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不是古代科學施政的第一人,是最具民主思想的帝王?

騎驢去高考


科學施政不等於民主制度,自由開放的唐朝也不等於已經具有現代化政治意識的國家。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唐朝是我們國家歷史上十分強盛的一次大一統封建王朝。尤其是站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自由開放且包羅萬象的唐朝更是深受人們的推崇。

儘管唐太宗在治理國家和選拔官員的過程中,大膽的任用賢臣名士,甚至敢於使用曾經屬於敵對陣營的能臣。唐太宗時期的諍臣魏徵原本為太子李建成一黨。玄武門事變之後魏徵被唐太宗請來做了貞觀朝的重臣。


但這一切都不能說明唐太宗已經具備了民主制度意識。更不能說明唐朝已經擺脫了封建歷史的大環境而初具現代化治理意識。儘管他能夠大膽的任用官員,但並不代表著這些官員就擁有與皇帝李世民同等的地位和話語權,說白了只不過是李唐王朝的兵卒奴才。想必唐太宗李世民心目中也是這般思想。

其實從今天的歷史觀著眼去評價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過的各個封建王朝,我們對於那些閉關鎖國、盲目自大且固步自封的封建王朝棄之以鼻。比如說我們認為明清兩朝就是典型的閉關鎖國且被“程朱理學”所推崇的四書五經禁錮住社會思想的封建王朝。


同時對於那些重文輕武不敢對外用兵而導致國土喪失的王朝棄之以鼻,比如說兩宋王朝就被看作是軟弱無能的封建王朝。同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兩晉王朝也被看作是慫包軟蛋!這是由於這兩段歷史時期華夏民族均受到了遊牧民族的壓迫和侵擾,使得今天的我們很難認可他們的功績。

但實際上這樣評價一個歷史王朝都是片面且不公正的,我們不能夠單憑一個歷史事件或者某些帝王的施政方針便斷定一個封建王朝是好是壞。存在即合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是符合了當時歷史環境和社會發展需求的。


其實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敢於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唐朝時期的特殊歷史環境。隋唐時期的統治者楊氏和隴西李氏全部都是名門望族。而且在整個隋唐交替的歷史時期能夠佔據一方形成割據勢力的人物全部都是名門望族。在就從側面反映出了在當時社會環境下,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這個人的歷史成就和社會地位。

正是因為如此,李唐王朝才對於自己的統治如此之自信,畢竟隴西李氏及其背後所代表的統治階級具有著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作為統治基礎。在當時社會普通階級出身的人根本不可能威脅到李唐王朝的統治。這就與漢朝和明朝統治者畏懼權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敢於任用那麼多有才華的官員。



珞珈山的貓


說實話,在現在很多人崇尚唐朝,特別是認為唐太宗是千古第一明君的時候,我倒是有不同看法。

唐太宗只能算是個明白人,不是太糊塗而已,說他是明君,我不敢苟同。促成唐太宗成為現在人認為的明君的原因,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皇后長孫皇后,一個是他的大舅哥長孫無忌。

魏徵做了他一個臣子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直言敢諫,這既是他的有點,也是他的缺點。

很多史料證明,唐太宗其實並不喜歡魏徵。曾經多次說過早晚殺了這個不給他面子的人。但為什麼至始至終沒殺呢?這裡面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兄妹兩這兩個明白人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唐太宗之所以有貞觀之治,這裡最主要的有兩個原因。

一,隋王朝儘管短暫,但功績卻不可磨滅。特別是隋文帝楊堅,在治理國家方面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才。他擔任皇帝以後,為隋王朝和後世的風景王朝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也為後來的唐王朝的繁榮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時候,皇位是搶來的。好多前期工作他父親李淵已經做了。李世民只是在父親的基礎上稍加變動而已。

三,隋末大亂,老百姓人心思定,也是唐朝繁榮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有了上面三個原因,這才促成了貞觀之治。

即使人們那麼津津樂道貞觀之治,全國老百姓人數、戶數,仍然和隋朝楊堅統治時期相差一大截。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唐朝的人數和戶數才和楊堅統治時期取齊。

因此,說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科學治國的典範,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止水如心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唐高祖李淵的嫡次子,在李淵討伐隋朝起義的過程中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他的父親唐高祖李淵曾經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是李淵稱帝后,卻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當然不服氣,因為他覺得自己功勞最大,所以開始與太子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最終李世民成功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幹掉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當上了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執政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鞏固統治的措施:首先,他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了百姓的重要作用,他經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在即位之初就輕徭薄賦,減輕百姓負擔,很快全國經濟就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其次,他十分重視人才,善於納諫,他重用當時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有才之人,善於聽取官員的進諫,虛心改正。第三,他在中央制度上實行了三生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權,體現了民主思想的特點,並且唐太宗規定自己的命令必須由門下省封駁審議後才能執行,大大程度上保證了決策的正確性。初此之外,他還十分崇尚法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朝達到了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雖然唐太宗十分有為,統治時期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但是並不能稱他為古代科學施政的第一人,因為在他之前有許多有為的帝王,比如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美國《時代》週刊曾經評選古代世界最偉大的人物,隋文帝楊堅高居榜首,這是為什麼呢?

