意識到心理意識再到社會意識,不斷深化和固化,才成熟起來。

動物即便有模糊淺薄的自我意識,也不會發展出強烈的自我意識,更不會發展出智慧。這是因為它們沒有思維和記憶的工具。

動物沒有概念和詞彙,也沒有時間認知,它們無法進行復雜的群體之間交流,無法區別過去今天和未來,也無法區別昨天今天和明天,因此它們無法形成抽象邏輯思維,也無法形成記憶。

有人不相信,你就試著不用語言概念和時間概念,思考一下看看,記憶一下看看,能否進行下去?

所以,能不能從鏡子中分辨出自己,是有沒有自我意識的一個方法。但即便能夠分辨出自己,有一點自我意識,也不能說明就是有智慧和記憶、思維。智慧記憶思維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和功能。


時空通訊


雖然大部分動物都不能從鏡子中辨別出自己,但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做不到。

多數動物看到自己的鏡像時,通常會表現出攻擊或退縮的行為,關於動物是否能意識到鏡子中的鏡像就是自己,我們無法向動物們直接求證,而只能採用實驗觀察的方法推斷。



鏡子測試

在1970年,小戈登·蓋洛普(Gordon Gallup Jr.)創造了一種自我意識測驗,稱為“鏡子測驗”,即用油漆塗在動物身上,讓它照鏡子。具有自我意識的動物會注意到自己身上被塗上的漆斑,而沒有自我意識的動物則不會。這是一個足夠簡單的測試,已經被重複了很多次。自我意識或許就是這樣一種,能夠識別自我的能力。

科學家認為,動物無法識別自己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沒有高度的自我意識。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嬰兒自我意識的發育過程:年幼的嬰兒喜歡照鏡子,但是它們認為自己一直在看陌生人,直到15-18個月大之後,如果他們臉上有印記,它們就會用手藉助鏡子在自己臉上觸摸它,這表明它們瞭解這是自己的鏡像,而不是另一個嬰兒。

通過探索,黑猩猩也能發現這一點,並開始進一步探索鏡子,它會揮動手臂,做出“奇怪的身體動作”。

動物心理學家戴安娜·賴斯(Diana Reiss)將黑猩猩剛開始意識到鏡子的概念時的階段稱為“格勞喬(Groucho)階段”。

之後,一旦黑猩猩瞭解了反射的含義,它們就會利用它來查看自己通常看不見的身體部位。


鏡子測試也被稱為“標記測試”或“鏡子自我識別測試”(MSR)。

進行鏡像測試時,科學家通常使用無味的油漆、染料或貼紙在動物的身體上進行視覺標記。然後,他們將標記的動物放在鏡子前進行觀察。研究人員將動物被標記後照鏡子的反應與身上沒有任何標記時照鏡子的反應進行比較,從而分析得出結論。

  • 能夠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通常會調整自己的位置,以使它們可以更好地看清身上的新標記,甚至可能會觸摸或嘗試將其去除。它們通常會更加註意身上帶有新標記的部位。

  • 而沒有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例如貓會被鏡子中的自己嚇一跳——它們對鏡像的反應仍然可能很有趣。

面對鏡子,許多物種會做出積極的反應,甚至表現出深情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是動物誤以為鏡像是另一隻同類,而對於人類觀察者來說,這很有娛樂效果。

大約18個月大的人類嬰兒就可以通過鏡像測試了。但是其他動物的情況如何呢?

