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真·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但縱使情感上我們懷抱著巨大的同情,產品和服務沒做好,便無人能救,註定是西西弗式的結局,悲壯而徒勞。

2月24日預裝HMS的榮耀V30和9X PRO國際版就要發佈,在被谷歌斷供GMS之後,基於華為自己的移動服務的全新生態就要開始為逆襲海外市場衝鋒陷陣了。

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挑戰坐擁Gmail、Youtube、Googleplay等海外用戶必備套件的GMS,號稱投資10億美元的HMS能成嗎?

太難了

困哪指數大概比小米衝擊高端商務群體還要難。

難點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在供給側,需要提供足夠豐富好用的應用,才能刺激用戶的增長,而且這種使用價值還必須是遠超GMS的,否則用戶為什麼要花費那麼高的遷移成本、時間成本、學習成本來適應你這個服務?

但另一方面,為了搭建這樣一個好用的生態必須邀請大量優秀的開發者來提供這些產品和內容,那麼一個0用戶的生態,又憑什麼吸引大批開發者來參與呢?在冷啟動階段恐怕脫不開實打實的現金鼓勵、和基於華為龐大用戶數量所許下的流量曝光承諾,但如果初期未能達到開發者預期,後續將愈加難以為繼。

因此兩方面都是難點、且互相糾纏進一步增加了難度係數。


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但真就毫無機會嗎?

根據華為官方此前的說法,目前已有101萬開發者接入HMS,應用超45萬,看起來10億美金的投入還是有些成果的,可能在榮耀V30、榮耀9X國際版的發佈節點已經可以有個相對完善的雛形了。

以皮下淺薄的認知,HMS要成功還是有一些些機會的。

  • 第一就是華為公司堅定不移的信念。

此話雖虛,但至關重要,很多企業無法取得成功,不是因為別的,就是一顆心不夠堅定,戰略左搖右擺,導致優先級變來變去、投入難以持續、遇到一點困難就輕易放棄、還可能因為內部利益糾葛內訌瓦解,所以堅定信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HMS的推廣事關海外市場的生死,背水一戰,必是兵精將勇、會戰頂峰、上下一心、軍令如山,如此群狼出征,咬殺強敵,一開始就決定了HMS項目的成功率就比普通企業高了很多。

昨天,華為消費者BG就成立了初步編制為36人的全球生態發展部,專門負責HMS的生態建設,

這便是堅定的企業意志的體現。

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新的二級部門總裁汪嚴旻,將向餘承東彙報


  • 第二還是龐大的用戶基數

華為雖然去年受挫,但是畢竟還是全球第二的智能手機商,用戶基數在這裡,就意味著流量在這裡,別看華為是個硬件廠商,去年花粉俱樂部這個APP居然殺入了國內社交應用榜單前十。

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這就是純靠單一品牌手機用戶的人頭數壘起來的榮譽,還是很了不起的。有了流量就有了講故事的空間,就有機會吸引開發者來此掘金。

  • GMS陣營也並非鐵板一塊

華為一貫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可能在HMS的推廣上依然有效。

在GMS控制力相對薄弱的地區,如南美、土耳其、菲律賓等,可能還為華為的生長留下了一絲空間。另外,一些有志於移動平臺的國家,可能也會為了扶持本土的BAT企業,而考慮與華為合作,互惠互利。

5G時代的想象

不論你承認不承認,華為在5G時代的應用方面可能還有機會走在前面,這就給HMS的推廣一個大助推。

往往一個硬件也好、一個生態也好,只要有一個全民級的超級應用,就能撬動一整個龐大群體往這個生態裡遷移。

所以,只要華為能做出一個5G時代的、顛覆性的應用(回憶下頭條、抖音在BAT鐵幕下的崛起),大量用戶就會被吸引進來,大量追隨者就會跟進,屆時大業可成。

目前這方面能落地的皮下看到了主要是2個,一個是河圖數字地圖系統,皮下粗淺的理解,就是走到哪兒,用手機相機的取景框一照,手機屏幕上就會基於地理位置的信息,可能是地名、商戶信息、建築名稱或歷史掌故,點擊之後就能看到更詳盡的信息。

又或者是用戶自己給自己定義了一個數字形象,可以通過地理位置進行即時信息的分享,而同處於這個空間中的其他用戶可以讀取相關的打卡記錄、短視頻自拍等等信息。


華為HMS下週登陸海外,生死幾何?

另一個是已經成熟的雲電腦。這個對於移動場景能大幅提高效率,且無視硬件性能和存儲限制,解放生產力,以後買手機就再也不用看比參數了。

總結

儘管有各種各樣良好的祝願與期待,但擺在華為HMS面前的挑戰依然是另一座K3V2。

諸神處罰西西弗背石上山,但不經歷這些苦痛亦無法稱之偉大。當懷著希望上路,終究好過在這沉重而沉默的世界裡、一道啞然失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