隋文帝楊堅原本是北周的丞相,後來兵不血刃,逼迫北周皇帝讓位,在他成為皇帝后,很快就結束了中國的分裂,實現了大一統。在統一之後,隋文帝又實行了許多開明的政策,最終使隋朝經濟發展,國力強盛,歷史上稱為開皇之治。


小凱侃歷史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一般我們認為最優秀的有這麼幾位: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其他的諸如漢高祖劉邦,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乾隆皇帝,由於他們的侷限性都太過明顯,所以只能排在第二梯隊。當然,第二梯隊裡面還有個重要人物就是漢光武帝劉秀!

在第一梯隊中,這些皇帝無一例外都遭受過重大的人生挫折,有的甚至面臨生死的考驗,但他們都運用自己非凡的智慧轉危為安,清除掉了自己通往最高權力路上的一個個障礙,並且採取有力的措施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使帝國在自己的勵精圖治下邁上了頂峰!如果說中國的帝國制度,中國的中央集權制與前代制度相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的話,這種制度具有鮮而易見的優越性的話,那麼這五位帝王的卓越功績就是最好的例證。正是這種制度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臺,使他們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同時,他們又鞏固了這種制度,使這一制度得到發展與強化,使一個帝國的實力在世界文明史中驚天動地!

在這五位帝王中,贏政與劉徹都過於殘暴,性格過於偏執與陰冷,他們是極權統治最傑出的代表。楊堅雖是宅心仁厚,但在才能上略顯不足。而康熙玄炫雖然才華出眾,但在道德上略顯保守,內心揹著負擔難免在治國上放不開手腳!而在五位帝王中,真正稱得上允文允武,德才兼備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真可謂是在戰火中洗禮出來的少年天子,李淵爭奪天下的第一猛將。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造就了李世民果敢堅毅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志,沉穩凝重的處事作風。李淵看著兒子龍虎雄姿,但太子無甚過錯,做父親的不免左右為難。本該快刀斬亂麻地立馬奪了秦王的兵權,對其進行毫不猶豫的打擊,徹底剪除其黨羽,以鞏固太子的地位。要麼找個由頭把太子廢了,全心全意地培養秦王李世民。二者必選其一,這是由帝國制度所決定的。猶猶豫豫只會釀出禍端,給他的帝國造成動亂的危險,弄不好他李家一門都得死在這件事情上!然而李淵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正是的他的不做為給了兒子們上下其手的機會與憤怒!

不幸中的萬幸,這是一場實力完全不對等的較量,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擊敗了太子與齊王,親手把太子給射死了,反正這活別人也沒膽幹,可見李世民當時是下了何等的決心!在政變成功後,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服太子舊臣,其中就包括名臣魏徵,這充分顯示了李世民的胸襟與眼界,說明他的成功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作為一個皇帝,李世民始終帶著贖罪的心態來幹這份工作,這也就保證了他施政的謹慎與嚴謹。李世民難能可貴的就在於他謙虛而勤奮的學習態度,這就保證了中國古人的政治智慧能充分為其所用。他建立自己的智囊團,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與考核都有一套嚴格而科學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來依法執政,最大限度地來減少人治。使君王及政府的每一個職位都體現出公益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公職的私人性。把自己看作為平凡眾人中的一員。這些都是非常具有現代性的思想。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在貞觀一朝中看到了最科學的古代施政,最開明最謙遜的一代帝王!





騎驢去高考


個人認為唐太宗最多隻能說是廣開門路,善納諫言。而且這也是太宗統治前期,後期並不是如此。一個封建帝王,想的更多的是守住自己手中的權力,讓皇位萬世歸於一姓,不可能萌發分權、民主決策的思想。只有時代發展了,階級力量發生新變化了,才會有民主思想的萌芽和理論主張,並在鬥爭下逐步實現民主。


肥成小獸


民主思想是多人決策,如議會投票,少數服從多數。而唐太宗那些不叫民主思想,而是兼聽則明。即就一件事徵求眾大臣意見,太宗一人來權衡利弊決定該怎麼辦。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條件不同的生產力,恐怕各有各的好。

唐太宗雖不是歷史上科學施政第一人,但的確是歷史上最偉大最優秀的帝王之一,既雄才大略又深知民心才是治國之根本,民心所向則政權穩固、江山可保,民心盡喪則國家必毀,江山必喪。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一般我們認為最優秀的有這麼幾位: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其他的諸如漢高祖劉邦,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乾隆皇帝,由於他們的侷限性都太過明顯,所以只能排在第二梯隊。當然,第二梯隊裡面還有個重要人物就是漢光武帝劉秀!

