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前言

春秋戰國時代,華夏女兒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提高,這就導致之前大家所賴以生存各方面制度和習慣,都開始發生大規模的改變。原先所制定制度和習慣,自然就無法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在這種背景下,新的制度被提出,新的習慣被養成,於是各種大師、大思想家就如同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並且讓整個社會的思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百家爭鳴的出現也有其必然原因

那個時代許多的思想家都會涉足到政治的領域,因為政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的產物,而且是以人的思想為轉移的一種事物,所以大思想家對政治的領悟會格外深刻,比如孔子、孟子都曾經嘗試過入仕。但是後來由於他們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發展和特殊的貢獻,讓人們忘記了他們的從政經歷。

屈原就是這群人其中的一位,由於屈原在文學上有較高的造詣,所以現代人更多的瞭解到他是從文學領域中,包括我們的課本中都會以教授他的辭為主,對於他的身份則一筆帶過,不過,我們仍然能從他的行筆中讀出鬱郁不得志之感,這是因為他被讒言所害被楚王疏遠導致的,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其實,在政壇上的屈原,可是一改我們認為的柔弱文人形象,是一個精通謀略殺伐果斷的良臣,楚王甚至讓他接手吳起變法的工作,要知道改革歷來會觸動舊貴族的利益,非大魄力人不能為之,可見屈原高超的政治能力。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記載,瞭解他的多面人生。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影視劇中的少年屈原英氣逼人



青年屈原被破格提拔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從這個姓氏中我們就可以發現,他並非來自於一般家庭,的確,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根正苗紅的帝王之後。

傳說他為了安心讀書,於是選擇在石洞中獨自學習,刻苦讀書的行為感動了神明,於是化身巴山野老為他送來了大量珍貴的書籍助他成才。這些事情在正史之中我們找不到記載,不過可以從側面體現出百姓對他有才學的行為口口相傳,因而才形成這些傳說故事。

雖然神話不能當真,但是他確實是年少負有盛名。屈原的詩歌裡有許多關於他的生平記載。據《招魂》中記載: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他親口說自己少年時有巨大的美德,那麼這個美德具體是什麼事情呢?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中年屈原多以憂國憂民的形象出現

公元前321年,秦軍從西南方向進攻楚地樂平裡,由於此地遠離楚國都城核心區域,所以守備兵力較為薄弱。當時屈原正好居住在此地,他對秦軍的肆意侵擾感到十分憤怒,於是組織當地青年反擊,他一邊按照兵書中的知識利用地形和城池的優勢組織防守,一邊給人心惶惶的當鼓舞士氣,最好以秦軍的撤退而告終,他因此名聲大震。

此事迅速的傳到懷王的耳朵中,楚懷王執政時,果斷啟用年輕的少壯派來對抗朝堂上的舊貴族勢力,重視變法,知人善用,此舉嚴重打擊了舊貴族的囂張勢力,使得國家實力達到頂峰,國富兵強,因此他特意派人來邀請屈原入朝為官,屈原也願意去更高的舞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二人一拍即合,第二年,他被任命為懷王的左徒,可見懷王對他的信任。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楚懷王劇照

筆者認為,因為屈原是帝王之後,家裡肯定不缺乏對其出仕的影響和教育,所以他對權力並不陌生,所以深得楚王喜愛,但是他年少成名,鋒芒畢露,為政措施也是以利國利民為主,卻不考慮朝堂之上政治對手的利益,也是在日後被人仇視和遭到放逐的重要原因。

接替吳起任改革先鋒

屈原任職沒幾年,楚國迎來了一位享譽天下的名將,東方六名將中的吳起,據《史記·七十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

"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彊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

魏國來的吳起十分熟悉變法先行者李悝的變法策略,將中原地區先進的變法經驗引入楚地,但是和以往所有的變法一樣,旨在富國強軍的變法都會得罪舊貴族的利益,吳起也不例外,被楚地的舊貴族聯合誅殺。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東方六名將之一的吳起慘死楚地

但是懷王卻敏銳的發現了變法給楚地帶來的變化,其實戰國時期的變法萬變不離其宗,首先是土地私有鼓勵百姓生產,其實是軍改提高軍隊戰鬥能力,最後是將貴族利益回收並重新分配。這一系列措施配合一定能在短時間內使國家發生鉅變,但最後卻由於既得利益群體的反對而夭折,如此循環往復。

