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為什麼咬王臺?

用戶5436104208571


蜜蜂為什麼咬王臺?有多種原因啊!

王臺的出現,預示著新蜂王的產生,蜂群就面臨著分蜂或換王的抉擇。要讓老蜂王帶領部分工蜂分蜂飛逃,把蜂巢留給新蜂王。或者把老蜂王殺死,讓新蜂王代替老蜂王。蜂群只能留一個蜂王,每個新王的出現就會給蜂群帶來動盪。造出的王臺是否能真正留下,那是很難說的。


一,如果蜂王還並未真正老劣,有擁戴老蜂王的工蜂,擁護老蜂王的工蜂就會伺機除去王臺,避免給老蜂王帶來威脅。

如果老蜂王真正強盛,還會直接把王臺毀掉,殺死裡面的王胎。新蜂王是老蜂王最大的威脅,只要老蜂王有能力,就會千方百計毀掉王臺的。忠於老蜂王的工蜂,也會竭盡全力幫助老蜂王毀掉王臺。

二,蜂群分蜂時機不成熟,工蜂放棄了分蜂的念頭。

蜂群造王臺,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分蜂。在王臺成熟前工蜂會脅迫老蜂王飛逃,另覓新的新蜂巢把原蜂巢留給新蜂王,這就是自然分蜂了。增加一個蜂群,使的繁殖速度加快,開闢新的領地,有利於擴大蜂族。

可是逃走的蜂群要重新築巢產子,這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蜜粉源才能夠完成。如果花粉花蜜沒有,工蜂是難以讓新的蜂群發展起來的。所以在蜜粉充足,蜂群發展旺盛的時期,容易發生分蜂飛逃的現象,如果蜜粉源枯竭時,蜂群是不敢隨便飛逃的。

當蜂群有了分蜂的念頭,造出自然王臺時,卻發現已經到了蜜粉源不足的時候,這時候就有很多工蜂放棄飛逃的念頭,就把造好的王臺毀掉了。



三,王臺發育不良難以長成真正的蜂王。

王臺裡的幼蟲必須得到精心的照顧,才能長成健壯蜂王,但是如果蜂群弱小,難以維持蜂巢環境,難以撫育王蟲,就會使王蟲發育不良,甚至感染疾病。當工蜂發現王蟲發育不良,不能長成蜂王時,就會毀掉王臺。

並不是所有的王臺都能健康的發展的,王蟲必須得到精心的照顧,必須吃足蜂王漿,任何一點點的意外都可能發育不良,而且也容易感染蜂病蟲害的。工蜂是能夠知道王蟲的發育狀況,哪怕是已經封蓋了,工蜂也能從王臺裡的蟲蛹釋放信息素瞭解王胎是否正常。只要發現不正常就會把王臺毀壞,吃掉裡面剩下的蜂王漿。

能把普通幼蟲培育成蜂王是十分幸運的事情,可工蜂造好王臺後不一定就會堅持培育出蜂王。畢竟蜂群裡的工蜂那麼多,不同的工蜂有不同的意願。而且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影響著工蜂是否願意撫育王臺?這樣王臺是否能正常就難以預料了,毀掉王臺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想要工蜂認真的照顧好王臺,還是要養出強盛的蜂群,有分蜂熱情緒發生,蜜粉充足時,工蜂才不容易毀掉王臺。



追花精靈


蜜蜂為什麼咬王臺?

蜜蜂養殖中,人工介入王臺後,或者蜂群自己築造的王臺,常常被蜜蜂咬了一個窟窿,臺內的王蛹還被拖出咬死,這種現象養蜂人稱它為咬臺或毀臺。將王臺放入王臺保護罩中,可避免咬臺損失。咬臺或毀臺的原因比較多,主要包括下列幾種原因。

一、蜂群中有王臺和蜂王

當蜂群中有蜂王或王臺的情況下,人工介入的王臺往往被咬毀。在人工介入王臺的時候,一定要反覆檢查並剔除急造王臺,避免王臺被毀。在養蜂過程中,蜂語語曾經遇到過一件怪事,介王殺王、介臺毀臺,屢介屢敗。最後在脾上發現了一隻動作敏捷、身材苗條的”袖珍蜂王“,同時在巢框的側梁邊上,發現了一箇舊臺基。據蜂語語推測,”袖珍蜂王“應該是大齡幼蟲改造而成,隱藏在巢框側梁容易被忽略,大齡幼蟲的王臺封蓋早、出房早,出臺後,將其它王臺盡數剿滅。”袖珍蜂王“不能交尾和正常產卵,但具有一定的蜂王特徵,因為有“蜂王”的緣故,於是出現介王圍王、介臺咬臺的現象,即使加入卵蟲脾,工蜂也不會造臺。

