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我不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

這是最近一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安家》裡的一個場景。

劇中一個外號叫985的房產中介從業者,國內名校畢業,長得一表人才,平時說話也是頭頭是道,但是985入職以來,一直無法開單。眼看著身邊的同事陸續開單,985也暗下決心,努力工作,早日開單,但總是以失敗告終。

為了給985打氣,在985生日那天,房店長分享了自己第一次開單的場景,同事們都覺得房店長的成功離不開“吃苦”兩字,對此大家都紛紛表示敬佩。

可是,985聽完房店長的分享後,卻說了一句:“我不是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

雖然這部電視劇講的是房產中介的故事,從985說的這句話中,看到他的“心酸”,但也看到了很多職場“聰明人”的影子。

“聰明人”常見行為:

1.做事前分析付出與回報是否成正比

2.緊跟優秀員工卻很少放下面子請教

3.知道別人成功的秘訣卻先自找藉口

其實劇中985真正開不了單的原因就是:

怕自己付出了沒有收穫。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01 我不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設障”心理

職場中有太多的“聰明人”,但混的並不好的人,大多數並不是不夠聰明,真正的原因是:“自我設障”。

  • 什麼是“自我設障”

“自我設障”也稱作自我妨礙、自我設阻、自我設限,這是個體為了迴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採取的任何能夠增大,將失敗原因外化機會的行動和選擇。

通俗地說:為自己可能會遭遇的失敗,找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

就像開頭《安家》中,房產中介業務員985,對於自己無法開單,找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理由:因為我怕吃了苦,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所以我開不了單,是因為還沒盡全力。

實際上這種理由是一個偽邏輯,其實是他的“自我設障”。

為什麼說他是“自我設障”呢?我們先來看看“自我設障”的表現形式及其原因,從中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985是在“自我設障”。

  • “自我設障”在職場中的表現形式

“自我設障”在職場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形式。

1.行為式的自我設障

行為式的自我設障,主要表現為對未來的一種預判。

比如:985預判自己努力帶客戶看房,但從以往的經歷來看,可能的結果還是開不了單。但實際上卻是銷售能力的欠缺。

2.自陳式的自我設障

自陳式的自我設障,主要表現為過度誇大外在的困難。

比如:985反饋趙小姐不願買房,是因為旁邊鄰居輔導孩子學習時,責罵孩子聲音驚天地泣鬼神。但實際上卻是想不到辦法可以解決鄰居教育的問題。

以上這兩種表現形式,是職場中“聰明人”常用的手段。而“聰明人”之所以會這麼做,其根本原因有3點:

1.害怕自己付出了卻得到失敗的結果

2.害怕自己遭遇困難卻沒有能力解決

3.害怕自己沒有業績卻難以維護自尊

以上3點原因,正是985說出“我不怕吃苦,我怕的是白吃苦”背後的真正原因。

985是名牌大學畢業,他的內心是有一種驕傲的心理,這在和房店長第一次會議室裡的工作溝通中,聽到房店長領悟985這個稱號後,說了句:重點大學畢業。他表露出了一些小得意。

原以為名校的榮耀,可以順承到職場,結果卻啪啪打臉,入職以來,從未開單。

為了維護自己作為名校生的自尊,把不開單歸結為,自己害怕吃了苦,到頭來一場空。

在職場中,有很多類似985一樣的“聰明人”,這類人也會如同985一樣,在準備努力工作、吃苦耐勞前,會多角度的去衡量得失。哪怕最後的結果是失敗的,也會本能地找各種理由自我安慰。

這種行為如果從人性動機上來分析,“自我設障”的表現,體現了人性的兩種動機:

1.自尊保護策略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但不同的人維護自己自尊的方式不一樣,對於職場中的“聰明人”,通常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避免可能的失敗或者改變失敗的含義,以此維護自己的自尊。

比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這件事我本來是能搞定的,誰知道很不巧,那天生病掛水,不然的話,早就順利完成了。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我肯定分分鐘搞定。

2.自我呈現的印象管理策略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但不同的人對於虛榮心的把控不一樣,對於職場中的“聰明人”,通常會極度在意自己在眾人眼裡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有著一些自帶光環的背景的“聰明人”,更是希望自己在眾人眼裡的形象一直是優秀的。

