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3月4日,德基廣場確定入駐徐州,從新盛集團手中,接過中央國際廣場項目,作價8422萬。


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德基廣場,在全國購物中心裡,一直是頂級流量的存在。2019年單店銷售額122億,僅次於北京SKP。其官網上寫著:“開業十多年來,銷售業績一路高歌猛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購物中心單店銷售前三。”


很多徐州人都說,今天的徐州彭城廣場商圈的佈局,像極了南京新街口。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何其相似。


1990 年代末以後,各種商業投資、房地產開發都一股腦地湧向南京新街口南片區域,而一步之隔的東北角卻彷彿是 “第三國際”,這就是南京商界曾經熱議的“南熱北冷”現象


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為了實現新街口的整體繁榮,南京市加快了對新街口東北片區的開發力度,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新街口東北片區一帶開始了大規模的更新拆遷。


原先的南京模具廠、百花劇場、老舊居住區等低收益空間逐步遷出,取而代之的是同新街口其他地區一樣的大型商業空間。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東北片區開出的各種商場都難逃很快倒閉的厄運,“半邊街現象”、“商業百慕大”等風水說隨之而來,使東北片區成了新街口商圈的“死角”。


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2002年南京行政區劃重大調整後,新街口地區形成了白下區、玄武區、鼓樓區三足鼎立的態勢。


面對新街口南部地區的強勢發展,佔有新街口東北片區的玄武區一直致力於尋找突破,試圖建成一批高智能化標誌性商業樓宇,與新街口其他片區之間錯位經營。


正是在此背景下,德基地產決定進駐並在此興建南京最高端的商業、商務及休閒空間,與新街口南部地區定位於大眾消費的新街口百貨商場、中央商場等形成明顯的定位、品味落差。


德基廣場於2006年正式開業,一舉奠定了南京市國際頂級購物與商務中心的地位。


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徐州彭城廣場商圈的大發展,比新街口晚了整整十年。


2002年,金地商都進駐彭城廣場商圈;2003年,金鷹國際正式進駐彭城廣場商圈;2017年,蘇寧廣場正式開業。


而在此之前數十年時間裡,淮海路、中山路交叉口,兩家國營商場百貨大樓和彭城大廈相對而立。


彭城廣場商圈,同樣遭遇了南北冷熱不均的現象。一條淮海路,割斷了整個商圈。


路北,蘇寧廣場、金鷹國際、金地商都等等,近年來都在不停擴張、擴容,一片繁華。


路南,新一佳超市成為徐州第一家倒下的大型便民超市;百貨大樓更名為中央商場後,倒在了擴張為“中央國際廣場”的路上,成為徐州老城中心體量最大的爛尾樓;天成國際廣場也成了半吊子工程,佇立在樓頂十年之久的塔吊,讓人汗顏。


同樣,在徐州商業綜合體、高端購物中心開始遍地開花的時候,德基廣場再次出現,在徐州建設屬於他們的第二家“德基廣場”。


在南京新街口,隨著地鐵新街口站的冠名權售與德基廣場,後者的知名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亞洲第一大地鐵站”所帶來的交通便利,持續滋養著新街口商圈。


而值得玩味的是,徐州版德基,同樣比鄰徐州最大的地鐵站彭城廣場站,該站建設地下五層,通過地下商業街通道,可以直達徐州版德基內部。


德基入徐,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宿命”


這和新街口,何其相似。


很多人說,沒有德基的南京,像個大農村。南京德基廣場一期、二期有超過95%的一線奢侈品牌入駐,其中90%之前從未在南京出現過。


而徐州,還沒有一個可以放心購全球奢侈品的購物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