二、處女王咬臺

處女王出臺後,稍作體力恢復,便開始巡視蜂巢,將未出臺的王臺盡數咬毀剿殺,還會找蜂王進行生死決鬥。分蜂慾望強烈的蜂群,護臺工蜂較強勢,毀臺不成的處女王就會選擇分蜂而去。若想保留王臺,應將老熟王臺儘早介入它群。

三、病臺、死臺

當王臺中的王蛹殘疾或死亡,工蜂會咬毀王臺並清除死蛹。病臺、死臺往往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1.巢脾裸露在外時間過久,失去工蜂保溫的王臺,往往會延遲或提早處女王羽化時間,甚至造成王臺死亡。

2.必須介入老熟王臺,在王臺羽化前1-2天比較適合介入。太嫩的王臺容易震動和碰傷。另外,王臺不宜橫放或倒立。

3.不經意間將帶王臺的巢脾進行抖蜂操作,或放入搖蜜機中搖蜜,激烈震盪常常造成王臺殘疾或死亡。

四、外部或內部條件發生改變

有王有臺的蜂群中,蜂王是不樂意王臺存在的,隨時都有毀臺的慾望,蜂王與王臺始終處於敵對狀態,具體表現為護王工蜂與護臺工蜂之間的較量。雙方均勢力敵或護臺工蜂較強勢,則蜂王與王臺共存,最終發生自然分蜂。當外部或內部條件發生改變,分蜂情緒得到緩解或不適宜分蜂時,護臺工蜂的勢力就會減弱,護王工蜂便協同蜂王搗毀王臺,停止分蜂。

1.連續陰雨天氣 分蜂前夕,如果出現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無法預期分蜂,為避免兩王相見發生打鬥,王臺常常被咬毀。連續陰雨天氣,蜜蜂採蜜量減少也會緩解分蜂情緒。

2.蜜源突然中斷 食物是蜜蜂生存的根本,如果外界蜜源缺乏,新分蜂群難於生存,再加上外界無蜜可採,分蜂熱得到緩解或消除,也會出現毀臺現象。

3.疾病、敵害 意外遭受疾病、中毒、敵害干擾時,蜂群會搗毀王臺停止分蜂。

4.人為干擾 在及時取蜜、加礎擴巢、防暑降溫等人為干擾後,蜂群的分蜂熱得到緩解或已經不具備分蜂條件時,蜂群會停止分蜂並咬毀王臺。

總結:當蜂群中有蜂王或王臺的情況下,人工介入的王臺往往被咬毀;處女王羽化後會咬毀王臺;當王臺中的王蛹殘疾或死亡,工蜂會咬毀王臺並清除死蛹。病臺、死臺往往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外部或內部條件發生改變,分蜂情緒得到緩解或不適宜分蜂時,護臺工蜂的勢力就會減弱,護王工蜂便協同蜂王搗毀王臺,停止分蜂。將王臺放入王臺保護罩中,可避免咬臺損失,或者將老熟王臺儘早介入它群。


蜂語語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蜜蜂為什麼咬王臺?

王臺是孕育蜂王以及供蜂王前期生存和發育的播籃。一般情況下,當蜂群失王或群勢增長到一定程度後,蜂群內就會有王臺的出現,從而誕生新王,將蜜蜂混亂的生活重新引導到正軌上,採集的採集,釀蜜的釀蜜,守衛的守衛。但在養蜂過程中,我們發現已經造好並封蓋的王臺被咬了一個孔,裡面的蜂王也被拖出咬死,這種情況在分蜂季節的時候更加常見。王臺被咬,說明蜂群內部環境或者外部自然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繼續培養王臺可能會影響蜂群的正常生活,於是在蜜蜂和蜂王的共同作用下破壞掉王臺,如果需要保留王臺,就要求養蜂人員要提早發現並儘快採取科學的管理辦法,特別是人工育王的情況下,要算好時間,掌握外界的天氣情況,必要時提前將成熟王臺割出(未成熟的即使割出也是沒有用的),放入王臺保護罩中或者儘快誘入其他需要新蜂王的蜂群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根據實踐養蜂觀察所得,蜜蜂咬王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分蜂季節,遭遇天氣突變,陰雨連連,蜜蜂出巢採集受到影響或者蜜源突然不流蜜或流蜜過少,蜂群自動解除分蜂情緒,工蜂不再保護造好的王臺或者不再飼餵王臺裡的蜂王幼蟲,受到蜂王妒性的影響,此時王臺將被老蜂王咬開並殺死裡面的新蜂王,讓蜂群重回單王性生活。

