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学者︱马丽蓉:全球丝路学派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新丝路学刊》2017年第2期

作者简介: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暨“天山学者”特聘教授

【摘 要】百年显学的丝路学,不仅吸引了不同学科的有志之士投身其中,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等;比较不同学派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尤其是欧、美、中三大学派之异同等,旨在探讨中国丝路学在“一带一路”带动下的振兴之策;构建“丝路学术共同体”,不仅让世界在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之际能够倾听来自中国的“学术声音”,也能在全球丝路学转型、中国丝路学振兴之际彰显文化自信的“学术中国”。

【关键词】丝路学;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丝路学术共同体

自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丝绸之路”以来,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的持续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丝路学”,至今方兴未艾。“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激发了中外学者致力于丝路学研究的积极性,还在客观上形成了丝路学发展的学术新机遇。但是,与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论著及报告的“井喷”态势相比,中国丝路学学科建设未能及时跟进而显得分外冷落。如何通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实地调研来推动丝路学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年显学的丝路学,不仅吸引了不同学科的有志之士投身其中,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以及俄罗斯、中亚、日本、韩国等影响甚大的研究重镇。进行不同学派的比较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丝路学发展脉络、发展规律,以及欧、美、中三大学派异同等来探讨中国丝路学振兴的基本路径,进而在全球丝路学转型之际实现中国丝路学振兴之宏愿。


丝路学者︱马丽蓉:全球丝路学派比较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