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只要一咳嗽就害怕自己是不是有什麼狀況。之前從沒有這麼注意過自己的健康問題,現在真是已經提前過上了養生的生活。

每天都提醒自己多喝水,多休息,注意保暖,注意勤洗手,屋子勤通風等等。

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

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畢竟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越來越多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謂亞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狀態,它是一種臨界狀態,或“灰色狀態”。它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卻有許多不適的症狀和心理體驗。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疾病。

亞健康的10種具體表現

如果出現5種以上

你可能需要注意了。

1、視力模糊,頭脹頭疼

有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視力模糊和頭暈,並且嚴重程度也各有不同。單純的脫水或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比較容易解決,但低血壓,偏頭痛和纖維肌痛等疾病則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措施。患腦震盪或頭部遭受其它損傷的人也有可能經歷這類症狀。此外,視力模糊和頭暈在孕婦中也很常見。

平時視力正常,突感視力下降,可能是用眼過渡,如果同時伴有目脹、頭疼,此時千萬不可大意,可能是顱內佔位性病變。


2、體溫異常,倦怠無力

體溫經常在37-38°C左右,手心熱、口乾、全身倦怠無力。

36℃-37℃之間屬於正常的體溫,如果低於36℃以下就是低體溫了。如果超過37℃,就叫體溫升高。一般體溫在37.5℃-38.5℃之間叫輕度發熱、38.5℃-39℃叫中等程度的發熱、39℃以上到40℃就叫高度發熱。測量體溫時一般是用體溫表夾在腋下,注意要在平穩、平靜的情況下測量體溫,不要剛跑完幾千米就測量體溫,那是不準確的。

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


3、口吐粘物,呃逆脹滿

常有胸腹脹滿、大便粘滯不暢、食生冷乾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適,口中粘滯不爽,不吐不快。

1、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或睡前進食。

2、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菸酒、生冷等對胃的損害。

3、調節工作節奏,保證充足睡眠,以緩解工作壓力。放鬆精神、保持平和心態。

4、精神緊張

心理壓力大,提不起精神,經常焦慮。可補充一些維生素C,平衡心理壓力。還可以多吃綠葉蔬菜,可以安定神經。此外要注意休息,鬆弛緊張的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5、四肢發脹

晨起或勞累後足踝及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通常手腳發脹有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最常見的因素是鈉水瀦留,因代謝功能和循環功能減弱而導致,常見的因素有慢性心臟功能衰竭和慢性腎臟功能衰竭,都會引起水分蓄積在末梢,例如手部和足部而導致手腳發脹。

第二、內分泌疾病有關,常見的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時,也會出現手腳發脹。

第三、在常見的基礎代謝率偏低的免疫系統疾病中,也會出現手腳發脹,例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貧血,免疫力降低的疾病例如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會出現手腳發脹。

6、指甲異常

中醫認為,指甲能反應軀幹四肢、臟腑經絡、氣血體能等的狀況。如月痕不齊、峰突凹殘、甲面白點等,均為甲象異常,說明臟腑功能下降。

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


7、記憶力減退

記憶力減退最明顯的表現是做事情丟三落四、粗心大意。這是因為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腦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要增強記憶力就要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豆類、蛋類、牛奶、辣椒、西紅柿、紅棗、田螺等。

8、口苦便燥

主要表現為舌尖發紅,舌苔厚膩,口苦、咽乾,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其實不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問題


9、經常感冒

經常出現自汗、盜汗、出虛汗,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10、驚悸少眠

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憋氣,心煩意亂,惶惶無措,夜寐不安,多夢紛紜。

亞健康雖然不是什麼明確的疾病,但是他會導致人的精神狀態或各種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人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容易就能引發各種身心疾病。希望以上能幫助您更好的認識身體亞健康。如果發現身體不適應該及早就醫哦,以免耽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