比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我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本應該坐在辦公室,看看文件,做做管理。竟然讓我去大街上發傳單,我才不做,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嘛。

因此,在職場中,“聰明人”要想能有個好的發展,就不得不解除“自我障礙”,否則只會落得越混越差的結果。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02 “自我設障”給職場中“聰明人”帶來的3種危害

職場中的“聰明人”雖然通過“自我設障”的方式保護自己,但實際上是在一步步地把自己,推向毀滅自己職場之路的深淵。

所以,每一個“聰明人”,要時刻牢記“自我設障”所帶來的危害。

那麼“自我障礙”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呢?主要帶來以下3種危害。

  • 危害一:降低學習力,喪失競爭力

中國有句俗語:“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生命不止、學習不止的進取精神。在職場,更是如此,只要一天在職場,學習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法,沒有之一,同時也是升職加薪的唯一保障。

有的人一旦遇到新的事物或者新的技術,就本能的“自我設障”,比如:

1.公司有新項目,害怕自己會做砸,不敢去做。

我們看一個案例:

小胡平時工作,喜歡權衡利弊,尤其是喜歡計算到每個小時的工資。

公司最近要開展線上業務,主管安排小胡負責數據分析。小胡聽說做數據分析,很容易出錯,還要經常加班,主管又沒提加班費,就不太願意。於是小胡就和主管申請繼續做原來的工作。

半年後,公司線上業務成了公司主力營收渠道,就準備縮減線下渠道的人員,結果小胡就成了被淘汰的一員。

2.公司引進新的技術,擔心學起來太難,不願去學。

我們看一個案例:

A公司專業為電商企業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以往雖然也使用了很多專業軟件,但最近聽說Python處理數據的效率要遠快於其他軟件,公司領導就外出考察,考察回來後下發通知,數據部門儘快上手Python。

小馬覺得自己沒有編程基礎,就不太願意去學,結果不到一個月,小馬發現部門裡的其他同事,工作效率特快,小馬需要一天才能做好的數據報告,結果其他同事1小時就完成了。

3.同事分享了新方法,預判會被人笑話,不願去問。

我們看一個案例:

小張和小劉同期入職,小張一開始由於自己畢業的學校比小劉好,有點看不起小劉。但小劉有上進心,自己私下報名了有關結構化思維的課程,學成後,小劉無論是與人溝通,還是工作彙報,都給人一種邏輯嚴謹、言簡意賅的感受,深受公司領導和客戶好評。

為了提高公司員工的溝通能力,領導決定讓小劉分享下自己的方法,小劉也很樂意。於是小劉特意準備了一堂有關結構化思維的培訓。小張聽完後覺得還有幾個地方沒明白,但小張卻覺得自己之前有點看不起小劉,現在去請教小劉,小劉可能會笑話自己,就不太願意去請教。

以上3個場景,其最後的結果是越不學習,對新的事物、技能越難以掌握,漸漸地就喪失了競爭力。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 危害二:降低自信心,增加焦慮感

塞內加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缺乏信心並不是因為出現了困難,而出現困難倒是因為缺乏信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信心,隨之而來的是遇到問題不知所措,焦慮情緒油然而生。在職場,如果沒有了自信心,就會讓自己陷入到,無限的自責懊悔的深坑。比如:

1.做事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我們看一個案例:

最近公司宣佈,銷售部經理崗位從小賈和小洪兩人之間提拔一個,但需要兩人做一次競聘演講。小賈覺得平時和小洪關係也不錯,生怕競聘後影響兩人關係,競聘演講的準備工作拖拖拉拉的,但一想到自己工作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有一次晉升的機會,又不甘心,時間就在小賈猶豫不決中浪費掉了。

到了競聘那天,小賈站在演講臺前傻站了很久,不知道該說什麼,最後小洪順利的升職為銷售部經理,而小賈被領導認為難以不出趟。

2.做事沒有毅力,容易放棄

我們看一個案例:

小朱是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銷售,公司安排每天要求打100個陌拜電話。剛入職培訓的時候,銷售主管就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每天保持固定的電話量,基本上一個月後,無論是銷售話術,還是溝通技巧都進步的非常快。

