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否要生孩子是一個紅到發黑的話題,在知乎上有15.7萬個相關的討論。

關於這個話題主要有兩個觀點,一是認為,生孩子很幸福、家庭很溫暖,二是認為不生孩子很自由,過得更開心。無數網友對這兩個觀點進行了多次的辯論,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深入地討論一下。

支持生孩子一方的觀點

01 進化心理學

在支持生孩子的人群中,他們為自己提供佐證最多的就是進化心理學上的觀點:人都是為基因服務,人活著的使命就是傳遞基因,所以人得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生物學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也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基因是很自私的,人類只是基因的載體,基因 為了達到複製自己的目的,指使著人類做各種活動,比如求愛、求婚、買房、拼命加班、競爭、虛假的合作,連利他行為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利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比如避免自責)或期待對方將來回報自己。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這種觀念,就是從生物與進化的單一角度來看待問題的,但是我們都知道,人類並不是只受先天的影響,我們還受到後天生存環境的影響。比如有的人的身高基因很好,父親180,母親170,都長得特別高,但是他生長的環境極度缺乏營養,他出生之後,碰巧父母破產、失業在家多年,家裡吃了上頓沒下頓,喝不上牛奶、吃不上肉,他成人後的身高很可能只有168。

又或者,父母都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一直都很差,在班上屬於墊底水平,無論父母怎麼努力輔導,請了多少優秀的教師,給了多麼嚴重的懲罰、誘人的獎勵,他的成績也沒有明顯的進步。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從以上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基因並不能操控人的所有活動,不僅是身高和學習成績,在生孩子這一點上也是一樣。基因或許有讓人通過性行為產生後代的傾向,但人依然有主動選擇的自由,你可以選擇做好安全措施,也可以選擇10個月後等待新生命的到來。

02 養兒防老

除了這個觀點,還有不少人認為,生孩子就是為了以後能有人養老,當我們年老色衰時,行動不便、身體機能下降,只有子女才會盡心盡力地照顧自己,就算有錢請保姆,外人也不可能像親人一樣照顧周到的。

這種觀念在古代就叫母憑子貴,妃嬪們在皇宮裡無法依賴任何人,只能依賴自己親生的孩子(而且最好是兒子)。沒有孩子,後宮會非常寂寞冰冷。

其實養兒(女)防老這個理論在現在也站不住腳,一是因為現在的人不像古代的妃嬪那麼被動,我們有走出自己家門、走出這座城市的自由,老人可以繼續探索世界的未知,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等著黃土掩埋剩下的一部分。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二是因為“久病床前無孝子”,哪怕是親生的子女,也不大可能拋棄家庭、學業和事業,傾家蕩產地照顧自己的父母。養育之恩固然很大,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就不重要了嗎?更何況,當子女得知父母是為了給自己養老才生下他、養育他時,他對父母又會有怎樣的看法?

當父母把養老的責任完全轉嫁到子女身上時,他們也就放棄了成為最好自己的機會,但其實真正值得依賴的人只有自己啊。

03 到了中年,男人後悔可以吃後悔藥,女人已來不及

很多人提倡女人要早點生孩子,是因為他們認為:男女受生育的限制是不一樣的。40歲之後,男人後悔他可以離婚之後找一個二十幾歲的,一家三口和和美美,而女人已經無法生育了,只能孤單一個人過。

這個結論的前提其實是,40歲的男人很容易找到一個20歲的。想的也太簡單了,面對一個可以當自己父親的男人,女生為什麼會喜歡他呢?除非他特別有錢,長得特別帥氣,身材特別好,你總得為你年齡的劣勢付出巨大的代價吧。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而條件這麼好的一個男人,他真的要離婚,那妻子也會得到很大一部分補貼,因為是他先違反夫妻之間的承諾的,而對於沒有生育孩子、少了很多壓力的女性來說,這個時候依然可以保養的很好,她再找一個不錯的丈夫也很容易。

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女性,在任何年齡都可以被人追,女性的價值並不只有生育功能,還有很多別的魅力。