目前,有9種人類以外的動物通過了鏡子測試。雖然並非每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能通過,但多個個體都通過了,這證明了同種動物也存在自我意識的高低差異。


  • 下面是對通過了鏡子測試的動物的詳細描述:


亞洲象

當亞洲象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鏡像時,它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行為反應,並且會對在其身體上可見的彩色標記做出反應。但是,並非所有大象都通過了測試。這可能是因為大象的正常行為與研究者設定的通過鏡子測試的要求有所偏差。

標記測試可能難以應用於所有物種,因為它假設特定的動物會對他們身體上奇怪的事物感興趣。靈長類動物對此類事物感興趣——我們人類天生就喜歡打扮自己。但是大象可能有所不同。它們很大,它們習慣於往身上塗抹東西,例如泥漿,而不是把泥土從身上剝下來。

大猿

倭猩猩照鏡、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都通過了鏡子測試。但失敗案例也並不罕見,尤其是當他們年紀特別大的時候。在黑猩猩中,有大約75%的年輕個體有自我識別的表現。但隨著年齡增加,此百分比降低。

許多大猩猩未通過測試。當一面鏡子展示在面前時,許多雄性銀背大猩猩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行為。此外,據推測,大多數未通過測試的大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可能由於有在旁邊觀察人類的存在,其行為的發揮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有研究人員認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可能正是大猩猩的自我意識能力阻止了它們在測試條件下表現出表明自我認知的行為。”

另外,大猩猩通常會避免眼睛與鏡子發生接觸。通過避免目光接觸,大猩猩可能無法足夠長地看著

自己的鏡像,從而意識到自己正在看到它們。一隻明星大猩猩“Koko”,曾以學習手語並在其他認知實驗中表現出色而聞名,是其物種第一個通過此測試的個體。

寬吻海豚

寬吻海豚通常會在看到自己的鏡像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它們會張開嘴,伸出舌頭,並在照鏡子的同時做一系列新穎的動作。在被打上標記後,海豚會定期檢查標記。

逆戟鯨

在一項研究中,逆戟鯨先被允許在鏡子中觀察自己。之後,它們被標記,然後允許它們再次照鏡子。其行為表明,它們通常知道自己被標記後鏡像也會發生變化,這強烈表明了他們瞭解鏡子中的鏡像的確是它們自己。


歐亞喜鵲

歐亞喜鵲是第一個通過鏡子測試的非哺乳動物物種。當在其羽毛上貼上對比鮮明的彩色貼紙時,作為對鏡像產生的反應,喜鵲會嘗試去除身上的標記。標有隱形標籤的個體則沒有表現出任何行為改變。

在進行這項實驗之前,科學家們認為自我識別能力來自於新皮質,而新皮質是僅在哺乳動物中發現的大腦部分。由於喜鵲是鳥,因此它們沒有大腦的這一部分。通過鏡子測試的喜鵲表明,自我識別的能力可能來自其他類型的大腦中不同的大腦部位。這是一種“趨同進化”的情況,指相似的能力、行為和特質在不密切相關的物種中獨立進化出來的情況。

螞蟻

2015年,科學家發表了研究報告提出某些螞蟻在照鏡子時可以識別自己。

讓螞蟻通過玻璃觀察其他螞蟻時,其行為不會偏離常態。但是,當把它們放在鏡子前時,它們的行為確實發生了變化。它們會緩慢移動,來回轉動頭,搖晃觸角,然後觸摸鏡子。他們會撤退並重新靠近鏡子。有時它們會在鏡子前打扮自己。

接下來,對螞蟻進行經典的鏡像測試。研究人員使用藍色圓點標記一些螞蟻的唇基,這是它們臉部靠近嘴巴的部分。

上圖:螞蟻唇基的位置


在沒有鏡子的環境中,這些螞蟻的行為很正常,並且不會觸碰標記。但是,當他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鏡像時,情況發生了變化。臉上帶有藍點的螞蟻居然會梳理自己並似乎試圖去除標記!

