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改革開放中廣州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外來人口大量湧入。人口的增多使廣州急劇擴展,各種現代化的建築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出現。不過,這些現代化的建築並沒有掩蓋住廣州園林式建築的風采,粵劇藝術博物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粵劇藝術博物館將嶺南文化的特色與中國園林式建築的風格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是廣州旅遊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坐落在有著“廣州市最美騎樓街”之稱的永慶坊中,吸引了大批本地遊客。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永慶坊是新與舊的完美結合,記載著廣州人的鄉愁。經過整修之後的永慶坊重新煥發出生機,其中的“李小龍祖居”也被打造成了一個著名景點。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門前的木人樁和葉問與李小龍的雕像講述著過去的故事,一看就是習武之人的家庭。在“李小龍祖居”中最讓我吃驚的,不是它的精美雕刻,而是一套傢俱。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套傢俱值700萬,不能對著它拍照,會損壞它,著實讓我驚詫不已。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還沒進入粵劇藝術博物館我就被它精美的雕刻藝術吸引了,屋頂上的雕刻惟妙惟肖,好像在俯身看著我一樣。在隨後的講解中我才知道,原來這些雕像真的是在看我。因為屋頂上的雕像都是以45°角向下看的,所以才會讓人產生一種面對面的感覺。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走進博物館中,就像是一下子走進了蘇州園林中一樣。黑色的木柱子撐起博物館中的建築,雄偉壯觀的仿古建築與周圍的高樓大廈相比毫不遜色,宛如皇家宮殿一般。各種綠色植物填滿了博物館的院子,顯得十分緊湊,江南園林的精緻美感立刻浮現在了眼前。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幽靜的長廊與小橋流水相得益彰,清澈的池水中一隻只金魚悠閒地遊動著。偶爾有人撒下魚食,它們就爭先恐後地來搶奪,聚集在一起的盛況非常好看。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宛如工藝品的建築,清靜的環境使這裡成了當地市民休閒的好去處,還有一些電視節目也會選擇此地作為拍攝現場,為這裡增添了許多生活氣息。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博物館中的藏品十分豐富,各種粵劇所需的道具服裝應有盡有。這些服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用細線將直徑只有1毫米的竹子穿起來製作而成的衣服,就像是鏤空了一樣。炎熱的夏天藝人將它穿在身上就可以起到散熱的效果,非常巧妙。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粵劇藝術博物館以實物演示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向遊客展現了粵劇的產生、發展過程,以及眾多粵劇名家的故事。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雖然博物館中的建築與蘇州園林無異,也不要門票。但是因為它是粵劇藝術博物館,所以許多外地人表示對它不感興趣。原因在於聽懂粵語本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想要聽懂粵劇就更是難上加難的事了。

廣州的園林式建築,與蘇州無異,沒有門票外地人卻不來




所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中的遊客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而且一般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因為這裡藏著他們年輕時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