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人和猛藥

有一部講明朝那些事兒的國產歷史題材電影最近常被提及。


電影有三個關鍵詞:吏治、疫情以及中醫,無論哪個都是三個當下大熱點。


它就是《大明劫》


猛人和猛藥


崇禎15年的時候,也就離他在煤山上吊自殺還有兩年的時間,大明朝已經是大廈將傾。


猛人和猛藥


每到一個朝代到了如此危急的時候,總是猛人輩出。


孫傳庭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位貌似能力挽狂瀾的猛人。


猛人和猛藥


崇禎命人趕緊把他從監獄釋放,派他去消滅了起義的流寇,拯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猛人和猛藥


崇禎一臉憂心的詢問,多少兵馬能夠蕩平這些賊寇。


猛人和猛藥


孫傳庭不假思索的回答,五千精兵足矣,再加上當地還有駐軍,賊寇不足為懼。


猛人和猛藥


崇禎其實心裡也知道,多了他可能也拿不出來了。


明朝的末年,外要抵抗後金(後來的清朝),


內要面對農民起義(李自成為代表的闖軍是其中擁有最大聲勢和影響的)。


吏治腐敗,苛捐雜稅,即使努力儉樸崇禎也江郎才盡,使用了這滿朝之中最後一個猛人。


另一邊,江湖醫生吳又可,是個治病喜歡出奇招的好人。


出奇招,因為用藥過猛,被人給告了。


猛人和猛藥


好人吳又可,即診治官兵也診治流賊。


猛人和猛藥


事實上,歷史當中沒有記載,吳又可和孫傳庭有什麼關係,可能這兩個人壓根沒見過。


編劇周顯揚也說過,這個電影劇本最初的構建,是想簡單的對非典的影射,把故事的背景放在蘇州。


“就是一個徵兵的村子和地方官員瞞報,吳又可孤膽英雄與之對抗,脫胎於《極度恐慌》(戳一下看小谷之前寫過)的劇情。我當時覺得明末的題材,不與大歷史相關就太可惜了,所以第一次交給他的故事梗概裡就放進了孫傳庭這條線,當做一個故事背景和引子。”

——周顯揚


史料上記載,明朝末年的確發生了一場大瘟疫,電影就用這場瘟疫把一官一醫聯繫了起來,官家對抗朝政的積弊,醫者阻擊瘟疫的蔓延。


但大明的劫難僅僅靠一兩個猛人能挽回麼?


顯然不能的。

猛人和猛藥


猛人孫傳庭能不能救世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是“傳庭死,則明亡矣”。


的確,孫傳庭死後的第二年(1644),明朝就滅亡了。


但一個輝煌了二百六十年的朝代,怎麼可能因為一個時代英雄就滅亡呢。


黃仁宇在他的《萬曆十五年》當中也寫到:

“1587 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所以也有人說明朝實亡於萬曆,而不是崇禎。


大明朝這個猛人孫傳庭,雖然努力抗爭了,也沒能逃脫歷史的枷鎖,變成一個失敗者。


電影當中,通過幾件事側面描寫了孫傳庭猛人猛事,暴力破局。


軍閥不受管理怎麼辦?殺掉。


設計斬首了軍閥賀人鳳。


猛人和猛藥


賀人鳳,人稱賀瘋子,打仗很瘋。拿著朝廷的錢養了一群為非作歹的賀家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猛人和猛藥