非常年輕的螞蟻和帶有棕褐色斑點且與其頭面部的顏色混在一起的螞蟻並不表現出清潔行為。有趣的是,那些頭的後部(螞蟻自己看不到)被塗上藍點的螞蟻也不會表現出清潔行為。

當與有藍點面孔的個體放在一起時,其他螞蟻也會做出積極反應,大概是因為差異導致他們認為帶藍點的螞蟻是異類(而不是其“同巢”)。這些觀察結果使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即螞蟻的唇基是特定於物種的生理特徵,對於螞蟻群體的識別和接納非常重要。

鑑於這些被打上藍點的螞蟻試圖清除自己身上的標記而不是做出“過激”反應,所以這些螞蟻可能不認為它們的鏡像是另一隻螞蟻。研究小組認為它們的研究表明,自我識別並不是螞蟻的一種“虛假”能力。

有前途的候選動物:蝠鱝

說到魚,蝠鱝是所有魚類當中最大大腦的擁有者。這一事實使研究者們懷疑它們可能是最有可能通過鏡子測試的魚類。當讓蝠鱝暴露在大鏡子前方時,它們對自己的鏡像很感興趣。

蝠鱝會反覆在鏡子前游泳,翻轉露出它們的腹面並煽動鰭。在鏡子前,它們甚至會吹泡泡,這不是常見的行為。而且蝠鱝並沒有(認為那是另一隻蝠鱝)嘗試與自己的鏡像進行社交互動。

所有這些表明,蝠鱝可能會認識到自己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其它蝠鱝。但是,研究者們尚未完成在蝠鱝身體上做標記的經典鏡子測試。如果蝠鱝可以通過標記測試,則可以更可靠地表明其對於自身的識別能力。探索行為的存在和社交行為的缺乏並不不能確認存在自我認知。

結論

如果動物能夠通過鏡像測試,那肯定是自我識別的有力證據,並表明其具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測試並非確定的證據。如果動物無法通過測試,那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們不具備這種能力。

例如,更依賴其它感官而非視覺的動物可能會對鏡像沒有太大的興趣。對主要通過嗅覺識別他人的犬類的實驗可能會很快得出結論,它們會認為自己的鏡像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任何其他動物,因為鏡像缺乏相應的氣味,一個運動的沒有“合理”氣味的鏡像只能讓狗狗迷惑(這和人類看到沒呼吸的鬼或者殭屍是差不多的效果)。此外,某些動物可能能夠在鏡子中認出自己並看到它們被打上了標記,但它們可能並不認為這些標記很重要需要去檢查或者去除,也就是說,沒有“強迫症”並不等於沒有自我。O(∩_∩)O~


小宇堂


從鏡子中辨認出自己的能力,被科學家稱為“視覺自我認知能力”,這需要對自己、自己的動作以及在鏡子中所看到的畫面進行三方整合,因而並不容易。科學實驗表明,

只有少數非常聰明的動物才會照鏡子,而人類嬰兒在18個月以上才獲得這種能力

鏡子測試

為衡量動物是否具備視覺自我認知能力,動物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在1970年設計了一個“鏡子測試”。研究人員先將動物麻醉,然後在動物通常看不到的地方用紅漆做個標記,待動物醒來就在它面前放一面鏡子,如果動物照鏡子後做出了觸摸、檢查標記點的舉動,則視為通過測試。

實驗發現,多數動物都將鏡子裡的自己視為另一隻動物做出了回應,如表現出敵意甚至攻擊行為。然而,只有少數幾種動物能意識到鏡子裡是自己,並完成了觸摸動作。

哺乳動物除人類外,有7種通過了測試。其中3種是人類最近的親戚: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紅猩猩。對黑猩猩的測試最為充分,而且經過了眾多學者的多次重複,因而最有代表性。實驗中的黑猩猩照鏡子後立即摸自己腦門上的紅點,還用鼻子聞了聞指尖,確認不是血跡才算放了心。總體而言,

黑猩猩的測試通過率為75%,年輕的成年黑猩猩基本都會照鏡子,但幼年和老年黑猩猩很多不會。

3種齒鯨通過了測試,它們是虎鯨、偽虎鯨和寬吻海豚,它們確實是海洋裡最聰明的動物。此外,研究人員還對三隻雌性亞洲象進行了測試,有一隻成功通過測試

這些動物從視覺上認知自我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發現階段,動物反覆做著奇怪的動作,以確認鏡子裡的東西動作和自己是同步的。然後是探索階段,當動物意識到鏡子裡是自己,就試著調整身體,想通過鏡子看看自己平時看不到的部位。例如,寬吻海豚反覆從不同角度照鏡子,而大象則將舌頭抵在鏡子上,檢查自己的嘴巴。

