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時夫妻二人艱難創業,曾為天津首富,功成名就後回報社會

中國人民共同對抗疫情,不畏懼不退縮,彰顯了中華兒女的情懷!醫生、護士不懼個人安危貢獻自己,奔赴前線,抗戰疫情。

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用不同方式抗擊疫情,也有很多的企業積極踴躍的捐款。面對疫情,天津榮程鋼鐵集團成立了防疫工作組,榮程鋼鐵向武漢捐款1億,捐獻物資。張榮華便是榮程鋼鐵集團的董事會主席。

1969年出生的張榮華,父親是生產隊隊長,家境不錯,從小生活條件相對優越。曾與父親經商,學到很多經商經驗。這些經驗也為日後與丈夫創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張榮華的父親認識了少年的張祥青,和張榮華的家境截然不同,張祥青是個唐山孤兒,生活很是清苦。1976年,當時還是7歲的張祥青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失去父母,他是在母親的保護下才幸運的存活下來。

貧困時夫妻二人艱難創業,曾為天津首富,功成名就後回報社會

失去雙親的他與哥哥一起生活,但是哥哥能力有限,因此張祥青在上學的同時撿廢品貼補家用。後來張祥青讀初中時候放棄學業,到鋼鐵廠打工。

張榮華的父親在認識張祥青多年後,很是看好張祥青的人品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在乎他的家庭條件,毅然將自己掌上明珠的女兒介紹給張祥青。就這樣張榮華和張祥青相戀並結婚生子。

婚後的張祥青夫婦,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早年間夫妻倆做過很多買賣,比如賣豆腐,賣早點等。辛苦了幾年手裡也終於積攢了一點積蓄。

後來張祥青發現收購廢鋼鐵舊材生意比賣豆腐賺的多,因此用自己僅有的積蓄大膽做起了收購廢鋼鐵舊材生意。可是經驗不足,所以時間不久便失敗了。

生意的失敗,並沒有打垮張祥青,張祥青清楚的知道只有不放棄,成功才有可能,因此更加激起了張祥青夫婦想要成功的決心。便和妻子打算重振旗鼓,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彌補不足。

再次重振的夫妻倆依然做收購廢鋼鐵舊材生意,吃的苦遠比上次要多,夫妻二人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1993年,他們終於賺到了收購廢鋼鐵舊材生意的第一桶金300萬。

貧困時夫妻二人艱難創業,曾為天津首富,功成名就後回報社會

張祥青夫婦並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而是緊跟時代的步伐,他們清楚的認識到鋼材市場的不景氣,深深的影響到收購廢鋼鐵舊材的生意,於是他們又做了很大膽的決定,決定自己投資建設小燒結廠。

在1994年,他們成立了順達冶金原料廠。經過夫妻倆人的不斷努力,順達冶金原料廠很快賺了幾十萬的利潤。

2001年,張祥青收購了天津一家即將倒閉的鋼鐵廠。隨後的2年,張祥青陸陸續續的又收購一些鋼鐵廠。2003年,張祥青將自己所有收購的鋼鐵廠合併在一起,成立了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

產業越做越大,企業發展的越來越好。2007年,張祥青在《胡潤百富榜》排行45位,身價130億。2010年在福布斯榜單中,成為了天津的首富。

功名名就後,張祥青很熱愛慈善事業,張祥青覺得自己現在有能力了,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在短短几年中,張祥青建設學校,修路、建橋等。

在每次賑災時,總能看見張祥青夫婦的身影。2006年張祥青獲得由中華慈善總會頒發的“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

2008年的汶川地震,張祥青前後累積捐款了1億元。在捐款的時候張祥青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悲慘遭遇,不經留下悲傷的淚水,自己經歷過,所以感同感受,希望通過他災民能得到更好幫助。

2014年,張祥青因為心臟病離世,年僅45歲!生前捐款物資金額達到4億。

失去丈夫的張榮華並沒有一蹶不振,想著丈夫辛苦打下的家產,不能讓丈夫的付出付之一炬,張榮華用自己瘦弱的身軀獨自抗下了榮程集團的重擔子。

貧困時夫妻二人艱難創業,曾為天津首富,功成名就後回報社會

經過張榮華的不懈努力,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商業能力支撐起了榮程集團所有家業,將榮程集團發展的越來越好,利潤翻番。《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中,張榮升在榜,位居43位,身價105億,在天津屈指可數。

丈夫去世後,張榮華並沒有放棄丈夫的慈善事業。在武漢疫情面前,張榮華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希望能把丈夫的慈善事業弘揚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