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热评|让怀化吹起“公筷”风!

疫情当前,分餐吃饭、使用公筷,再次成为公众话题,引发讨论。

笔者有一位漫画家朋友,老家在辰溪县黄溪口镇。每次与君进餐,他都会主动准备公筷,向朋友们介绍推广使用公筷的好处:“在我们黄溪口,家家户户都有用公筷的传统,哪怕是两口子吃饭,甚至一个人吃饭,都要用公筷呢!”

汗颜之后,笔者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黄溪口镇有“公筷之乡”的美誉,数万人口,家家户户用公筷,公筷使用率达100%,使用公筷,健康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

可公筷在怀化的普及率却还远远不够!在中国人看来,共餐制不仅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用餐形式,更是一条情感交流的纽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含义上的社交行为。“中国式用餐”成为亲朋好友聚会的标准模式,用公筷似乎少了点“人情味”。殊不知“万筷齐发”给病毒制造了无限传播可能!

在这次疫情传播中,大家都知道,病毒是罪魁祸首。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都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筷箸纷飞、觥筹交错之际,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病毒便乘虚而入,感染众人,造成“防线”失守,健康全面“崩盘”。

是时候该使用公筷了!眼下,打破共餐制,实行分餐制,一下彻底改变千年来的习惯和情感联结,既缺乏可操作性,也不合理,而倡导使用公筷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围桌吃饭,交流感情;使用公筷,隔离病毒,共享健康。目前,不少地方抓住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机,加快推广公筷公勺,促进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市相关单位和行业也应行动起来,引领风尚;一些大中型宾馆、餐馆、酒店,机关单位食堂等应该积极倡导使用公筷、鼓励文明用餐;公共卫生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树立一批推广公筷、文明用餐的典型,在全社会倡导使用公筷的文明风尚。

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做“公筷行动”的践行者。在外就餐时主动索要公筷,在家吃饭也提倡使用公筷,影响和带动身边亲朋好友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

“距离产生美”,使用公筷的良好习惯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了他人的权益。现代文明,不能缺少这种界限感、规则感,这是对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让我们坦然接受公筷,助力黄溪口公筷风俗在五溪大地蔚然成风,引领健康新风尚。(姚晓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