甚至拿著普通村民的人頭當做流賊來向孫傳庭邀功。


猛人和猛藥


猛人和猛藥


孫傳庭斬首了賀人鳳和他們軍隊,震懾眾將領。


糧食保管員瞞報怎麼辦?殺掉。


孫傳庭,先是去檢查了士兵運用火器的能力。


猛人和猛藥


但發現火器設備根本就不能用,兵員彈藥沒補給。


猛人和猛藥


檢查銀錢賬目,發現上峰好久沒撥款了。


猛人和猛藥


氣到極點的孫傳庭,最後去檢查了最重要的糧食。


猛人和猛藥


沒想到糧官為了應對檢查,拿沙子充當糧食,直接殺掉。


猛人和猛藥


鄉紳土豪消極捐款、阻礙清算屯田怎麼辦?殺掉。


孫傳庭到了潼關請鄉紳土豪們明著吃飯,實則要錢,缺銀子十萬兩。


猛人和猛藥


要點錢,好打仗,保衛的也是大家的疆土,收復的也是大明的失地。


猛人和猛藥


鄉紳們嘴上說著困難困難,身體上更不誠實了,拿出了一點點錢給孫傳庭意思意思。


猛人和猛藥


孫傳庭氣呼呼的走了以後,打算乾脆先清算下被無端侵佔的軍田。


沒想到豪強劣紳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燒了記載屯田的手冊和燒死了丈量土地的官員。


猛人和猛藥


被激怒的孫傳庭,擺了一桌鴻門宴,在宴會上殺掉了這些土豪,將他們財產充公。


猛人和猛藥


治不好的士兵怎麼辦?殺掉。


孫傳庭讓吳又可給士兵治病。


猛人和猛藥


山高皇帝遠的崇禎也著急啊,生怕孫傳庭成了擁兵自重的“賀人鳳”第二,一催再催孫傳庭出戰。


猛人和猛藥


孫傳庭帶不走還沒治好病的士兵,如果這些士兵再擴散出去,那之前防疫的努力就白費了。


猛人和猛藥


孫傳庭乾脆一把火把他們都燒了。


猛人和猛藥

猛人和猛藥


電影沒描寫孫傳庭怎麼英勇的作戰的大場面,但從這些殺伐決斷當中足見一個猛人的形象。


歷史上,孫傳庭升官算很快的猛人


27歲孫傳庭就高中進士,第一份工作是在河南的永城縣當個縣長。


崇禎他哥熹宗剛即位第一年,他就升了官,來到京城人事部當了一個處級幹部(驗封主事),沒兩天就升官到人事部副部長,這時候的孫傳庭還不到30歲啊。


孫傳庭還是一個很有個性的猛人


比如,崇禎哥哥可能不是太有名,當時他寵幸的魏忠賢可是出現許多影視作品當中。


孫傳庭就是因為不滿魏忠賢把持朝政,乾脆溜走,不管上級批不批准,反正我是不幹了。


這一走就是八年,八年後,魏忠賢倒了,孫傳庭主動要求迴歸。


朝廷也是用人之際,再說那會崇禎雄心勃勃,清除魏忠賢,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乾脆還讓孫傳庭回到吏部做他的人事部副部長,管著人力獎勵考核。


一年後 ,孫傳庭主動要求去陝西當省長加軍隊指揮員(陝西巡撫),直接面對李自成當時的老闆高迎祥(高迎祥是當時的闖王,李自成還是個闖將)。


沒想到要錢沒錢,要人沒啥人的孫傳庭還就靠著一頓猛如虎的操作,比如電影裡出現的畫面開墾軍屯,打造兵器,大練官兵。


的確滅了高迎祥,李自成自此升級為闖王。


後來又和洪承疇一起大敗李自成,搞得李自成還剩18個人灰溜溜的逃走了,大明好像有了喘息的機會。


但之後他因為和當時上級領導楊嗣昌不和,再一次辭官。


這一次由於上級領導給他在大領導崇禎那使絆子,孫傳庭不但被貶為了平民還關進了監獄,耳朵還被氣得聾了。


三年後,上級領導楊嗣昌死了,崇禎無計可施,就才發生了電影裡剛開始的,孫傳庭被從監獄裡叫出來趕緊救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一代名將最後還是戰死沙場,為這個國家鞠躬盡瘁,但崇禎也沒有追封褒獎這個猛人孫傳庭。


