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xíng)

“陉”是指山脉中断之处的自然通道,“太行八陉”则是指横穿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其中,井陉为第五陉,也是交通意义重要的一条陉道。

太行八陉(xíng)

历史上对太行八陉的排序为从南向北,井陉为第五陉。在八陉中,仅井陉和轵关陉是贯穿太行山、连接华北平原与汾河盆地的陉道。绵延千百年的井陉古驿道,百年前始建的石太铁路(前身为正太铁路)、建国后修建的307国道和青银高速在井陉道交叠,形成一幅古今要道交会图。

太行八陉(xíng)

一陉为轵(zhǐ)关陉

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的起始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轵关陉的末关为现山西侯马市南的铁铃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

二陉是太行陉

太行陉又称太行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沟通晋城市和焦作市的一条重要通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阳,北接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是“兵要首地”、“商旅通衢”。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第三陉是白陉

白陉即孟门陉,在山西省陵川县东约三十公里处。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长、完整的茶马古道。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四陉为滏(fǔ)口陉

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自古便为重要隘口,直探华北大地。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第五陉是井陉

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太行八陉中,井陉得名很早。《吕氏春秋》总结了天下重要的九座山隘,所谓“天下九塞”,井陉就是其中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那里的地势“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所以被称为井陉。井陉道连接着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第六陉是飞狐陉

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胜之地也。是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间的要隘,还是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

第七陉是蒲阴陉

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从易县西通涞源、山西灵丘,从灵丘往北就一路直抵大同了,已然便是蒙古高原的边缘。所以,这条通道在古时就是一条现成的进军路线,北方高原的骑兵,南下大同,经此可直逼河北内地。

第八陉即为军都陉

北三陉中位置靠北的是军都陉,陉道是太行八陉中短距的。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从南口经过居庸关到北口,只短短四十多里,地形险峻。在现代地理学上,军都陉又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地理分界线。其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许多王朝的兴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