從以上的觀點中可以看出,婚姻中的伴侶想要說服對方生孩子,可以有很多說法。但這三個觀點都是建立在夫妻感情長期很穩定的基礎之上的,對於我們現在來說,全國的離婚率接近30%,不管是有了孩子還是沒有孩子的,在結婚7年之內有不少家庭都會離婚結束,要孩子並不沒有明顯的優勢。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離婚之後孩子歸誰養,孩子的成長教育怎麼處理?他會產生怎樣的心理陰影?這又是一些重大的問題。

不支持生孩子的一方

很多不願意生孩子的人認為,丁克最大的好處就是兩個人可以過得更自由,生活質量更高,下班回家可以點外賣,週末可以出去玩,也有更多時間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甚至還可以去讀個研,出國留學等等。

沒有了孩子的牽絆,省了很多錢,也少了很多心理壓力,這的確是一種讓自己過得更幸福的方式。

但這並不代表生孩子就一無是處。有網友說,每天筋疲力盡的回到家裡,看著一個活蹦亂跳,粉嫩粉嫩的小孩子跑過來叫著爸爸媽媽,瞬間身上的壓力都消除了,這種安慰是伴侶無法提供的。不得不說,孩子就是希望。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對於很多夫妻來說,時間長了之後感情就會趨於平淡,但因為這個理由而離婚實在是不機智,所以有一個孩子是推動生活繼續向前的一種好方法。

“更何況,在生了孩子之後才知道,小生命的到來也讓工作有了突破。以前覺得能養活兩個人就可以了,現在覺得,多了一個生命,拼搏事業的動力更強了,由此而獲得的事業成就感也更高。”

還有網友說,只有在自己養育了孩子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小時候養育我有多麼辛苦,養兒方知父母恩,他也學會了與父母和解,原諒了父母年輕的時候犯下的錯誤。所以有了孩子,讓他變得更加成熟和沉穩,而不再是單身時的意氣用事。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同樣,有研究表明,相比那些沒有孩子的人,有孩子的父母,表現出了更多的與親屬、朋友和社區的社交融合,他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比如給孩子喂什麼食物更健康、怎麼輔導孩子的學習、怎麼給孩子樹立榜樣等等,而那些沒有孩子的人根本無法插話,時間長了他們就會遠離這個團體

所以生孩子養孩子也是有回報的,是因為看到了這些回報,因此,很多人寧願吃糠咽菜,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最好的。

從需要的角度

以上兩種觀念,雖然是互相矛盾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共存的。事實上,任何東西都是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任何人想要說服你,都可以選擇其中的某個觀點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理論是為人服務的,它不一定能解決實際問題,實際生活會比理論複雜很多。

關鍵是屏幕前的讀者你是怎麼想的,你需要什麼?有的人想要人多熱鬧的幸福美滿,有的人喜歡自由自在的無憂無慮,追隨自己的內心即可。

養育孩子的確會影響很多,會影響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家庭地位,會增大男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我希望你是在看到所有的優勢和劣勢之後,再作出決定。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對於夫妻這個共同體來說,需要考慮的無非就是經濟條件怎麼樣,怎麼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怎麼處理妻子可能產生的產後抑鬱,在孩子上學前,誰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上學之後誰負責接送以及對孩子進行教育、輔導作業,如果和老人住一起,婆媳矛盾怎麼解決等等。

這些問題並不遙遠,不要等到孩子生下來之後再討論,而是越早越好。

再對於丈夫來說,你更加有呵護妻子的責任,你需要表現出足夠的安全感和責任感,你更應該明白懷孕生孩子和養孩子意味著什麼。

而對於妻子來說,因為生育的大部分責任都是女性負責,我希望你更加理性一點,把這個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但是還不想要孩子就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丁克到中年後悔了,男人還能找20歲的?生孩子的奇葩理由真不少

最後,對於那些以愛要挾,你愛我就要為我生個孩子的人,勸女生還是早點離開吧,這就是一種綁架,你可以同樣回,如果你愛我,那你應該每個月賺10萬以上,並且全部交給我。

婚姻最重要的就是責任,而養孩子的責任更加艱鉅。為了減少大家的後悔,寫下這篇文章,很口水話,但還是希望它對大家有幫助。

[1]徐華春,崔碧穎,張文婷.為人父母者更幸福?[J].心理科學進展,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