由於人類的自我認知產生於大腦皮層,因此長久以來很多學者都堅信非哺乳動物由於沒有大腦皮層,是不可能具備視覺自我認知能力的。然而歐洲喜鵲卻通過了鏡子測試,而且經過訓練的鴿子也能做到這一點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有一種名為清潔工瀨魚的魚類,以及三種螞蟻也具有視覺自我認知能力。看來照鏡子絕不是哺乳動物的專利,一些鳥類、魚類甚至螞蟻雖然沒有大腦皮層,也通過自己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了自我意識,這是一種趨同進化現象。

科學家也對其他公認很聰明的動物進行了測試,包括哺乳動物中的大猩猩、長臂猿、狒狒、各種猴類、海獅、大熊貓、家貓和家狗,鳥類中的鸚鵡和烏鴉,以及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章魚,它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這裡不得不提醒各位鏟屎官,寵物貓狗都是不會照鏡子的哦,它們可以看到鏡子裡的東西,但無法意識到那是自己,只會認為那是另一隻貓或者狗。

侷限性和應用

近些年來,鏡子測試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有學者指出,該測試對非主要使用視覺的動物價值有限。如貓、狗以嗅覺、聽覺為主,視覺相對不是那麼重要,它們無疑具有自我認知能力,但識別的是自己的氣味,而非自己的圖像。相反,靈長動物比較依賴視力,認出鏡子裡的自己就比較容易。

沒經過訓練的動物都會下意識地覺得鏡子裡不是自己,然而接下來,有的動物將很快做出強烈反應,這將阻止動物冷靜思考。在大猩猩、狒狒和多種猴子的世界裡,長時間直視對方是攻擊性的標誌,這可能是它們未通過測試的原因。尤其是大猩猩,大猩猩與人類的關係比紅猩猩還要近一些,紅猩猩都能通過測試,大猩猩理應更可以,然而測試結果卻是四隻大猩猩全部失敗了,因為它們無法做到對著鏡子長時間直視

有些動物沒有做出觸摸動作,可能是因為對標記不感興趣。例如,長臂猿就沒有打理自己毛的習性,雖然它很聰明,即使它能認出鏡子裡是自己,可能也不會觸摸標記。

鏡子測試證實了多數動物不能認出鏡子裡的自己,只會當成是同類,科學家利用這個原理給一些動物增強“數量上的安全感”。例如,火烈鳥只有當群體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開始繁殖,人們就放幾面鏡子,從而誘發火烈鳥交配和築巢。人們還發現,在馬廄裡以恰當角度放一面鏡子,能減輕馬的焦慮。


動物博覽


從十八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就能很明確地認識到鏡子中的那個影像就是我們自己,平常也是通過照鏡子來確認自己的儀表問題,而照鏡子也是一種自我認知功能。不過這在動物界可不是一個很普遍進化的功能,只能說照鏡子是人類的強項之一。

科學家曾經針對動物做了大量實驗來看動物是否能夠認出自己。

科學家們曾經在亞馬遜的原始森林中放置了一塊大鏡子,很快一隻獵豹走了過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怪東西獵豹顯著緊張無措,很快獵豹發現鏡子中有一個移動的生物,因為對於獵豹來說,領地觀念是非常強烈的,他們絕對不允許任何陌生動物來到自己的地盤中的,所以獵豹很生氣,熟悉了半天之後,獵豹發現鏡子中的生物對似乎沒有太大威脅,於是放下戒心了。