2、在分蜂季或者蜂群失王后急造了很多王臺,當其中一個王臺出房後,新王就會逐脾巡視,如果蜜蜂沒有分蜂情緒,就不會保護這些王臺,最後新蜂王將剩餘的王臺全部咬毀,這也是受到蜂群單王性以及蜂王妒性的影響,王臺才會被咬毀。

3、各蜂群之間相互進行調脾平衡群勢或解除某群蜜蜂分蜂熱時,調入的蜂脾由於檢查不認真,帶有原蜂群中的王臺,使得被調入蜂脾的蜂群出現分蜂熱,王臺就會繼續被保留,但大多數都會被調入蜂脾的蜂群咬毀。

王臺被咬毀

4、人工育王,王臺封蓋以後提出準備割除誘入需要換王的蜂群中時,由於操作不當割傷王臺或者大力抖蜂離脾以後,造成王臺裡的新王下墜,這些王臺誘入換王群,大多數都會被咬毀;在流蜜期間,使用搖蜜機搖蜜以後,如果不注意脾上有王臺,就容易損傷王臺,最終被工蜂給咬壞清理掉。

5、飼養雙王群的時候,一邊失王,產生急造王臺,或者需要換王誘入王臺,由於隔王板或閘板不嚴,另一邊的蜂王鑽入有王臺群咬毀王臺。

6、在缺蜜季節,由於飼餵不慎或者檢查不當或者其他原因,引發盜蜂,盜蜂與被盜蜂相互之間廝殺,接著盜蜂進入蜂箱內,將王臺毀壞,這在交尾群中最常見。

綜上:王臺被蜜蜂咬毀,多數是蜂群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產生了變化,以至於蜂群不再繼續培育新蜂王,同時也受到蜂群單王性的生活習性和蜂王妒性以及蜜蜂分蜂習性的影響而產生的,這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的結果。養蜂防患於未然,瞭解蜜蜂咬王臺的真正原因,在管理中因勢利導,採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以上是我對問題“蜜蜂為什麼咬王臺?”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多年養蜂過程中實踐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喜歡的朋友,還請給個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分享自己經驗的動力,希望能通過分享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梅州石扇金柚


天氣晴朗,氣溫適宜,百花齊放,蜂王大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蜂群已經壯大,不久後蜜蜂開始建造自然王臺,這是蜜蜂想要分蜂或者是想要更替蜂王。早期建造王臺時,氣候蜜源都非常適合培育新蜂王,但是進入雨季後,培育新蜂王的問題就來了。

已經封蓋的王臺卻被咬掉

1.氣候變化

連續的雨天或者是氣溫突變,會使蜜蜂產生情緒變化,已經有分蜂熱的蜂群也會消除分蜂熱,造成已經封蓋的王臺被工蜂咬掉。

2.蜜源植物

蜜源是蜜蜂分蜂或者更換蜂王的能量來源,蜜源植物是有流蜜期的,花期過了流蜜自然也就停了。沒有蜜源植物的支撐,蜜蜂也就不想分蜂或者更換蜂王了。已經封蓋的王臺也就不需要了,最後只能被咬掉

3.蜂王變強

蜂王的產卵能力受各種因素影響,一般蜂群內部建造王臺後,蜂王都會出現減產甚至停產現象,但是有的蜂王卻出現大產現象,結果造成工蜂咬掉已經封蓋的王臺。

4.新蜂王出臺

老蜂王大多在王臺封蓋後,出現分蜂現象,剩餘的蜜蜂繼續培育王臺,王臺成熟後,第一隻蜂王出臺後,就會到處尋找王臺,將王臺咬破並刺殺王臺裡的蜂王。

已經封蓋的王臺,又被蜜蜂咬掉,說明蜂群暫時不想需要王臺。在人工育王時,要特別注意這4點,以防辛辛苦苦培育的王臺,被工蜂無情的咬掉哦!


