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爛尾的美劇

美劇爛尾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因為《權遊》前面拍的太經典了,所以它的爛尾才那麼出名。美劇爛尾較多與它的製作方式有關,美劇雖然號稱是連續劇,可是居多還是單元劇,除故事主角與一點點主線之外,各集之間的劇情並不連貫。美劇的播出方式也與國內不同,採用季播的方式,一個播出年度為一季,每週播出一集,而且逢重大節假日、重大體育賽事就停播,所以每集的前情提要才會那麼長。這樣停來停去,一個年度一部美劇多的22-24集,少的都不到10集。

為匹配這樣的播出方式,新的美劇一般不會一下子拍太多集,只會拍一季或者兩季左右的集數,看播出效果再決定是否接著拍。一旦收視率不佳就會被停播,劇迷稱之為“砍”,我認為被砍是最讓我抓狂的,甚於爛尾,故事突然就這麼停了,完全不知道會向什麼方向發展。不過有的美劇還能起死回,像《靈媒緝兇》,在NBC被砍,居然在CBS復活了,可是能這樣幸運的少之又少。

最爛尾的美劇

靈媒緝兇

美劇的製作方式決定了很少有美劇能有一個完整的大計劃,製作方也不知道觀眾能喜歡多少集,所以邊拍邊看收視率,編劇的時不時挖一個坑(或者叫主線),做為每季結尾吸引觀眾繼續觀看所用。如果突然被砍,這些坑就全填不上了,對於有強迫症的觀眾來說,會受到深深的傷害。有一部美劇例外,這部美劇本來就完整的5季劇本,5季順利拍完並且播出效果很好,可是觀眾不讓這部劇完結,製作方只好接著往下編,到2019年還沒完,這部劇就是《邪惡力量》。

最爛尾的美劇

邪惡力量

另外,由於美劇這種無計劃的拍攝方式,造成後期成本越來越高。一部新的美劇,製作方沒有十足的信心的話,不會與主演籤太長的合同,有可能只有一到兩季的合同,那如果這部劇大火,主演的薪酬必定大漲,漲個10-20倍都有可能,這樣拍攝成本就會大大升高。 劇集播出幾季之後,收視率一般會逐漸下降,這時就會觸動電視臺那脆弱的小心臟,平衡點一旦被打破,該劇可能就突然死亡了。

前面也講過,為了吸引觀眾,編劇會在每季裡挖坑,有可能在下一季填上,也有可能不填。而且就算填上,也會挖新坑出來。當收視率已經下滑到快突破電視臺心理底線之時,電視臺可能會要求進行收尾,這時有良心的製作方可能會把之前的坑都填上,有的可能就會草草了事,因為大家都知道拍完這一季就要失業了,都會為下一份工作而忙。

我要說的最大爛尾的美劇不是《權遊》,而是之前的一部神作,這部美劇在最後一季出來之前曾是熱度最高的科幻劇,甚至吸引的全世界劇迷給劇情找理論基礎,這部劇就是《迷失》。這部劇的爛尾在美國也是非常的出名,有些美劇裡還拿這個做梗,可見它的爛是公認的。

最爛尾的美劇

迷失

這部劇的特點就是挖坑,一直在挖坑,甚至前兩季都是在做鋪墊。看完前兩季之後,你會一腦袋問號,有無數的問題需要劇裡給出解答。而且這部劇中沒有絕對的主演,每個人都有故事,同樣每個人的故事線裡都有坑,這麼多的坑為未來的大爛尾挖了一個巨大的坑。由於坑很多,劇情還很詭異,所以每一季播完以後,無數的劇情都會討論這一季的劇情所挖的坑在下一季的走向,但在下一季時才發現誰也沒猜到劇情的走向。劇情的發展有向神學和高深物理學的方向發展,劇情是帶有濃重科學色彩的玄幻,拍了5季之後,所以的劇情、所以有小坑都指引向了那個巨大的坑,所以的劇迷都期待著製作方會給出多麼神奇的一個結尾時,製作方居然用南柯一夢這種又俗又老套的方式解釋一切,或者根本就沒解釋,直接告訴你一切全是幻覺。看完最後一集,我真是氣的真冒煙,原本我把這部劇奉為僅次於我心中神劇《X檔案》的第二神劇,可是這個結尾直接讓我再也不想看美國科幻劇了。而且,在這之後,無論影評說的多麼好,我也堅持要等那部劇播出至少4季之後再追,受的傷太深了。順帶提一句,美劇中的科幻類真的突然死亡的有好多,《4400》、《英雄》都是如此,在《迷失》之後,我徹底不看這類的了。

最爛尾的美劇

X檔案

最爛尾的美劇

4400

因為這部劇,我不但恨上了美國科幻劇,還恨上了《迷失》的製作人—J·J·艾布拉姆斯,要是哪部美劇是他製作的我一般都不會看,我怕他又挖個大坑然後爛尾。我剛看《疑犯追蹤》時並不知道他是製作人,知道之後特別怕爛尾,還好這部片堅持到了最後,結局還是很完美的。

最爛尾的美劇

疑犯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