這就是鏡子實驗,也叫標記測試,是可以用來大致判斷一種動物是否具有自我認知能力。

鏡子實驗是有一套固定的流程,那就是首先讓動物來觀察鏡子並等待,如果它能做到不停改變自己的動作並去觀察鏡像中發生的改變而不是一直在想著去和鏡子裡的物像溝通,這就說明了它可能認出了鏡像中的自己,這是第一階段。

在鏡子實驗的第二階段,我們要會在動物身上做出一些明顯的標記讓它們變得和之前的樣子不同,比如在動物額頭貼上一張標籤或者做個標記等等,如果動物還能認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它就會像我們人一樣嘗試將貼在身上的標籤取除,或者把做的標記去除。只有通過鏡子實驗的兩個階段才能被證明它具有自我認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狗算得上是聰明的動物,但是狗和絕大多數動物一樣,連鏡子實驗的第一階段都無法通過。

所以狗是沒有自我認知能力,這有可能是因為狗是靠嗅覺生存的。

曾經還有34只大熊貓做了鏡子試驗,其中包括不同年齡,可是沒有一隻熊貓通過鏡子試驗,大熊貓在鏡子面前表現得特別暴力,可能是把鏡子裡面的自己當作是另一隻同類了。


星球上的科學


探討一下。

“鏡子”?“自然”就是一面“神奇”的“鏡子”。

“植物”面對“鏡子”:“我”屬於自然。“我”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生,自然長。“奉獻”給“自然”。綠色、鮮花、果實都是我的贈予。無需回報,但“延續”是“我的權利”。

“動物”面對“鏡子”:奔跑在遼闊的大地上,享受自然的“一切”。“鏡子”“記下”了“他的”生活“旅程”。勝者為王,敗者為冦,弱肉強食,優生劣汰。聽天由命,“來”、“去”無“忌”。總是盡放生命的“光彩”。似乎也給“自然”留下了一句話,“收”、“支”對等,對得起“自然”了。

人類面對著“自然”之“鏡”:“成功人士”會說,“感謝上帝”的眷顧、保佑、恩賜、關愛……;“失敗者”說,上帝啊,你睜睜眼吧,您為什麼不給我“留下”一條路?不是“天無絕人之路嗎?”“您開開恩吧!”;悲、喜“兩棲”會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走在“希望之路”上的人會說,“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付出,終有回報”、“善有善報”、“家和萬事興”、“忠厚”“傳家遠”……;“刀客”者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狼走千里也吃肉”、“豬走萬里總吃糠”、“福在苦中生”、“富貴險中求”、“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寧願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鏡子”有很多面,“語言”有千萬種。“寫下”的“足跡”,才是不用“鑑定”的“理證”。“誰是英雄”?“誰是好漢”?人們常問?不懈的“追尋者”行嗎?

謹參與。


早晨的太陽122


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鏡子,因為鏡子就是另外一個真實的自己,我們可以通過鏡子準確的找到我們臉上的痘痘、皺紋等等,也就是說人能從鏡子裡辨別出自己。有的人說,這是習慣問題,因為人經常使用鏡子才對它有了瞭解,而動物則沒有鏡子,所以它們很少能從鏡子裡辨認出自己。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說法,因為鏡子不侷限於一種形式,水面也可以當做鏡子,而動物們經常喝水,也就是說它們也經常接觸“鏡子”,那麼,為什麼動物們很少能從鏡子裡辨認出自己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鏡子的誕生

隨著人類的進化,人的物質慢慢的得到了滿足,物質有保障之後,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開始追求精神生活,而鏡子就是提高人類精神生活的一項重要發明。在早期,人與其他動物一樣,想要看到自己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平靜的水面。但是,人比其他動物有著更強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學會了用將石頭製作成可以幫助生存的工具。從石器時代出土的工具看,在這個時期就有明顯經過打磨的黑曜岩。眾所周知,黑曜岩是一種玻璃質的火山岩,而光滑平面的黑曜岩能夠照出人像。所以,這是人類最早的“鏡子”。當然,黑曜岩在石器時代是不是當做鏡子使用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打造出了第一面金屬鏡子-青銅鏡。之後,在公元前1300年的殷商時期,中國打造出了第一面銅鏡。最後,在16世紀初,人類的第一面玻璃鏡子誕生了,它是由意大利威尼斯的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成功製造的。