閩南蜂哥


蜜蜂為什麼會咬王臺,解繩還得繫繩人,必須還得從蜜蜂為什麼會起王臺說起,才能夠找到為什麼蜜蜂會咬王臺。

當一群蜂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哺育蜂和蜂王產的卵成正比的時候,蜂群內就不會起王臺,也就是分蜂熱。如果蜂群內哺育蜂過盛後,也就是哺育蜂設有可以哺育的幼蟲,無活幹的時候,就會鬧著分蜂,這時就減少對蜂王,王漿的詞喂,使蜂王卵巢收縮產卵率下降。

這時工蜂就會起王臺迫使蜂王在王臺內產卵,這時分蜂熱正式造成,這時工蜂和蜂王都不會去破壞王臺,也叫咬王臺,等待分蜂時機。造成起王臺和迫使蜂王在王臺內產卵,進行分蜂的主要原因是,蜂群內的哺育幼蟲的蜂過盛引起的,也就是造王臺的原因。

在養蜂人有經驗的人會採取下漿條取王漿,在通過取王漿使過盛的哺育蜂去生產王漿後,就解決了這些過盛的哺育蜂。在通過反覆幾次取王漿後,哺育蜂過盛解決掉了,什至還加重了哺育幼蟲蜂的任務,這時分蜂熱完全就解除掉了。以上起分蜂熱時,工蜂起的王臺,蜜蜂和蜂王就會去咬它,破壞它。蜂群又恢復到了以前的正常工蜂中,蜂王也恢復了正常產卵。這就是蜜蜂去咬王臺破壞王臺的原因,這在我們生產王漿的人都清楚這個道理的,因為我們正常取王漿時,萬一蜂王跑到了上面,它首先去破壞取漿框內王臺內的幼蟲,這取漿的蜂友們都清楚這個道理。

所以蜜蜂去咬王臺,破壞王臺完全是蜂群內的分蜂熱解除了,蜜蜂才會去啃王臺破壞王臺的。也象我們在沒有分蜂熱的蜂群進行分蜂時,介紹到裡面的王臺被蜜蜂咬壞是一個道理。


純正農家蜂蜜


蜜蜂咬自己的王臺,聽著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但通過養蜂人的仔細分析,蜜蜂咬王臺,也不是什麼壞事。

蜜蜂為什麼咬王臺?

1、蜜蜂咬王臺的原因。

①有了新的蜂王。

在一窩蜂箱裡,只能有一個蜂王,就像俗話裡說的,一山不容二虎,當然,一窩蜂裡也不能容兩個蜂王,兩全蜂王指揮,會打破蜜蜂的生產生活秩序,所以,一窩蜂裡,只能有一個蜂王。

當一個新的蜂王產生後,就存在分蜂的情況,但如果外界又沒有豐富的蜜源,這時新蜂王就會咬王臺,工蜂也會隨著新蜂王咬王臺,這時新蜂王就進一步對原來的王臺進行清理,這是新蜂王強壯了,屬於正常情況,有了新蜂王代替了老蜂王,蜜蜂能有更大的發展,這個情況不用擔心。

②沒有蜜源時。

一窩蜂發展了很壯大時,成為強蜂,生產的蜜蜂數量很多了,工蜂就會產生分蜂的想法,但由於外界突然遇到水災、乾旱等,蜜蜂採不到花蜜,又不能分蜂,這時工蜂就會咬掉已造好的王臺。

③王臺受損。

在蜜蜂生產生活中,由於養蜂人要經常打開蜂箱進行檢查,割蜜等情況,可能不注意,損害了王臺,等到工蜂發現王臺沒有發展被損害了,就會自行清理王臺,也會去咬被損害的王臺。

④移入了沒有受精卵的王臺。

在一窩蜂裡,可能一小段時間,也要可能只是幾天,老蜂王死去,新蜂王還沒有產生,這時工蜂就會自己改造王強,移入受精卵,但移入過程中,可能會移入沒有受精的蜂卵,雖然未受精的蜂卵也會封蓋,但不能成為蜂王,工蜂發現後,也會去咬王臺。

⑤王臺在發育中出現了問題。

王臺在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的情況 ,發育不好,或者死去,工蜂發現這情況後,也會自行清理王臺,會去咬王臺。

總結

以上四種就是蜜蜂咬王臺的主要原因,經過我多年的養蜂經驗分析,蜜蜂咬王臺,也並非都是壞事,當然要仔細觀察 ,找準原因,特別是在開箱檢查時,在割蜂蜜時,要小心,不要因為動作過大,或者不小心損害了王臺。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喜歡就請鼓勵一下,點下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