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東北討伐照:厚顏無恥的惡人先告狀 抗聯在圍剿中堅持鬥爭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為反抗日本侵略,東北人民、綠林好漢和原東北軍裡的愛國官兵,組織起了各式各樣的“自衛軍”、“義勇軍”、“救國軍”等抗日武裝,在東北各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武裝鬥爭,給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為了鞏固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日本不斷在東北增加兵力進行圍剿鎮壓,進行所謂的“討伐”。

當時日本侵略者將這些所有的抗日武裝都稱為“匪”,還厚顏無恥的惡人告狀指“危及日本臣民生命財產之安全”,還跑到國聯要來了“保留討匪權”。然後以維持偽滿洲國"治安秩序"的名義制定了“治安肅正計劃”,大規模“討伐”抗日武裝。

在日本軍隊主導的這些“討伐”行動中,日軍採取了各個圍殲,逐個擊破的戰略,在佔有絕對優勢的飛機、坦克、大炮等先進武器的支持下,向東北抗日武裝展開了猛烈進攻,造成了東北抗日武裝巨大傷亡。

許多東北抗日誌士還被日軍殘忍的砍下頭顱懸掛示眾,甚至成為了日軍練習射擊和刺殺的活靶子。

日軍第2師團負責瀋陽以南包括新民至大虎山一帶的“討伐”,第20師團對遼西的抗日武裝進行“討伐”,日軍獨立守備隊則負責南滿鐵路、巨流河以東奉山鐵路及瀋陽鐵嶺以北的“討伐”。

日軍從1932年1月開始,便對抗日武裝不斷的進行各式“討伐”,到1933年8月,日偽宣稱“治安肅正討伐”大獲成效,將“36萬匪賊至33年8月末驟減到6萬5千餘人”。

不過日軍的“討伐”並沒有能夠如願以償,抗日武裝在鬥爭中日益壯大,1935年東北抗日武裝陸續改編成了東北人民革命軍。

1935年8月,響應號召又改編成了東北抗日聯軍,抗日形勢更加高漲,並不斷的給日偽統治製造威脅。

1935年後,日軍將東北抗日聯軍作為了主要的“討伐”對象,併為了消滅東北抗聯制定了“三年治安肅正計劃。”

在日軍的“討伐”中,對於抗聯領導人特別關注,並明碼標價進行懸賞。

抗聯軍長標價10000元,師長5000元,團長2000元。在殘酷的“討伐”作戰中,許多的抗聯將領在圍剿中被俘、被殺。

最終因日偽的不斷“討伐”圍剿,1942年以後,東北抗聯的武裝鬥爭進入了低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