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說,閨女上墳,孃家無人,其中深意,讓人倍感心酸

說到俗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是我國一種很獨特的文化。它雖然從古代流傳至今,但是大多數卻並不是被人們記在書本之上,而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模式傳到了如今。通過這些俗語,我們除了能夠學習古人的經驗之外,還可以瞭解他們一些古時候的特殊的習俗。也正是因為知道了這些習俗,才讓我們不禁感慨,生活在現如今的社會真的很幸福。

為什麼古人說,閨女上墳,孃家無人,其中深意,讓人倍感心酸

在我們國家最講究的就是孝道,如果一個人不孝順,那麼他走到哪裡都不會被人們歡迎。正是因為如此,如果父母離開了人世,做子女的要不去為父母上墳祭奠,那可真是大不孝。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在我們眼中非常正常而又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在古人的眼中卻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如果是兒子回家為父母上墳,那是理所應當,但是倘若是女兒回家為父母上墳,那可就有很多的說道了。

而這就是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閨女上墳,孃家無人。如果是從字面意義上理解,那是在說如果父母去世之後,閨女回家為父母上墳,那麼這個家就沒有人。這在我們看來真的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但是因為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極其低的,哪怕是與家中父母在一起也是一樣。當然了,這句俗語沒有那麼簡單,其實它是有著兩層含義。

為什麼古人說,閨女上墳,孃家無人,其中深意,讓人倍感心酸

第1層含義在大家瞭解之後,一定會深深的嘆一口氣。在中國古代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那就必須要出嫁,如果不出嫁,那就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的笑料。但是嫁出去容易,想再回家卻很難,女孩在嫁給夫家之後,那麼就生是丈夫的人,死是丈夫的鬼。就連姓氏,也是都要跟跟隨丈夫的。從那時開始,女兒就不再是自己家人,而是夫家的。

再加上古代知之時交通非常不方便,女兒一旦出嫁之後嫁的近還好,但是嫁的遠了,想要回家一趟,真的是非常麻煩。這如果是遇到了一些天災人禍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和家裡斷了聯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死了還一定要由閨女去上墳的話,那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孃家除了閨女之外,真的再沒有人了。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孃家很有可能已經絕後了,是不是非常的心酸呢?

為什麼古人說,閨女上墳,孃家無人,其中深意,讓人倍感心酸

第2層原因其實也尤其令人倍感心酸。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像這種上墳或者是祭拜祖先或宗族的大事,更是不可能讓女孩來參加。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都是非常迷信的,他們認為出嫁的閨女,如果再回家為父母雙親上墳的話,那麼將會為這裡帶來災難。

從這句俗語中,大家是不是能感受到中國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差異呢?特別是現如今,因為交通的方便,無論嫁到多遠的女兒,現在回家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而不為父母上墳,也是一件遭人唾棄的事情。或許,這也是為何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俗語,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生活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