在第一梯隊中,這些皇帝無一例外都遭受過重大的人生挫折,有的甚至面臨生死的考驗,但他們都運用自己非凡的智慧轉危為安,清除掉了自己通往最高權力路上的一個個障礙,並且採取有力的措施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使帝國在自己的勵精圖治下邁上了頂峰!如果說中國的帝國制度,中國的中央集權制與前代制度相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的話,這種制度具有鮮而易見的優越性的話,那麼這五位帝王的卓越功績就是最好的例證。正是這種制度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臺,使他們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同時,他們又鞏固了這種制度,使這一制度得到發展與強化,使一個帝國的實力在世界文明史中驚天動地!

在這五位帝王中,贏政與劉徹都過於殘暴,性格過於偏執與陰冷,他們是極權統治最傑出的代表。楊堅雖是宅心仁厚,但在才能上略顯不足。而康熙玄炫雖然才華出眾,但在道德上略顯保守,內心揹著負擔難免在治國上放不開手腳!而在五位帝王中,真正稱得上允文允武,德才兼備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真可謂是在戰火中洗禮出來的少年天子,李淵爭奪天下的第一猛將。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造就了李世民果敢堅毅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志,沉穩凝重的處事作風。

但是,科學施政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一定的法律來進行施政的,那麼在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000年的歷史中,也只有秦帝國是將法律放在第一位的,是唯一一個依法治國的王朝,那麼這個帝王只能是秦始皇。

民主思想,簡單的理解為國家的事物都是通過集體決策的,這在封建社會是很難見到的,尤其是在中央高度集權的性質中是很難做到的。如果非要找一個帝國一個帝王的話,那麼只有可能是明帝國,內閣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民主這一條件。內閣制度的創建者是明成祖朱棣。

綜上,唐太宗的確優秀,但是科學施政與民主思想卻算不上。




當代曹植


唐太宗:專制主義下道德自律產生了明君。

唐太宗是不是中國古代科學施政的第一人?顯然不是的。他是不是最具民主思想的帝王?顯然更不是的!什麼叫做科學施政?這裡的科學應該解釋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唐太宗之前,許許多多的封建政治家都已經發明並使用了各種各樣科學行政的施政方針。


從夏商時期的分封制,再到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一直在到戰國初期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地方分權制度,中國古代政治家早中國早期國家誕生之初都一直在探索,並在探索中發明和使用比較科學的施政方法。所謂科學施政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施政,而是有助於行政事務管理行之有效的施政方法和方針。中國科學施政的第一人,在實際之中已不可考,但科學施政的極大成者,應該是建立一整套封建政治制度的贏政。至於後來的唐太宗,只不過是繼承並發展,完善了這一系列的封建政治制度。


唐太宗也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民主思想的封建帝王!首先在公元16世紀以前中國從來都不存在近代意義上的民主思想。古代中國只有“民本”思想,民本和民主這兩個詞彙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無論是其內涵還是其外延,都有著天壤之別,不可相提並論。民本思想雖然也宣傳一定的愛民,護民思想,諸如孟子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但其本質還是為了維護君主的利益,社稷的穩定。中國最早最樸素的民主思想,是由明末清初的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學者黃宗羲提出的,他說:“天下為主君為客。”這與西方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民主觀念還有較大差別。總而言之,在中國封建社會真正走向沒落之前,中國不存在真正的民主思想。


為什麼唐太宗的施政給我們的感覺要比其他皇帝施政更加科學呢?這是因為他善於納諫,古人言:“兼聽則明。”群策群力的智慧遠遠要比一個人的頭腦更加科學和廣闊,所謂集思廣益便是如此。為什麼他的執政給我們一種民主的感覺呢?還是因為他善於納諫。但是他的那件是有條件的,是在保證整個封建地主階級特權的條件下保證他自身統治利益的條件下,對封建政治瑕疵,做出的小修小補而已!唐太宗這種品德完全是由於他想成為一代明君的追求迫使他加強道德上的自律而形成的。


注:

封建政治制度,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其本身就是相當科學的,經過無數優秀的封建政治家的發展和改善封建政治制度一步步走向完善。但是由於後來部分不開明的統治者執意抱殘守缺,本來科學的封建政治制度,也就不可避免地向腐朽沒落急劇下滑了。


舊事舊人歷史說


先給出答案:不是。

1.科學施政也就是說按照一定的規律,一定的法律來進行施政的,那麼在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000年的歷史中,也只有秦帝國是將法律放在第一位的,是唯一一個依法治國的王朝,那麼這個帝王只能是秦始皇。

2.民主思想,簡單的理解為國家的事物都是通過集體決策的,這在封建社會是很難見到的,尤其是在中央高度集權的性質中是很難做到的。如果非要找一個帝國一個帝王的話,那麼只有可能是明帝國,內閣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民主這一條件。內閣制度的創建者是明成祖朱棣。




歷史的寵兒


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此舉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30年,擊敗東突厥,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干布。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駕崩於長安含風殿,享年52歲,葬於今陝西禮泉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皇帝”。

總體評價:唐太宗是古代科學施政的代表,是民主思想相對較好的帝王!





中玉財經


唐太宗雖不是歷史上科學施政第一人,但的確是歷史上一位最具民主思想的偉大優秀帝王,既雄才大略又深知民心才是治國之根本,民心所向則政權穩固、江山可保,民心盡喪則國家必毀,江山必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