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作為老牌強國,英國在火炮技術方面造詣頗深,近代一兩百年裡出現了無數的經典火炮。二戰不僅是火炮技術突飛猛進的時期,同樣也是飛機技術改革的重要節點,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噴氣式發動機走向成熟,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活塞發動機,戰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不可同日而語,二戰中的高射炮已經對噴氣式戰機無能為力。

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127毫米轉膛高射炮

當時世界各國都希望找到一種新的技術進行防空作戰,二戰末期德國率先進行了地空導彈的研製,並且個別型號已經趨於成熟,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地空導彈不僅精度差,而且導彈和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尺寸龐大,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被打擊的目標,因此還無法順利走進軍隊。真正值得依賴的還是傳統的大口徑高射炮。

新的形勢下,傳統高炮的射速和炮口機動性已經跟不上噴氣式戰機,必須想辦法提升射速和炮口調整速度,上世紀50年代初英國提出了“綠色釘錘”計劃,旨在打造一款超級大口徑高射炮。

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127毫米轉膛炮

經過探討,新式高射炮口徑被定位為127毫米,這樣炮彈能夠打得足夠高;為了提升射速,傳統的裝填方式被捨棄,改為彈鼓供彈,每個彈鼓可裝彈14發,用電機驅動,配以自動裝彈機,火炮理論最大射速達96發每分鐘,對於這樣一款大口徑高炮來說幾乎到了極限。

雖然開炮一時爽,但是裝彈累死人,28發炮彈經不起幾個點射就會被打光,此時就需要用配套的小型起重機將空彈鼓吊下來,再把滿裝彈鼓吊起來安裝上去,就算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也需要10~15分鐘完成,而且還需要另外的士兵給空彈鼓手動裝彈,這個活可不輕鬆。

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巨大的彈鼓

光有一門好炮可不行,設計師為它設計了一座重型6輪炮架,這樣才能滿足火炮的方向調整和射擊時巨大的後坐力,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尺寸和重量,一般的拖車還真沒辦法伺候它。
該炮另一個亮點就是將火炮、雷達和計算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套高度自動化的火控系統,高炮的開火只需要一名士兵即可。要想伺候好這套系統同樣困難,正常情況下高炮配備兩輛拖車,分別拖曳高炮和彈藥,作戰時分別向火炮和火控系統供電。

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127毫米轉膛炮

1957年英國終止了“綠色釘錘”計劃,首先因為高炮反擊噴氣式戰機作用已經很低了,英國確立了以空軍配合雷達殲敵於百里之外的防空方案,比起高射炮而言其可行性和靈活性要高得多;其次是導彈技術的進步,50年代中後期防空導彈已經日趨成熟,如美國的“黃銅騎士”地空導彈,導彈技術還催生出空地導彈技術的發展,戰機具備了遠距離空襲目標的技術,高射炮只能對空興嘆。

高射炮的巔峰之作,英國採用彈鼓供彈的127毫米高炮,96發每分鐘

127毫米轉膛炮

雖然大口徑高射炮已經沒落,但是直升機的發展讓中小口徑高射炮得以延續,“綠色釘錘”的火控技術為日後小口徑高炮自動化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