吳起身死後,懷王卻還想繼續改革的腳步,思來想去,他決定起用屈原繼續吳起的變法工作,讓他成為改革先鋒。選擇屈原的原因有二:

  • 第一是屈原是一個政治能力突出的臣子,對國家的治理有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知識參考。
  • 第二就是屈原以國家利益為先,無視舊貴族的權益,敢於打破壟斷,因此成為了不二人選。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湖南汨羅市屈原墓

不過,舊貴族面對楚王和屈原就是兩幅不同的嘴臉,他們不敢公然挑戰王權,所以表面上接受改革,實際上處處作對,陽奉陰違,阻礙變法的實行。可是屈原卻更正不阿,積極·以推動變法為己任,所以舊貴族們十分記恨他,屢次讓朝中的重臣上書貶低屈原,這其中不乏上官大夫,子蘭這種奸佞小人卻又位極人臣之輩,漸漸的,雖然楚國因為變法得到了國力上的提升,懷王卻開始慢慢地厭惡起屈原,並對他疏遠了。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楚懷王既是屈原的貴人,也是讓他不得志的罪魁禍首

筆者不敢妄自猜測屈原是否有和佞臣打成一片的能力,但是卻敢斷言他必定沒有同流合汙的打算,他從出仕那天起就打算為國家燃燒所有的生命。正如《吊屈原賦》中記載:

"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蹠、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從後世憑弔屈原者眾多,就可見他正是因為以國為重,己為輕的偉大犧牲精神而被大眾所銘記。

朝堂之上積極獻良策

除了被委任擔當改革先鋒,屈原在政治上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表現,許多人都會認為,歷史上的許多文人就是一副文質彬彬,面色白皙,手無縛雞之力的形象,但其實這都是片面的印象,比如李白終生佩劍,是一個劍術高手;辛棄疾的詞境界奔放,他本人也是衝鋒殺敵的良將;而屈原,更不是一個站在江水邊終日吟詩抒情的泛泛之輩,他可是一個精通謀略的殺伐果斷之人。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屈原畫像

他少年時組織當地百姓青年擊退秦軍,有人認為是他精通謀略的表現,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他確實精通謀略,但是他更強大的能力是溝通和領兵。他一個人即使將兵書爛熟於心也是一人之勇,還必須讓身邊的大群百姓在短時間內領會他的意思,讓大家認可他繼而服從於他,下一步才能成功的指揮眾人禦敵。

而且除了軍事才能他還要具有很強的煽動性,才能讓百姓不畏懼秦軍,奮勇作戰(類似於指揮官政委一手抓),所以他日後不得志時候以詩辭抒發胸中鬱悶的行為,絕對不是因為他不善溝通從而自言自語,筆者也不懷疑如果他上陣為將必定會是一個常勝將軍。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不知張儀是否感受到屈原的殺意

而且在張儀詐楚事件中,他表現得十分激進,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

"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在他不受懷王喜愛的時候,他仍然以國家為重,力勸懷王誅殺張儀,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卻發現他為了達成目的不畏殺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文弱書生。

政壇上的屈原:精通謀略,殺伐果斷,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端午節祭祀活動



結語

後世文人願意用自己的才華和屈原加以對比,並得出自己不如他的結論,在筆者看來純粹是給臉上貼金,眾多評價中,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評價才最符合他,那就是"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千百年來,由於屈原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他以楚辭的創始人身份被眾人所熟知,但是當我們回顧他不算長的政治生涯後發現,他和我們傳統思想裡的文弱書生有巨大差異,正如前文提到,他最大的心願是幫助楚國成就天下霸業,可惜卻無法實現,而他藉以抒發情感的歌辭,卻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作,可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如果我們認為詩歌寫的好,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的人,就能得到百姓的尊重,在端午節寧肯自己少食也要拋灑江米祭奠他,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如果真像這樣,那麼估計餃子火燒一類的主食早把江水填滿了,因為歷朝歷代空有一顆憂思之心的文人太多,而真正能從百姓角度出發使百姓得到實惠的實幹家卻少之又少,因此屈原才會被楚人銘記並加以祭奠,並且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徵之一。


參考文獻

1《史記》 司馬遷

2《招魂》 屈原

3《吊屈原賦》 賈誼

文章內容來自清風說史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