小朱一開始也把銷售經理當成自己學習的榜樣,給自己定了每天打150個,希望可以快速得到提升。打了幾天,發現不是掛電話,就是電話裡抱怨被騷擾,於是就想放棄。

銷售經理知道後,和她認真的溝通了一次,並鼓勵小朱繼續堅持,結果堅持了沒幾天,小朱實在忍受不了辭職了。

3.做事害怕溝通,自我封閉

我們看一個案例

小羅是做軟件開發工作,大家對小羅的評價是,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溝通,尤其是遇到項目碰頭會的時候,希望小羅可以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可每次小羅都只是搖搖頭。

時間一長,大家都慢慢疏遠了小羅。可小羅認為把工作做好不就行了,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溝通呢,再說了,我又沒有耽誤大家的工作。漸漸地,小羅越來越封閉自我。

以上3個場景,其最後的結果是越沒信心,越牴觸與人溝通,拒絕成長,生活充滿了焦慮。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 危害三:扭曲判斷力,提高失敗率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一個人如果正確的判斷力,遇事就會容易衝動,衝動之下所做的事,大多數不但給自己帶來不堪收拾的後果,還給身邊人帶來了各種麻煩。在職場,如果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就會讓自己失敗的概率更大。比如:

1.做事衝動,不考慮後果

我們看一個案例

公司有個員工小馬,做事衝動,經常把自己臆想的事情看成事實。有一次,一個客戶從小馬手中,買了我們公司產品,希望小馬能上門培訓一次。

小馬到了客戶那,正好客戶的領導來公司,客戶就讓小馬稍等下,結果小馬認為客戶不把自己當回事,轉頭就走。

其實當天客戶的領導來視察,客戶順帶給公司領導推薦了我們公司的產品,建議全國普及。客戶和領導溝通完,出來後看到小馬走了。客戶覺得小馬的服務太差,最後換了我們同行的產品,導致我們損失了一筆大單子。

2.受人蠱惑,沒有分辨力

我們看一個案例

2015年集團空降了一個副總,該副總野心很大,一心想總經理擠走。過了大半年,副總召集手下幾個部門的總監開會,並在會上提議大家聯名罷免總經理。

按理說,大多數總監對此,會表面順應,私下觀望。但就有這麼一位總監,第一個簽字。當時其他總監看了後,都沒說話,副總召開的會議也臨時中斷。

過了一週,集團下發公告,公告裡宣佈,副總和當時簽字的總監,由於個人原因,已經辦理離職。

3.歪曲事實,沒有道德觀

我們看一個案例:

市場專員小耿為人比較自私,一旦與其他同事有利益衝突時,明明是自己的失誤,卻喜歡倒打一耙,搞的大家都不願意和他共事。

有一次公司舉辦老客戶回饋晚宴,原本是小耿和小楚兩個人負責接待工作。小耿覺得做接待搞的跟飯店服務員一樣,就趁機躲在酒店的安全出口偷懶。

小楚看到小耿偷懶,也沒說什麼,自己一個人忙前忙後的。部門總監來了後,看到只有一個人在忙接待工作,就問小楚,小耿去哪兒了。小楚就說,剛才小耿還在這裡,應該是去了洗手間,要不我馬上去洗手間找他。

結果小耿來了後,開口就說:“總監,剛才我忙的要死,小楚也不幫忙,我就去找小楚了。”小耿的話剛說完,總監先是愣了下,然後拍拍小耿的肩膀說了句:“辛虧我一開始在門口看了會,才讓小楚去找你。”

沒過多久,小耿自己辭職走人了。

以上3個場景,其最後的結果是,越是沒有正確判斷力的人,越容易被人排擠,最後大多以辭職收場。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03 職場“聰明人”如何解決自我設障問題?

發現了問題,我們就需要去解決它,對於“自我設障”,如何去解除呢?

“自我設障”的情緒是由大腦杏仁體掌握,有些人可以克服這種情緒,有些人則做不到。但是做不到是不是意味著要放棄呢?答案並非如此,如果真的放棄,那只是讓“自我設障”繼續惡性循環下去。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一個實用的方法。在《原則》這本書中,就提供一種清晰的發現障礙,清除自我設障的方法:目標—>問題—>診斷—>方案—>踐行。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特別提醒:使用這一方法有一個必須要注意的兩個方面:

1.每次只想一個步驟,這樣是保證可確保注意力的深入,也促使成長,發揮潛能。

2.實事求是,面對現實。

這兩個注意事項,特別對於職場中的“聰明人”而言,尤為重要,說直白點就是,讓自己聰明的大腦,不要過多的去想捷徑和耍小聰明。

下面我們就分別從這5個步驟的原理,瞭解下解決“自我設障”問題的思路。

  • 第一步:目標

在《原則》一書中,目標代表的是,自己追求的事物,也就是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

書中對於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就是:設定目標就專注目標,不要去想如何實現目標,也不要去想如果目標設定錯了會怎麼辦。

那麼針對解決“自我設障”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應該定位在,消除“自我設障”心理。

  • 第二步:問題

對於“自我設障”所存在的問題,需要把本質問題擺上桌面。比如:

1.缺少學習力;

2.缺少自信心

3.缺少判斷力

這些問題,對於“聰明人”來說,可能不願意承認,但要想解決掉“自我設障”心理,這些問題就不得不勇敢的擺上桌面,並且把以解決這些問題,看成是自己提升的機會。

  • 第三步:診斷

列出問題,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去診斷根源,這就好比醫生對於不同的患者,並不是按照醫學書上的通用案例去提供治療方案。而是針對問題本身進行分析。

那麼在第二步中,我們列出了“自我設障”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就需要針對性的去分析原因。

特別注意的是,診斷是分析根本原因,而不是直接原因

比如針對第二步中的問題,如何分析?具體思路如下:

1.缺少學習力

(1)直接原因:我因為家務事太多,導致沒有多餘的時間學習。

(2)根本原因:我因為沒有上進心,而沒有去合理分配時間來學習。

2.缺少自信心

(1)直接原因:我總是簽單失敗,所以我越來越沒有信心。

(2)根本原因:我沒有用心去學習產品知識,所以我簽單總是失敗。

3.缺少判斷力

(1)直接原因:我礙於面子,怕得罪人,所以我輕信謠言,跟風散播。

(2)根本原因:我做事沒有原則性,所以我才會礙於面子,輕信謠言。

  • 第四步:方案

根據診斷的結果,這個時候就需要思考具體的解決方案。 關於規劃解決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規劃之前先回顧

簡單點說就是,自己經歷了什麼,才會有了“自我設障”心理。

2.把問題看成是結果

也就是說,“自我設障”的心理是當下的結果,並不是自己的整個人生,根據第三步診斷的分析結果,思考改變這個結果的方法。

3.規劃解決方法不需要過度思考

這句話並不矛盾,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思考問題肯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這樣才能思考的有深度。其實並不需要這樣做。

正確的做法是,先草擬解決方案的框架,也就是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寫下來,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

比如:解決自信心問題,診斷分析是因為自己沒用心學習產品知識,那就把如何學好產品知識的方法列出來

(1)自己親自體驗產品各項功能

(2)與產品開發部門多溝通

(3)請教銷售高手關於產品功能介紹的話術

從這些能想到的方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

  • 第五步:踐行

所謂的踐行,就是從頭到尾,堅定不移的執行解決方案。有的人會發現在執行方案的時候,會有一些其他的靈感冒出來,有新的靈感沒關係,重要的事這個靈感是否能兼容解決方案,如果能,那就加入進去,如果不能,可以暫時記下,但依然需要把焦點放在已規劃好的方案中。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985名校畢業生說出了真相:我怕的是白吃苦

04 結語

職場中“聰明人”混不好?並不是這些“聰明人”沒能力,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讓聰明的頭腦,開了小差,偏離了正常的使用軌道上。

正如文章開頭,《安家》劇中的985,為自己找的藉口“我怕白吃苦”,實際上他並不是真的怕吃苦,而是在吃苦的行動前,提前為自己做了“自我設障”。

要解決“自我設障”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原則》這本書中,提供的清晰的發現障礙,清除自我設障的方法:

目標—>問題—>診斷—>方案—>踐行。

無論一個人的天賦如何,最重要的是實踐,正如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

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使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

如果把這句話用在職場“聰明人”身上,那就是:職場人所具備的天賦,它既可以向上成長,也可以向下墜落。而逼使它衝向雲霄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實踐,在實踐。

職友圈老金:職場老兵,上市公司互聯網教育特聘講師,擅長分享職場生存、晉升技巧、營銷策劃、副業項目鑑定和實戰經驗,歡迎關注我@職友圈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