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餐飲創業的“7種死法”,瞭解了真實原因,才能避免不走彎路


選擇餐飲創業的“7種死法”,瞭解了真實原因,才能避免不走彎路

餐飲創業

選擇餐飲創業的“7種死法”,瞭解了真實原因,才能避免不走老路

現如今,很多人創業都會選擇餐飲行業,認為餐飲業好做,門檻低,賺錢快,有現金流,對技術要求不高,然而,身處餐飲圈的才明白:餐飲創業並沒有這麼簡單,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隨時可能踩坑。

比如某個杭州的朋友開了個海鮮麵館,投資了130萬,每月房租5萬多,開了八個月,每個月只賺兩三千元,還不夠資金利息,實在無奈,經營8個月後老闆把門關了!

開個麵館投資130萬,非要走高端路線,關門真心不冤。

下面我們來講講餐廳常見的幾種死法,瞭解了哪些原因最容易導致失敗,才能避免“走彎路”。

第1種死法:選錯址

毫無疑問,選錯址排在第一位。選址的重要性不須多說,常見的選址錯誤有:

1、比較盲目地進入未成熟片區的新場地;

很多創業者者聽從開發商的忽悠進入這些場地,商業氣氛未形成,沒有人流,只有苦苦煎熬,熬不住的只有關門。

2、貪便宜選擇位置較偏和人流較少的地段;

妄想通過裝修和服務或平價來吸引顧客,但是人流不過來,你的產品和環境再好誰由知道呢?

3、進入同類產品競爭激烈的區域,且該區域內已有領導品牌;

比如一條街已經有4家做麻辣燙或黃燜雞的了,但是很多投資者竟然還去做同樣的產品。

第2種死法:盲目跟風

茶飲火了,開店;牛蛙紅了,跟上;小龍蝦爆了,不能錯過……每當餐飲行業出現一種新模式新品類,跟風模仿者都蜂擁而至,原本想跟風撿便宜,結果卻成了炮灰。

深圳的某燒烤企業的創始人說,他做烤串15年,見了無數的創業悲劇,很多人看到他做串店火了,也跟著做,其中不乏身邊的親戚朋友,但是模仿者無數,成功的卻寥寥無幾,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運營管理能力,最重要的還是品牌的創新能力。

他說,剛開始大家吃烤串是在路邊攤,但是他卻將烤串開成了品牌店,開進了商超的臨街商鋪,烤串,很多人是宵夜吃的,但是他卻做成了全天候的,晚上六點就要排隊叫號,一直到深夜,永遠比你快一步,試問跟風者如何能跟得上?

第3種死法:定位錯誤

定錯位這種死法也非常常見,比如,文章裡前面說的開個麵館投資130萬,明明是個小麵館,卻非走高端路線,就是定錯位。

一個朋友的兒子,在成都的一個縣城也跟風開個進口啤酒體驗館,進口啤酒這種高消費的項目開在一個縣城,就目前來說肯定是定錯了位。

在現目前國內市場中,低端的受眾最多,潛在客戶最廣,千萬不要動不動就高大上。

第4種死法:選錯品類

小餐飲創業起步,選對品類是關鍵,可以先嚐試選擇那些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老少皆宜、口味已經被驗證過的大眾高頻消費、具有最大公約數的剛需品類。

然後再將這些低門檻的品類產品,進行時尚化定位、品牌化包裝、標準化改造、規模化發展,這樣才最容易成功。

千萬別別出心裁搞些稀奇古怪的產品出來,那樣可能最先幹掉的就是自己。

第5種死法:定價錯誤

不懂菜品定價,也是很多人開店失敗的原因。

某位餐飲創業者的店開在天津,一切搞定後就要試營業了,他開始給菜品定價,他覺得旁邊的店菜價都不低,自己的店菜品口味也不差,所以就跟著其他店一樣定菜價,但生意做到一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90%的食客都嫌菜價高,幾乎到了沒有生意的程度,最後不得不停業整頓。

其實在制定菜品價格時應綜合考慮餐飲企業規模、 財務、當地市場動態以及消費人群的消費水平等多個方面,將菜品價格控制在贏利40%--60%之間,從長遠著眼,對顧客真誠服務,在保證菜品質量的前提下,將菜品價格控制在消費者認可的範圍內。

第6種死法:用錯人

用錯人有兩個含義:一是找錯合夥人,合夥的生意比較難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比如有位粉絲張老闆明明是很適合做餐飲的,結果因為找了一些完全不懂做餐飲的人合夥,結果呢?好好的一家餐廳,最後因為股東之間互相扯皮,互相爭奪權利和利益,關門倒閉了。

除此之外,合夥人之間分工不明確,或經常意見不和,也容易導致散夥關門。

二是用錯廚師和管理人員,廚師決定餐廳的菜品質量,管理人員決定餐廳的服務質量,二者之一出現大問題,都會導致顧客對餐廳無法形成忠誠,沒有回頭客的餐廳(景區除外)必將走向關門。

第7種死法:運營管理能力弱

做餐飲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很多創業者都是跨行業過來的,之前根本沒有什麼運營管理經驗,做一家店的時候親力親為,還能維持過去,但是當店面一旦多起來,立即出現各種管理問題。

餐飲是一個高死亡率的行業,選址、人員管理、供應鏈、產品設計等環節,往往比營銷更加決定一家餐廳的生死。比如前幾年的,“孟非的小面”連關3家店,也是因為運營管理能力導致的。

此外,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很多會導致餐飲店關閉:急於擴張,水土不服;缺乏創新,老化而死;資金鍊跟不上經營需求等等。

希望廣大的餐飲創業者都能避開這些錯誤,走上正確的道路,餐飲創業不易,祝大家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