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code>“我並不期望發現新大陸,只期望能理解已存在的物理學基礎,或許能將其加深。”/<code> 

提起“馬克斯·普朗克,”或許有很多朋友並不瞭解這個人,但是很多顏控和學物理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人。

為加深你們對他的印象,我決定放上一張普朗克的照片,說誇張點,普朗克集合了小說男主所有的特點,溫潤如玉,翩翩紳士和良好的家教以及傳奇的一生,這個男人全都擁有了。

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普朗克的顏值巔峰

普朗克在遭遇重大打擊之前,他的生活一帆風順,那時的普朗克意氣風發,由於良好的學識和教研,在德國的普朗克備受人尊敬,連著名的愛因斯坦都是普朗克的至交好友。

在當時的納粹統治之下,普朗克沒有為了活命而自保,他曾站出來公開譴責納粹的暴行,並反對那時嚴重的種族歧視和種族滅絕。

著名的波爾茲曼常數K,便是普朗克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為了向自己敬重的導師表示心意,便將常數K命名為波爾茲曼。

這樣的偉人,有著不凡的經歷和相貌,普朗克這一生註定是不凡的。

時間回到1858年,這年,小普朗克出生了,他的家庭並非像其他偉人那樣平凡,普朗克的祖父和父親包括曾祖父都是著名的教授,生在這樣的家庭,普朗克想不成才都難。

在搬去慕尼黑之前,普朗克的童年生活十分幸福,雖然一家子都是教授,但是普朗克的家庭並不是那種頑固和古板的形象。

普朗克並不是父親的原配妻子所生,他是父親第三任妻子的孩子,並有6個同樣優異的兄弟姐妹,其中一個哥哥是著名的作曲家。

9歲後的普朗克跟著家人一起搬到了慕尼黑,也是在這所學校的經歷,讓普朗克喜歡上了數學和物理,有一個好老師讓普朗克愛上了學校裡的生活。

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少年時的普朗克

在這所學校裡,普朗克以優異的成績博得老師的青睞,16歲那年,普朗克第一次接觸到了物理學這個領域,也為他以後不凡的一生打下了基礎。

在成為物理學家之前,普朗克差點成了音樂領域上的佼佼者,他不僅天資聰穎在音樂上表現出極大的天賦,鋼琴和手風琴都能彈奏,此前還多次為學校的盛會寫作歌曲,即使是這樣,普朗特仍然愛好物理學。

1877年,普朗克轉學到了另一所學校,著名的物理學家亥姆霍茲曾被普朗克調侃道:“他上課從不做準備,講課磕磕巴巴,經常有計算錯誤,讓人無聊的打瞌睡,”而對於自己的數學老師,普朗克也是毫不留情的批評:“他講課太過於乏味,讓人提不起興趣。”

說話直白的普朗克並不招人喜歡,就像謝耳朵那樣,雖然聰明可是情商基本為零。

雖然普朗克情商很低,可也吸引到了他的小迷妹,普朗克曾有兩任妻子,與她們相愛,是普朗克這一生中最美好的妻子。

普朗克的第一任妻子不是自己追求的,第一任妻子是同學的妹妹瑪麗,當時的普朗克已經出名,是學校的小紅人,瑪麗早已成了普朗克的迷妹。

兩人相愛後火速結了婚,婚後兩人感情極好,並生下兩人愛的結晶,瑪麗為普朗克生了4個孩子,其中兩個都是雙胞胎,妻子生下孩子後普朗克帶著一家6口搬去了柏林,並買下一棟莊園居住。

莊園附近住的都是名人,音樂家和大學教授,普朗克和他們相處極為融洽,或許是上天嫉妒優秀的普朗克,好日子僅僅過了22年,妻子瑪麗在1909年患上肺結核去世,為此,普朗克悲痛極了。

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遭遇家庭重大變故的普朗克

妻子去世後,為了能有人照顧普朗克和孩子們,有人給普朗克介紹了第二任妻子瑪格麗特,1911年,普朗克和瑪格麗特的孩子於12月出生。

對於普朗克來說,不幸的日子已經翻篇,第二任妻子賢惠能幹,這讓經歷喪妻普朗克安慰許多,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普朗克與第二任妻子的孩子出生後不久,也就是3年後,普朗克的大兒子死在了凡爾登戰役中,那時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是普朗克的兒子,這次戰爭死了25萬人,這次慘痛的戰役也被人們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大兒子死了,二兒子也好不到哪去,早在1914年,二兒子就被法軍俘虜,不甘心就這樣過一生,二兒子奮起反抗。

1945,二兒子痛恨希特勒的暴行,並參與了暗殺希特勒的活動,由於暗殺希特勒失敗,二兒子被關押後處決。

兒子犧牲了,在家待著的女兒也沒好到哪去。

在大兒子死後3年,普朗克的女兒也死於難產,那個年代的醫術不同於現在,女兒在遭受極大的生產之苦後死去,大人和孩子一同喪生,這讓普朗克的精神每況愈下。

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垂垂老矣的普朗克

在女兒死後不久,女婿娶了普朗克的另一個女兒,遺憾的是,或許老天爺覺得普朗克的人生太過於完美,這個女兒也同樣在生產時不順,經過幾個小時的生產後女兒也死於難產,雙胞胎孩子得以存活。

為了紀念兩個同樣在生產中死去的女兒,普朗克為兩個雙胞胎外孫分別取名為兩個女兒的名字,至此,普朗克與第一任妻子女兒都隨著瑪麗一同長眠於地下。

普朗特雖然活著,可是精神已經逐漸萎靡,他從一個翩翩公子變成了糟老頭子,很多驚豔於他帥氣的人,都會在看到他中年頹廢的形象大肆調侃,殊不知他正在遭遇巨大的悲傷。

在最後一個兒子去世前,由於暗殺希特勒的緣故,正在遭受監禁和即將面臨處決,此時的普朗克已經85歲的高齡,他已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中患上抑鬱症,在灰暗的期間,普朗克曾寫下這樣一句話:“我突然萌發了這樣的念頭,要度過危機,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轉折點那天。”

他是德國版“活著”,翩翩的如玉公子,終被生活蹉跎成“福貴”

老年的普朗克

​為了兒子不被希特勒處決,普朗克曾向希特勒寫過一封信,他希望能看在自己85歲的高齡,懇請希特勒能留下自己與瑪麗的最後一個孩子,除此,別無所求。

希特勒根本不會在乎他的信和卑微的乞求,最終將普朗克最後一個孩子處刑,在兒子去世半年後,正好趕上二戰爆發,普朗克不斷為了自己的物理事業進行奔走。

1947年,這個可憐的老人最終抑鬱而亡,帶著傷痛和對妻子孩子的思念去世,在普朗克死後,他的墓誌銘並沒有長篇大論的寫下一生成就,而是寫下了這段代表他一生的成就:“h=6.63x10^-34J·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