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油,可以說是中國人廚房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去超市買個食用油,放眼望去,金燦燦一大片,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1、優先選擇植物油,比如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等,但建議經常更換油的種類,不要只吃一種。

2、飽和脂肪高的油脂要少吃,比如豬油、牛油、黃油等動物油,但如果平時肉、蛋、奶吃得少,吃點動物油是可以的。

3、日常使用,家庭炒菜,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就可滿足需求;高溫烹調(炸雞、烤魚)時,選擇動物油或高油酸油脂。

4、不論哪種油,都要少吃,一般每人每天攝入25-30克油就行(大概白瓷勺2-3勺)。

01

先來了解下脂肪酸

/ 脂肪酸的3種結構 /

要選擇合適的油脂,首先得從脂肪的結構說起。從化學結構上說,脂肪家族就是甘油骨架上連接了三個脂肪酸分子的產物。連接的脂肪酸分子不同,就構成了不同的脂肪。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脂肪分子

大體上,我們可以將脂肪上的脂肪酸分子分成三類: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脂肪酸的結構

❶ 單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有一個雙鍵。雙鍵是“不飽和”的化學鍵,可以在上面加上兩個氫原子變成飽和脂肪酸。

❷ 多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有兩個或以上的雙鍵。

❸ 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沒有不飽和的雙鍵,都是飽和鍵的脂肪酸。

有些人會說你忘了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自食物加工,天然存在的很少,所以我們這裡就不討論了。

組成油脂脂肪的脂肪酸不同,油脂的營養和使用性能也會有很大差異。首先,一般我們認為飽和脂肪比例高的油脂不健康,因為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營養學上經常被大家稱道的ω-3與ω-6脂肪酸,都是不飽和脂肪酸。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紅條為飽和脂肪酸比例,紅條越長,飽和脂肪酸就越多。

其次,脂肪酸的比例也影響著油脂的耐熱性和穩定性。不飽和脂肪酸越多,油脂就越怕熱,越容易氧化;而飽和脂肪酸越多,越耐熱,越不容易氧化。

02

如何健康選油?

/ 看脂肪酸和烹調方式 /

選擇油脂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看油脂的脂肪酸比例。

❶ 優先選擇植物油

常見動物油,比如豬油、牛油、黃油等,飽和脂肪都很高,應該少吃。不過,雖然它們對健康不利,但也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吃,也不是說動物油就一定不好。如果你平時肉、蛋、奶等吃得少,來點兒動物油也是相對合理的;但如果你總是大魚大肉,再吃很多動物油,就很不合適了。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平時大魚大肉,就別再多吃動物油了 | flickr vinwim

常見植物油,比如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飽和脂肪酸比例較低,比較健康。當然,沒有一種植物油的脂肪酸是完美的,從健康角度,建議大家不要只吃一種油,經常更換油的種類,換不同的油吃。需要提醒的是,某些植物油,比如棕櫚油、椰子油的飽和脂肪比例也很高,要少吃。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椰子油飽和脂肪高,要少吃 | pixabay

❷ 高溫烹調選擇動物油或高油酸油脂

油脂在高溫時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這些反應會產生很多不利人體健康的物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所以,我們要儘量選擇那些不那麼怕熱的油脂。

在進行高溫烹調,比如做炸雞、烤魚時,應該儘量選擇豬油、牛油、黃油等動物油脂,它們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比較耐熱。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豬油飽和脂肪高,可耐高溫 | 豆果美食網網友honey啊清清

紅花油、橄欖油、茶籽油這3種油脂中油酸的比例較高,也是比較耐熱的。橄欖油中油酸含量高達70%以上,是可以用來做爆炒、煎炸等食物的。只不過我們覺得用它高溫加熱太浪費它所含的抗氧化物質,所以一般用來涼拌罷了。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橄欖油其實也可以煎炸爆炒 | pixabay

❸ 涼拌用橄欖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味道獨特的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亞麻籽油、芝麻油等香味獨特,而且不飽和脂肪酸豐富,比較適合做涼拌菜或沙拉。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芝麻油適合做涼拌菜 | flickr 黃 於庭

❹ 炒菜可以用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

這些油耐熱性能居中,脂肪酸比例也比較健康,可以作為日常使用,比如家庭烹調最常做的炒菜。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都可以用於日常炒菜 | pixabay

03

少油才最健康

/ 什麼油都不能多吃 /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點:不論何種油脂,即使是現在大家熱捧的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等,它們依然是脂肪,都不能多吃。現在我們也都提倡要少油,但“少”到什麼量才算健康呢?每天吃多少油比較好?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一般人每天烹調油 25-30 克,大概就是白瓷勺2-3勺的樣子。只要你吃了這麼多油,一天之中你其他油炸食品就沒有“配額”了,就得儘量不要吃了。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當然了,“少油”也不是要求你一氣呵成,畢竟多年的習慣並不能說改就能改。可以用一些方法循序漸進地完成:比如用煎代替炸;蒸、煮、燉、燜時儘量不用或少用油;使用定量油壺等。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到底該買哪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