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最近孫楊被禁賽八年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各路神仙說什麼的都有,網友們紛紛從不同的角度或認同或反駁這件事,畢竟孫楊作為中國游泳隊的明星隊員,現在突然出了這種事,社會的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

但是大部分網友說這件事,都基本上是站在了道德的立場,無論是你喜歡還是討厭孫楊,甚至裡面還涉及到了孫楊的母親,基本的討論層面都在道德的層次,畢竟大家更關心的是對與錯,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列問題。

孫楊的話題太多人從不同角度說過了,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來看一看一個外國人寫的故事,裡面同樣是講述了一個關於法律與道德交鋒的故事,最終的結局或許能給我們很多啟示,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的小說《局外人》。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一個真誠的人

小說的主人公爾索,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小職員,慾望很少,薪水很低。他不是一個感情飽滿的人,對什麼都是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即便是對待婚姻大事。

小說的開篇第一句就奠定了本書的基調,“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默爾索就是這麼一個對什麼事情都非常冷漠或者說是“真誠”的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正是這種真誠在不斷挑戰著社會上已經存在的規則,比如虛偽與必要的虛偽。

現實社會人們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從小就被各種規則約束著,人們已經把規則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行為規範,就算沒有人監督,你也會很自然的去維護這種統一的社會規範。

但偏偏默爾索是個奇怪的人,這一點在他女朋友問他要不要結婚的時候,默爾索的回答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回答中最糟糕的一種,沒有哪一種回答還會比這樣一種回答更為糟糕,簡直就是現在各種求生欲極強的男朋友們的噩夢級別的答案。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莫索爾面對女朋友結婚的提議,是這麼回答的:結不結婚都行。如果你想結,我們就結”,這種回答就算是沒有任何求生欲的男生都不會說,但是莫索爾就是這麼一個怪人,他總是會把自己心裡想的直接說出來。

按照現在編劇的劇情,這個時候怪人莫索爾應該受到無情的懲罰和嘲弄了,女朋友離他而去,而他也將作為一個孤獨終老的人了此一生,但小說並沒有這樣寫,出乎意料的是,莫索爾的女朋友並沒有翻臉,而是依然願意嫁給莫索爾。

莫索爾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的真誠讓他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因為社會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價值觀,那就是說話必須要加以修飾,毫無保留的真誠並不是這個社會所提倡的道德,莫索爾如此坦誠,就算他再怎麼人畜無害,可能也會上社會上很多人感到很不爽,憑什麼他就能好好活著,而我卻要經過嚴格的道德規範訓練才能活的更好。

最終莫索爾的命運還是被這個社會終結了,起因是他失手殺了人,這個故事發生在現代社會的法國,依照慣例這樣的罪過頂多算是個過失,但是在經過一些列的司法程序和陪審團審判之後,莫索爾的命運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他被判處了死刑。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法庭上的道德審判

作為一個有著現代司法程序的法國,審理莫索爾的犯罪是一套嚴密的司法程序,但是在法庭上一切都不是圍繞著莫索爾的罪行來展開,而是畫風突變,一場法律的審判變成了道德的審判,人們更關心的是莫索爾是不是一個道德的人。

默爾索種種的不道德行為被扒了出來,尤其是在母親死後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比如不願意瞻仰母親的易容,比如在門房那裡抽菸和咖啡,而母親的屍體就停在裡面。

法庭上人們把莫索爾種種的不道德的行為一一列舉,所有人都在試圖證明莫索爾就是一個殺人犯,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去殺人,而所有的證據不過就是莫索爾平日裡那種種奇怪的言行。

關於莫索爾到底愛不愛他的母親竟然成了案件的焦點,人們在試圖把一個在母親葬禮上冷漠的人繩之以法,而這種罪過本省並不關乎默爾索是否真的愛自己的母親,而是默爾索愛母親的方式是否和社會的普遍做法相一致。

顯而易見不管默爾索是否愛著自己的母親,最終他做的事情讓別人以為他對母親是冷漠的殘酷的,儘管默爾索心裡是愛著母親的,但被人認為他不愛,這就足夠了,足夠整個法庭和社會判處他死刑。

最終默爾索被判處了死刑,這可不是中世紀什麼落後愚昧的審判,而是就發生的現代社會的法國,而且審判過程也非常的嚴密。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中國的按個阮籍,也同樣是一個在母親葬禮上不哭的人,阮籍不是不愛自己的母親,而是不屑於用世人的表達方式而已,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個人的行為,來對抗整個社會,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一個穩定的社會是不允許有這樣事情發生的,一個真誠的人很難在現代社會活下去,他的真誠必然觸怒了那些虛偽的人,於是全社會都會聯合起來對付他,儘管他什麼都沒錯,也沒有犯法,只不過穿了一條和你們顏色不一樣的褲子,遭到的後果可能是比殺人還要悲慘。

太多的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完全就是站在社會統一價值觀的基礎上,不允許有不一樣的思想出現,社會越統一,個體活著就越麻木,所有人都用一種方式活著,不用思考對與錯,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消滅那些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局外人》很巧妙的把這場荒謬的道德審判,安排在了本應該是最嚴肅,最富有邏輯思辨色彩的法庭上,從嚴肅中表現出荒誕,用道德審判代替法律的審判,體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環境給人心理上造成的扭曲。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真相與榮譽

《局外人》的故事很簡單,無非就是在說一個不應該死的人,被法庭判處了死刑,最根本的依據就是這個人是個道德上有問題的人,小說是加繆的成名作,深刻的反應了當時的社會困境。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樣的困境依然在我們國家上演著,甚至每天都在上演,只要我們涉及到討論某個明星的具體事情,動輒就有網友說,他不是中國人,他以前劈腿,他是個渣男等等話語,我們很少能夠正常的討論一件事情。

當我們在討論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是在說這件事,我們說的是這件事當事人的道德水平,只要他道德水平高,那麼做事就對,只要他有汙點,那看都不用看這件事肯定是這個人不對。

每天這樣的評價都會在無數個場合上演,非理性的各種言辭充斥著網絡的空間,他們只是想通過這件事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很少人關係這件事的真相是什麼,甚至很多人連事情本身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

尤其是在“愛國”領域,一旦一件事涉及到國外,我們的評論大多數只有兩種,你不愛國,一旦認定你不愛國,不管你說什麼,對方永遠都是那一句,你不愛國。

體育是個公平競爭的國際舞臺,很多運動健兒我國家爭得了榮譽,我們非常感謝他們,但是同時既然是和全世界在爭個體育的高下,那就要遵守一套大家都要去遵守的遊戲規則,一旦失去了規則意識,一切都是虛妄。

當感性的道德審判替代了理性的法律審判,我們所在乎的便慢慢不再是真相,而是對錯,孫楊事件無論結果最終如何,我們能從中學會的最大感受就是,任何道德綁架都是不應該的。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索爾已經死了很久了,他不是死於法庭,而是死於道德,死於不同於他人一般的道德,這本書之所以經久不衰,就是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道德審判的代價是是非巨大的,非常容易失去控制,即便是最嚴肅的法庭,也可能會淪為荒謬的場所。

荒誕與真實從來都不是相隔萬里,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道德不是一切,我們需要寬容的對待和理解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這樣多元化的社會才是和諧的,有利於每個人自由成長的。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