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朱棣,教你誇我?賞析,盛世之書《永樂大典》

明成祖朱棣,編纂《永樂大典》,代表“盛世修書”的傳統,如宋代修《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冊府元龜》、《文苑英華》,清代乾隆時修《四庫全書》,是為一個時代“文治”之象徵。

《大明風華》朱棣,教你誇我?賞析,盛世之書《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收錄中國明代之前的圖書文獻近八千種,內容包括十三經、史書、子書、集部、釋藏、道經、農藝、戲劇、工技等各類典籍文章,採掇蒐羅,浩繁淵博。全書以《洪武正韻》為綱,“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按韻列單字,先註明每一字的音義,次錄各韻字的反切與解說,再行記錄楷篆隸各書寫體,彙輯與此字有關的各種資料,乃至於抄錄整本書、整篇內容,全文錄入。書名和作者名稱,用紅字寫出。

明世宗命人照永樂原本摹寫兩部,正本存放文淵閣,副本存於皇史宬。正本於明亡之時全毀。

《永樂大典》的功能多用於輯佚與校勘。

《大明風華》朱棣,教你誇我?賞析,盛世之書《永樂大典》

嘉靖年間,張四維從《大典》輯出《名公書判清明集》十七卷,是最早的輯佚之作。

乾隆元年,全祖望住李紱家中,通過李紱借閱《大典》,輯出王安石《周官新義》60卷、高氏《春秋義宗》150卷等。

清代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12種書,均見於《四庫全書總目》,包括已失佚的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薛居正《舊五代史》、林寶《元和姓纂》、胡瑗《洪範口義》、趙善湘《洪範統一》、《兩朝綱目備要》(佚名)、周巽《性情集》、錢宰《臨安集》、路振《九國志》、《東南紀聞》(佚名)等巨篇,皆由邵晉涵自《永樂大典》輯出。

嘉慶中葉修《全唐文》,從中輯出大量唐文

學者徐松又輯出《宋會要》500卷、《宋中興禮書》300卷、《中興禮書續編》80卷;

至清代,戴震在四庫館發現《永樂大典》幾乎保存了完整的《水經注》(卷11127至卷11141)

酈道元《水經注序》原已失佚,也由《永樂大典》保存。

《大明風華》朱棣,教你誇我?賞析,盛世之書《永樂大典》

其他的輯文還有《析津志》等。

張忱石整理點校《永樂大典方誌輯佚》,是唯一比較完整保存在殘本《大典》中的宋代方誌。

朱棣:學會如何誇我的“文治”之功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