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有了現在的以玻璃為主體表面由鋁蒸汽凝結成的鋁鏡。

鏡子測試

科學家認為,人之所以能夠從鏡子中辨認出自己,主要原因是由人的自我認知能力決定的,簡單的說,就是人有“我”的概念。那麼,動物有沒有自我認知能力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鏡子測試。

鏡子測試的最早是在20世紀的60年代,美國的科學家戈登·蓋洛普提出的。而他的靈感來自於他每天都重複的動作-刮鬍子,在刮鬍子時,戈登突發奇想:如果讓動物照鏡子,它們會是什麼反應呢?

於是,一場鏡子測試開始了。第一個實驗對象就是基因和智商與人類最接近的黑猩猩,他首先將一隻黑猩猩放到鏡子前,黑猩猩通過幾個肢體動作,很快的發現了鏡子裡的自,之後他將黑猩猩麻醉後,用顏色鮮豔的筆在黑猩猩的眉毛畫了幾道,等到黑猩猩甦醒後再讓它照鏡子,這次,黑猩猩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接著用手去觸摸自己眉毛上有顏色的位置,並且還將手放到鼻子上聞一聞。

顯然,黑猩猩通過了鏡子測試。也就是說,黑猩猩能準確的認識到鏡子裡是自己,並且能夠發現自己的改變。

因此,除了人類,是有動物能夠從鏡子裡辨認到自己的。

鏡子測試的爭議

鏡子測試一直以來就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為,蓋洛普認為:

動物能夠辨認出鏡中的影像可以做三件事:一,思考自己與過去、現在和未來事件的關係;二,思考自己將會死亡的必然性;三,利用自己的經歷判斷其他個體的心理狀態。

但是,許多科學家認為即使沒有通過鏡子測試也不代表這種動物沒有自我意識,可能因為對自己身上出現的色澤鮮豔的新斑點沒有興趣或者是由於視覺系統不發達無法準確的辨認。還有人說,一些靠嗅覺生存的動物之所以沒有通過鏡子測試,是因為它們對影像沒有任何的興趣。

而且根據科學的實驗表明,人到1歲半時,才會意識到鏡子裡是自己。

也就是說能否通過鏡子認識到自己有很多的客觀因素決定,比如使用程度、對影像的敏感程度以及認知能力等等。

總結

決定能否從鏡子中辨認自己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人並不是唯一一種可以通過鏡子辨認自己的動物,比如黑猩猩、海豚等等這些動物都能從鏡子中辨認自己。


至於為什麼許多動物不能從鏡子中辨認自己,也有很多因素,比如對鏡子完全不感興趣、不靠視覺系統等等。

因此,不能通過鏡子測試我們也不能說這種動物沒有自我認知的能力。


獵奇動物社


哲學領域有三個經典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其中想要知道我是誰,首先要具備自我認識能力,也就是說,我知道我和別人不一樣。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很多生物並沒有自我意識。

那麼,什麼樣的生物具有自我意識呢?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鏡子實驗。

鏡子實驗

1970年,科學家戈登蓋洛普基對不同的生物做過一系列的鏡子實驗,實驗中,他會向實驗的動物身上標記上兩個沒有任何味道的彩色斑點,然後再將一面鏡子移到該生物面前。

如果生物通過鏡子,能夠意識到該斑點出現在自己身上,那麼就認為該生物具有自我認知能力;如果該生物通過鏡子,不能意識到斑點出現在自己身上,反而把鏡子中的“自己”當成別的生物,那麼生物學家就會認為該生物不具有自我認知能力。