猛人和猛藥


時代的悲劇,猛人也無力迴天。


猛人和猛藥

用猛藥的吳又可能不能救人


電影裡的吳又可是一個醫生,也用幾個側面描寫他醫者仁心,敢用猛藥的作為。


世事交替,福禍相依,但也不耽誤用藥救人。


他覺得庸醫太多,還有人太喜歡勾心鬥角,好好治病不行嗎,還不如當個遊醫自在。


猛人和猛藥


雲遊的途中他救了一個流賊的匪首,吳又可也很好奇,這人明明長得像個書生,怎麼也是個反賊呢。


起義的書生告訴他,自己也是個秀才出生,但是連年災荒,賦稅又重,根本活不下去,就投了闖王。


還勸吳又可也去加入闖軍,吳又可認為世事交替,誰又知道是福是禍呢。


猛人和猛藥


和師傅的矛盾《傷寒論》還是用《瘟疫論》


吳又可和師傅葉天士有矛盾。


師傅認為軍營裡士兵不過是傷寒而已。


猛人和猛藥


而吳又可認為是邪氣入體,導致的瘟疫。


猛人和猛藥


他甚至發現這個瘟疫的邪氣可能是通過飛沫傳播。


猛人和猛藥


怎麼也說服不了師傅,吳又可再一次走了。


葉天士用自己的方子治療,不但沒什麼療效,自己最後還染上了瘟疫而死。


猛人和猛藥


重症還需猛藥


吳又可悲傷的發現自己是對的,首先開始將患病士兵分成不同的程度隔離,控制瘟疫擴散。


猛人和猛藥



但是有很多人拒絕服藥,甚至還有因為重病不治的兄弟而責怪吳又可沒有盡力。


猛人和猛藥


聲稱要殺了吳又可,但還是被制服了。


猛人和猛藥


吳又可發現自己的治療也有了很大的成效,他甚至發現重症的娃娃兵好轉了。


可是娃娃兵不想上戰場,吳又可心軟了,沒有解除他胳膊上標誌重症的白帶子。


猛人和猛藥


後來發現娃娃臉還是被孫傳庭燒死了。


猛人和猛藥


戰場上人命像是絲毫沒有重量,如螻蟻一般。


但對於不知輕重的吳又可,醫生吳又可來說,人命確是那樣的沉重。


吳又可能救得了一些病患,但救不了所有人。


認為應該,“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為亂”。


猛人和猛藥


他和孫傳庭對話,其實也在告訴孫傳庭,他們倆都救不了這個積弊已久的國家。


猛人和猛藥

電影裡吳又可還是歸隱了,並寫了著作《瘟疫論》,為在世界醫傳染病學研究進步作出貢獻。


實際歷史上,吳又可在清朝入關以後,因為拒不剃頭最後被處死了,明朝人吳又可還是亡了。


猛人和猛藥


時代的悲劇,猛藥也無效無果。

猛人和猛藥


電影的最後說《瘟疫論》達原飲在非典時期起到很大效果,由於小谷不是學醫的這裡不做評價。


很多人,比如小谷媽媽總是覺得中醫有奇效,治百病。。。


這個我也不否認,還總愛提起青蒿素和屠呦呦的事蹟。


這裡小谷簡單說一下,作為頂級科學家屠呦呦女士,因為東晉有個叫葛洪的醫生在他的《肘後備急方》裡記錄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能治療瘧疾。


科學家屠呦呦這麼簡單就相信了麼,並沒有,這裡面這本書甚至沒能說清青蒿是什麼。


她試了中藥裡成千上百的藥,才提取了來源中藥黃花蒿Artemisia annua裡的的青蒿素。


不能否認中醫在醫學史上有著重要功績和貢獻,


但也勸不懂得朋友們,不要輕易的做中醫黑或者中醫粉。


大蒜這個"猛藥”治療新冠已經闢謠了,看到這個電影的朋友也別隨便去開達原飲試藥。。。


本文沒有任何借古諷今的意味,黃仁宇先生也說過,這是明朝文章擅長的事。


這部電影也是歷史悲劇的一種記錄,希望我們都能從中以史為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