目前,科學家發現所有類人猿種,也就是人類的近親都能通過鏡子實驗,除此之外還有歐洲喜鵲、大象、獼猴、瓶鼻海豚以及逆戟鯨通過了鏡子實驗。

我們熟悉的狗狗、貓貓均為通過鏡子實驗,也就是說,當你家狗狗在照鏡子時,他並不知道那是它自己,反而會以為那是另一隻狗狗。

目前,鏡子實驗有許多爭議,認為有些生物雖然沒有通過鏡子實驗,但並不代表著它們沒有演化出自我意識,可能有些生物的視覺不好;或者從未接觸過鏡子,又對身上的斑點沒反應的生物。

但總而言之,鏡子實驗還是篩選出了一批沒有自我意識的生物。比如:人類的嬰兒,以及自閉症患者。

嬰兒時期的人類,並沒有自我意識,而且它們使用的語言,也很少帶有“我”,取而代之的是:“寶寶餓了”,”寶寶想喝水”等比較寬泛的詞語。

一直到18個月之後,嬰兒才逐漸意識到“我”的存在,才能夠正確使用詞彙“我”,以及知道鏡子中的生物是自己。這個時期,就是嬰兒的自我意識建立時期。

而自閉症患者,以及其他一些腦部疾病患者,由於缺乏自我意識,因此無法通過鏡子實驗。

那麼問題來了,自我意識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自我意識的產生

我們知道,自我意識的產生離不開大腦,但大腦的哪段區域控制著人類的自我意識呢?科學家研究發現,可能是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在起作用。

比較尷尬的是,目前科學家連鏡像神經元有多少個還不知道。我們只知道,當生物在照鏡子時,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根據鏡子中的動作,以及自己的動作,這兩個信息來整合,如果這兩個信息完全一致,那麼我們就會知道,鏡子中的人是我。

比如:《紅樓夢》中劉姥姥從未照過鏡子,當她第一次照鏡子時,看到鏡子中有一個戴花的老人,她忍不住問對方這裡是哪裡。但是當她做了幾個動作之後,她發現鏡子裡的動作和自己一致,因此她知道了這是鏡子,裡面的人也是自己。

我們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鏡像神經元是如何判斷鏡子中的動作和自己的動作一致呢?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中,他們把一根細小的電線連接到猴子的大腦區域,監控器上會記錄下該猴子的反應電波。

研究發現,每當猴子移動某一項東西時,猴子的大腦裡會釋放一些電信號,而當研究人員移動某一項東西時,猴子大腦也會釋放一些電信號,而且這兩者的電信號完全相同。也就是說,當猴子看到一個動作時和猴子自己做這個動作時,它們的神經元就會興奮。

也就是說,猴子從外界接受到的信息,會和自己親身體會到的信息一致,都會引起同一個神經元興奮。因此它們可以將兩者關聯起來,這就是學習能力和共情能力。

既然猴子看到人做動作,和自己做動作都能引起同一個神經元興奮,那麼猴子為什麼不會把人類當成是鏡子中的自己呢?其實這是因為,在複雜的大腦中,神經元能探測到更為複雜的特徵,比如:臉部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也就是說,即使人類模仿的再像,也總有一些差異,而猴子可以通過這些差異判斷出這不是自己。

猴子判斷對方是不是自己的過程,就是自我意識的過程。事實上,正是因為我們人類存在著自我意識,我們才擁有了如此複雜的文明,比如:羞恥感,榮譽感,自我成就感。

以及明白了:我是誰,從自我意識角度判斷,我就是區別於其他生物的一種存在。


鍾銘聊科學


人能夠從鏡子裡面辨認出自己,它的前提條件首先是人知道鏡子的存在,所以他才能有這個照鏡子的思維,而動物呢,他根本就不知道有鏡子的存在,所以它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相當於看到了另外一個動物,感到驚訝,甚至會與鏡子裡面的另外一個自己發聲搏鬥。 同樣如果有一個比人類更加文明的物種(外星生物),發明了一個先進的東西,放在人類面前,人類又何嘗不是一臉的發呆, 甚至會做出跟動物一樣的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